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德外長稱不排除德國海軍護衛艦從明天開始穿越台灣海峽,外交部回應,哪些資訊值得關註?

2024-05-07體育

說兩點:

1,現在的德國政府是個大雜燴,內部嚴重撕裂。

2,別說一個德國不排除派一艘護衛艦來,就算當年的八國一塊再來,我人民子弟兵絕不會讓你們失望!

先說第一個。

對於現在的德國政治風向,要以全方位看待。

默大媽曾是一位非常務實的德國總理,在她任職期間中德關系幾乎就是最好時期。

現在的德國政府是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三個派系「拼湊起來的政府」,內部撕裂嚴重。

總理朔爾茨屬於社民黨,茨談不上親華,但對中國比較溫和。

比如,朔爾茨曾在美國雜誌撰文稱:

中國的崛起不能成為限制對華合作的理由,而中國不斷增長的國力也不能成為中國在亞洲等地區提出霸權訴求的理由,在必要時也需要對中國提出警告。

乍一看是對華強硬,仔細看實際是中立態度,或者說是務實派。

還有,他在「國家安全戰略」裏,其中一個重要的關註點就是如何和更好地中國打交道。他很清楚,如果把德國經濟與中國市場脫離,可能邏輯上沒錯,但帶來的風險會摧毀德國的經濟,得不償失。

但作為綠黨領袖的貝爾伯克,則對中國一直強硬。

這娘們希望在外交上制定一個基調,就是讓德國經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希望供應鏈可以多元化,然後德國和歐盟在關鍵工業領域和中國進行分割。

很顯然,這是個只顧所謂政治意識的楞頭青。

對華政策上,德國政的內部份歧越來越嚴重,朔爾茨與貝爾伯克間的矛盾,基本上已經激化到公開化。

為了調和黨派矛盾,更是為了維護德國整體經濟等利益問題,朔爾茨需要搭建一個連貫的外交機構,所以成立一個新部門:

中央協調委員會。

最初的計劃是,國家安全會議由總理辦公室協調,把外交部門捆綁在一起。就像模仿美國的新機構,保證聯邦政府在危急情況下能做出更快的反應。

但別忘了,德國與美國可不同。

德國是聯邦制而非總統制,國家決策需要聯盟夥伴間達成共識,也就是自己說了不算。這就註定要麽犧牲外交部(綠黨)的權力,要麽犧牲總理府的權利,甚至導致政府解散。

外交部不想把更多的權力交給總理辦公室,而總理辦公室同樣不希望把自己的行政權力讓給外交部。所以德國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其實本質就是,到底誰是國家外交政策「定調者」的鬥爭,是社民黨主政的總理辦公室,還是綠黨掌控的外交部。

以上可以看出來,德國現在的這個「全面中國戰略」,實際上已經是兩派妥協後的弱化版的對華強硬政策。

再說第二個。

德國軍事實力在歐洲國家中僅次於俄羅斯,擁有豹2主力戰車、EF-2000「台風」戰鬥機以及先進護衛艦等裝備。

但是,德國在全球火力指數中只排名到第16,在俄烏戰爭及增加軍費開支前更是慘不忍睹,關鍵沒有遠端投送能力。

所以,很抱歉,實在沒法把你和中國軍力相提並論。

暫且把你們的老大搬出了簡單比較一番,也算是撒泡尿照照自己幾斤幾兩。

前幾天,剛從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崗位離任的阿奎利諾上將,發表了關於中美軍事議題的言論。

(這位「毛手毛腳」的軍官就是美軍印太司令部前司令阿奎利諾)

阿奎利諾說,在他擔任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的三年裏,中國用強大的工業實力,在短短3年內建造了400多架各型戰機、20多艘主力艦艇,還把飛彈的庫存備彈量翻了一番。

雖然美國軍政高層常年都有鼓吹中國威脅論的習慣。但阿奎利諾的此番發言和以往一味炮製渲染中國威脅論有一些區別---

過去幾年間,中國軍力是真的取得了如此巨大的發展。

在空軍發展上,最能體現當今中美兩國航空工業差距的是中美的隱身戰機部隊建設情況。

2023年,中國的殲20隱身戰機的年產能首次破百,達到了三位數。

而美國隱身戰機的產能一路滑坡。

洛克希德·馬丁的F35產能在過去的2023年跌破三位數,全年總產量只有98架,也是F35年產能首次低於殲20的一年,堪稱是中美隱身戰機對比的一個重大拐點。

關鍵是,即便這區區的98架F35,實際分到美軍自己手裏的也不過60架。

作為美國牽頭、多國聯合研發參與生產的通用機型,洛馬的F35產能必須有相當一部份拿去出口外銷,交給那些已經投入了巨量研發成本,和生產成本的美國盟友們的。

而中國的殲20產能,需要多少造多少,造多少就給解放軍交付多少,從產能到解放軍裝備數量的轉化率是100%。

(洛克希德·馬丁F35隱身戰機生產線)

還沒完。

考慮到中國的第二款隱身戰機殲35戰機已經到了定型投產前,沈飛專為殲35擴建的新廠區和采用新技術的生產線也到位,產能爬坡完畢後的年產能比殲20來只高不低。

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美軍要面對的是「殲20+殲35」雙機型年產能破百,隱身戰機全年總產能輕松突破200+的解放軍,中美兩軍隱身戰機的上量速度會被拉開三倍以上差距甚至更多。

一年也就分到五六十架F35增量的美軍,如何能比?

海軍發展,中美兩軍的差距更大。

中國海軍的航母,從從買廢舊二手航母改裝到如今自行建造全球技術水平最先進的電磁彈射航母,只用了短短13年。

13年,讓中國成為了全球範圍內第二強的三航母大國。

美國航母呢?

2013年下水的福特級航母首艦福特號,11年過去在今年才剛剛完成了首次戰備部署;

至於2019年下水的二號艦甘迺迪號,到現在連舾裝都沒完成,還在船廠裏趴窩。

驅護艦的發展差距就更大了。一年建造2艘驅逐艦已是現在美國造船業的極限。

中國僅是大連造船廠一個船台上,就能擺5艘052D同時在建。論驅護艦的建造能力,一個中國造船廠輕松超越美國全國造船能力,這就是不爭的事實。

而類似大連造船廠這種級別的船廠,那中國沿海自北向南還有的是.....

(福建艦展開試航)

所以,別說德國不排除派一艘護衛艦來,就算把你們老大美航母艦隊拉來,也無濟於事。

中國,在經過二三十年的技術積累後,硬是把探測範圍和反艦飛彈的攻擊距離,都從原來的幾百公裏推到了幾千公裏。

根本不需要靠近對方航母戰鬥群的防空圈,就可以施行飛彈攻擊。

這裏註意了,我們東風26能打幾千公裏的意義不是這個飛彈單純的射程幾千公裏,而是中國各種偵測手段對航母等大型水面艦艇編隊的探測距離做到幾千公裏。

在這個距離內,你進來就會被發現,發現就會被釘選,然後有無數種手段做掉你!

這也是為什麽在南海問題上美國那麽頭疼,甚至做了很多次模擬都沒法贏。因為一旦開戰,你根本就到不了海上拼刺刀、互毆的階段。

所以,在戰時美軍航母恐怕連南海都進不來,沒等把腳邁進來就會被偵測發現,然後被各種手段攔截或攻擊或。

德國這個外長,知道自己的言論有多麽可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