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為什麽NBA在中國沒有以前火了?

2023-01-18體育

NBA在中國的浮沈,

表面上來看與NBA全球化的大戰略有關,

本質上是 中美關系的變遷

1989年,中美正處在蜜月期,中國代表團剛剛在前蘇聯等華約集團國家拒絕參加的洛杉磯奧運會上獲得首金(中國代表團拒絕參加了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時任NBA總裁大衛·史騰帶著兩盤NBA的錄像帶來到北京,希望跟中央電視台探討合作事宜。

數小時的等待後,中央電視台的領導為他的誠意打動,決定播放NBA的錄像;。

1992年的時候,

奧運會首次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籃球比賽,

美國隊組建了夢幻隊,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上以8戰全勝每場平均領先43.8分的巨大優勢拿到了這屆奧運會的金牌,並向全世界傳播NBA文化:

1996年,

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在第一次遭遇到夢幻隊,近距離地感受到了美國籃球的強大:

那是中國籃球史上的第一個黃金年代,中國男籃 歷史性地連續闖入了世錦賽和奧運會八強,奠定了男籃放眼世界諸強的基礎。

1998年,姚明出道,在入選了國家隊後,又參加了在印尼安納波利斯舉辦的耐吉籃球訓練營。

2000年雪梨奧運會 前達拉斯小牛隊總經理小尼爾森 就同李秋平 聊起過姚明:

若姚明不滿20歲就參加選秀,各隊給他的評分不會很高,對今後的長遠發展不一定有利,最好能再打磨下技術,等時機更成熟。

姚明參加NBA選秀前的那年CBA總決賽,他交出的數據是41.2分、21籃板和4.2阻攻,妥妥的統治級內線。

2002年,2年前就關註到姚明的火箭隊總教練 湯加諾維奇用狀元簽 選中了姚明。

還有一個更大的背景是: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徹底擁抱全球化;

7年後,中國將在首都北京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 。

在這樣的歷史浪潮下,姚明命運般的成為了中西文化合作交流的巨人角色,是「 NBA開發中一個重要的文化裏程碑 」。

有一個歷史註腳:

2002年10月中國訪美,前美國總統兼駐華大使老布希在新落成的布希圖書館 接待他,剛到火箭隊不久的姚明作為嘉賓應邀出席。老布希總統拉著姚明合影,對他說:

姚明是美中文化交流領域裏中國對美國的「最大出口」

到了2007年11月10日,姚明和易建聯的首次對決吸引了2.5億人的目光:

這是NBA在中國的巔峰。

隨後的故事是:

姚明因傷淡出聯盟並最終退休;

易建聯兜兜轉轉回到了廣東隊;

無論是周琦和王哲林都無法在NBA站穩腳跟。

加之中美關系的不斷惡化和NBA日益讓中國人反感的政治態度,

最終導致了NBA在中國轉播格局的巨大變化;

又由於初代NBA觀眾逐漸步入工作和家庭生活,難以抽出更多時間關註NBA的比賽甚至參與NBA相關話題的討論,

NBA的比賽畫風也跟在有濾鏡加持下的黃金時代相去甚遠,

NBA造星上形成了巨大的斷代,無法再找出一個招牌的全民級話題人物,

移動時代的興起又分散了大量原本會屬於傳統體育的註意力。

最終,

造成了NBA在中國的式微。

NBA在中國的興起與巔峰,

固然有喬丹、柯比這樣符合中國人傳統審美的籃球明星助力,

究其根本:

我們也不能忽略中美關系相對的積極和其時需要這樣一個中國人在美國人擅長的領域留下鮮明銘印的歷史行程

而今,

NBA的籃球競技魅力出現了巨大的褪色,

NBA的政治態度和大背景下的中美競爭愈演愈烈。

在大時代下,

NBA也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