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長期遊泳要註意些什麽?

2024-04-21體育

當已決心要堅持長期遊泳時,建議選擇遊泳館。因為受天氣和季節氣溫變化影響以及安全因素等,戶外遊泳很難堅持下去,戶外遊泳可以作為一種補充或愛好,但不適於長期堅持的。已經準備要長期遊泳就應該確定目的和制定目標。很多人在剛開始學習遊泳時目的很簡單,即健身。但當初步學會後遊了一段時間都會有要深入的要求,這是確定今後努力方向就很有必要,也就是要打到的目標。每個人都應針對自己年齡和身體特點做出相應的目標,並以此制定長期規劃。先以遊泳館遊泳為例,更多的泳者是在追求好的速度成績,國家已有業余遊泳等級標準,而且經常舉辦業余遊泳等級測試以及頒發證書的活動。這對很多人都具吸重力。年齡大的則更看重的是距離,或兩者都提高,很多人都希望在達到較高業余等級的同時也具有較長距離遊泳的能力。制定可行的目標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為你能堅持遊泳提供了內在動力。但不切實際的好高騖遠,只能讓人沮喪和失去興趣。制定目標後,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技術和體能的提高。想要取得較好的速度成績,一定要透過正規化訓練,即一定要找有經驗的教練。不要報班,要找靠譜的教練一對一教學,很多泳館都提供這種一對一服務,只是費用高一些。建議選擇那些專業性較強的遊泳館,如當地體委下屬機構以及體育院校的遊泳館,這些地方的教練一般都很強。遊泳技術大致可分為競技遊和休閑遊,大部份人都是選擇只休閑遊,而且好的休閑遊也可達到較好的業余等級,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平蛙式者的速度毫不費力超過很多遊波蛙的人。但真要達到自己極限速度,卻是應該學習專業泳姿。不贊成年齡較大的泳友學習專業動作,因為那對體力要求高且有造成身體損傷的風險。目標確定後,最好制定分階段應達到的目標,並在教練指導下,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如時間體力體能以及學習能力等,制定具體規劃,時刻提醒自己要不要三體打魚兩天曬網,那麽你的進步就會是你有了堅持遊泳的動力。在提高自己技術時,提高自己水感是至關重要的。水感和水性略有不同,通常說的水性,是指對水的親近感,能在水中自由呼吸和行動。而水感指的是對於水流和水壓力變化的感覺,好的水感可以幫助你理解正確動作並修目的地糾正錯誤動作。教練經常提醒初學者要「順著水流方向」就是要培養你的水感。

再談談堅持長期遊泳一些保健問題。業余泳者目的是強身健體,所以應該對健康和安全問題有足夠的重視。首先強調是安全,對自己身體狀況應該能了解清楚,建議定期體檢,做到酒後有病及病後未痊愈絕不遊泳。自己可以查一下那些慢性並不適合遊泳,一定不要抱僥幸心理。在遊泳館最常見的傷害事故是碰撞,其中很大機率是由於跳水引起,很多泳館都規定了不得跳水,但總有人忍不住采用跳發方式出發,結果砸到水中其他人。所以不是專業訓練、比賽或測試時,千萬不要跳水。懷著「我已看了沒人」的僥幸心理冒險,一旦出事後悔莫及。此外還應註意出水後防滑防摔,水中防嗆水等。預防感染疾病也是長期遊泳需要重視的。預防皮膚病應放在首位,很多人都能做到穿自己拖鞋,不在更衣室赤腳行走等,但忽略了更衣室衣櫃和坐凳。建議接觸身體的內衣一定要裝入包或塑膠袋內再放進櫃子,而不要直接送進更衣櫃。不要赤身坐在更衣凳上,套用報紙之類墊一下,防止傳染皮癬。長期遊泳容易患的五官類疾疾病首先是遊泳性鼻炎,這主要是消毒劑引起,要及早采取措施預防,作為預防措施要堅持泳後用接近體溫的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已發生可以堅持服用抗過敏藥物。遊泳導致的中耳炎也很常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預防:佩戴耳塞;出水後立即清理耳中進水,清理方法很多,最不靠譜的是用硬物(如挖耳勺火柴棍等),這樣用易損傷耳道或鼓膜,引發感染。當已經患中耳炎時,在未痊愈前絕對不下水遊泳。盡量不去潛水和跳水。眼睛保健要點是堅持佩戴泳鏡,並隨時檢查泳鏡的密封狀況,泳後滴一兩滴眼藥水預防感染。特別要提醒高度近視眼的朋友,絕對不要跳水和潛水,也不要劇烈運動如選擇蝶式,否則很容易造成視網膜脫落的嚴重後果。另外高度近視眼泳者在選用泳鏡時註意不要選擇那種小眼框的競賽泳鏡,那種泳鏡對眼球壓力大,對視網膜不利。遊泳是一種比較消耗體力的運動,飲食方面要多加註意。一種常見的現象往往與想象相悖,即很多長期堅持遊泳的人不但沒達到減肥目標反而更胖了。這是沒有做好控制熱量攝入和飲食結構的問題。首先遊泳會增加食欲,不把住嘴吃進過多高油高熱食物後果很嚴重。但另一方面不及時補充蛋白質後果也很嚴重。所以遊泳後及時補充蛋白質很有必要,很多人在泳後就立即吃一些易消化的高蛋白食品如運動即時雞肉(某寶和拼夕夕有更多可自己去查)是挺不錯的。同時要嚴格控制熱量攝入,做到大致進出平衡,佩戴一塊遊泳運動表,它可以報告你本次遊泳總的熱量消耗。最後談談運動損傷。應該說遊泳造成的運動損傷比其他運動要少得多,尤其是骨關節磨損。但也存在「爬泳肩,蛙式膝」等問題。防止發生主要措施第一是要動作規範,然後就是下水前充分熱身,用科學規範的動作使得關節肌肉以及軟組織做好了準備。此外鍛煉加強易發生損傷部位周邊肌肉群,使這些易損部位受到強壯肌肉群保護也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