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官宣,外長王毅即將啟程前往紐西蘭和澳洲進行正式存取,澳洲方面迫不及待,包括澳洲總理艾爾巴尼斯在內的高官們,都對王毅外長的到來表達了強烈的期待。
這是一次頗具意義的存取。中澳關系在澳前總理特恩布爾和莫裏森的手上可以說是處處碰壁,盎格魯薩克遜人骨子裏的親近,令這兩個人對美國的反華政策唯命是從,以至於兩國在2020年幾乎完全翻臉。艾爾巴尼斯上任後,隨著澳方外交路線的轉變,僵局才好歹緩和了一些,去年澳總理、外長和貿易部長都對中國進行了存取,雙方進一步破冰。王毅外長的回訪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多次雙邊互動磋商的結果,也是為了開啟中澳關系新的篇章。
但在王毅動身前,澳方就已經三番五次對中國提出了要求,而且全部事關中國對澳洲商品的審查。就在10號,澳洲貿易部長法瑞爾再度對外界放風,聲稱得到了確切的訊息,中方將在今年3月底之前完成對澳葡萄酒的關稅復查,並且澳洲龍蝦的審查也已經在進行中了。輿論施壓的同時,法瑞爾還出言威脅道,如果中國在完成復查之後仍然不取消關稅,那麽澳方將「毫不猶豫地重新向世貿提起訴訟」。14號,艾爾巴尼斯和澳外長黃英賢也各自表達了對消除貿易障礙的期待。
中方對澳葡萄酒征收反傾銷稅已經有三年了,看來這三年間,澳方吃足了盲目對華「脫鉤」的苦頭,否則也不至於這麽頭腦發昏,口出狂言。對於澳方這軟綿綿的威懾,中方早就留了一手。當地時間14號,路透社從訊息人士處得知,中國小麥買家臨時掐斷了大約100萬公噸澳洲小麥的購買計劃,至於是推遲以後再買,還是直接找別的賣家就不得而知了。最近國際市場的小麥價格並不穩定,中方不止取消了澳洲的,也取消了美國和法國的小麥訂單,有分析認為有可能是中方的買入價高,而市場價格正在降低,中方還想再觀望觀望。
2023年中國小麥的主要進口國分別是澳洲、加拿大、法國、哈薩克、俄羅斯,如今阿根廷的產量也跟上來了,市場這麽多物美價廉的選擇,中方自然要好好遴選一番,所以我們要奉勸澳方一句,擦亮眼睛,看清形勢,主動權掌握在中方手中,現在澳洲根本沒有資本跟中方討價還價。
中澳雙邊貿易過去不是沒有輝煌的時候,是澳方一手葬送了自己光明的未來,這些年,澳洲葡萄酒、龍蝦、柑橘等產品出口量屢屢探底,為了不必賤賣葡萄酒,澳農民被迫砍斷葡萄藤,為了澳洲龍蝦能夠進入中國市場,澳方出口商想出了「轉港貿易」的法子,澳洲的幾位州長也為了找出路對聯邦政府多有批評,艾爾巴尼斯現在好容易才緩解了這一局面,就該好好珍惜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