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這種設想,在中國足球歷史上實操了不止一次。
但是實際效果都不怎麽好。
在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以及90年代初,都出現過專門抽調球員組成一支球隊,平時參加聯賽,有國際比賽任務時參加國際比賽的情況。
其中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當時中國體育還被隔絕在世界體育大家庭之外,國家隊平時並沒有什麽國際正式比賽可以踢,主要是的比賽任務是出國參加各種友誼賽。
這種友誼賽一方面帶有一定政治宣傳的意義,另一方面其實也有像足球已開發國家取經,海外拉練的意思,所以往往每次出去時間都會比較長。
為了避免長期占用其他球隊人員,所以幹脆就自己組建了一支球隊,沒有出國比賽任務時就在國內參加聯賽,有比賽任務時就整隊出國參賽。
而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組建的國家二隊和國家隊,則跟現在的「U23」政策和國青隊整體踢中乙的政策異曲同工了。
主要就是怕有潛力的年輕球員在自己的球隊踢不上主力,所以幹脆整體抽調出來組成國家二隊和國奧隊,沒有出國比賽任務時就在國內參加聯賽,有比賽任務時就整隊出國參賽。
其中1988年成立那一支國家二隊,基本上選用的全部是1967年以後出生的年輕球員,就是一個變相的「U23國家隊」。
應該說,這些球隊在參加國行內賽時,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1988年的這支「國家二隊」在1989年甚至可以勇奪全國聯賽冠軍。
但是到了國際賽場上,成績其實依然慘淡。
1989年勇奪全國聯賽冠軍的那支「國家二隊」,在沖擊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時也依然以失敗告終,總體戰績跟後來短期集訓的國家隊相比並沒有什麽質的飛躍。
究其原因,其實就兩點:
第一是在聯賽中,其實這種國家隊得不到太有價值的鍛煉。
中國足球的江湖從來都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國家隊的球員歸根到底也是從各個地方球隊抽調來的,而地方球隊的球員如果表現的好,將來國家隊調整人員時,也很有可能被調整入隊。
所以各支球隊在聯賽中遇到國家隊時,往往就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大家都是娘家人見婆家人,最重要的是不要傷了和氣。
長期在這種比賽節奏和氛圍中進行聯賽的國家隊,到了國際賽場上,面對邁著六親不認步伐的外國國家隊,往往就表現出對比賽強度的極端不適應。
結果往往就是要不然被人一沖就跨,要不然就是動作過於強硬,屢屢遭遇點球和紅牌判罰。
而第二種情況更可笑,就是地方球隊不防水,國家隊自己放自己的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支沖擊1992年奧運會失利的「國家二隊」。
因為1991年又奧運會預選賽的任務,所以「國家二隊」在參加聯賽時,很多球員都因為害怕受傷,主動選擇「消極應戰」。
結果1989年還勇奪冠軍的「國家二隊」,1991年聯賽直接降級了。
但是在聯賽中長期這麽「自我保護」,導致國家隊真到了奧運會預選賽上,怎麽也緊張不起來。
最後一場踢南韓,打平就出線的情況下,直接一個「黑色九分鐘」,九分鐘內連丟三球,痛失出線權。
後來所謂的「恐韓癥」,就是從這一場比賽得上的。
就好像所有賺快錢的辦法都寫在【刑法】裏一樣,我們現在能想到的所有投機取巧的辦法,其實中國足球歷史上已經都試了一次了。
事實證明,這種全球競爭,高度體系化的體育計畫,還真的沒有什麽捷徑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