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就是桌球運動發展的一個根本問題。
對於任何一項賽事來說,主辦方、運動員、裁判和觀眾,都是必不可少的。
每個人的訴求是什麽呢?
主辦方的訴求很簡單,盡可能地賣出去更多的門票和轉播權,吸引到更多的贊助,這樣關註度就會更高,也可以更加利滾利;
運動員的訴求不復雜,打商業賽嘛,就是為了賺錢。像桌球這樣的商業賽麽,名次越高,大機率賺的越多;
裁判,如果沒有主辦方介入的話(比如英超公司),那就是維持公平;
觀眾,需要看到一場激烈的對決——尤其像桌球和網球這樣發球有很大優勢的比賽,沒幾個人願意花錢看對手吃發球,桌球還轟不出個有觀賞性的ACE。
之所以不讓遮擋,也是基於這點:
桌球本身就因為球小觀賞性不足了,再一盤比賽光看人發球和吃發球15分鐘結束。
誰買票?
這時候,
裁判這個角色就很重要。
看遮擋和回拋,位置其實很重要——哪怕引入鷹眼回放,視角也是這樣的:
然而,
幾乎所有的桌球比賽,裁判是坐這裏的:
請問,
裁判能夠看出個啥?
其次,
裁判和主辦方雖然是合作關系,但畢竟也有一定的人身依附。
桌球本身圈子不夠大,商業比賽就那麽幾個。目前遮擋聲音最大的,無非就是國乒那幾位,其中的兩位還是賣票的主力。
真要每次都警告,下次我不帶你玩兒了行不行?
裁判何必為一件他視角裏模棱兩可的事情斷了自己的收入呢?
那麽,
照道理來說,
主辦方應該下場咯?
不好意思...
首先,如果全程用鷹眼,那麽成本太高,只有不計成本的三大賽大機率才能做到,WTT肯定不會這麽搞;
其次,
遮擋最兇的恰恰是WTT主席想要捧的明星球員,他是吃飽飯沒事幹斷自己的財路嗎?
更重要的一點:
網上搞技術討論的,不會是WTT的門票受眾;
而WTT的受眾,目前來看,願意負擔這個價格的,大多是明星球員的飯圈。
某種意義上來說,
對於WTT而言,
正經八百跟你討論遮擋的,是桌球版本的「無孩貓女」——他們或許懂球,但他們不貢獻票房。
幹嘛聽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