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上港申花被暴揍,「窩裏橫」上不了強度!中超為何不能推倒重來?

2024-10-02體育

都是在客場輸了0比3,都是在亞冠遭遇了賽季最慘痛失利。

前腳嘲笑完上港的申花球迷,後腳也感受到了嘲諷。

在上港、申花同一個夜晚被暴揍的背後,這兩支球隊都被貼上了「窩裏橫」的抱歉!

當然客觀地說,兩支球隊當下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上港在武磊、巴爾加斯缺席的同時,王振澳也長期傷停。申花這邊特謝拉和費南多雙雙在馬來西亞因傷離場,馬納法也是長期傷停,朱辰傑是打完沙烏地傷到現在。

而在受傷病困擾的背後,是整個球隊人困馬乏。武磊、朱辰傑的受傷,以及特謝拉和費南多的離場,就是球員已經到達臨界點的一個表現。而這些沒有受傷的球員,有不少也已經是拼到快拼不動了。

也正是因為太過於疲勞,越來越多的朋友出來批判的中超的賽程安排。

可事實上,都沒有采取跨年度賽制的東亞三國裏,中超打亞冠的球隊,每一年的比賽場次和密度,都不如日韓球隊。

當一周雙賽乃至一周三賽,在歐洲,在日韓對於這些打歐冠/亞冠的球隊成為家常便飯;三線作戰突然潰敗的情況卻並不是很常見,那麽比賽場次和密度還不如歐洲和日韓的中超球隊,亞冠潰敗的根源,你覺得還是出在賽程安排上麽?

誰也不會否認,上港和申花代表著今年中超的最高水準。這兩支球隊的比賽強度和節奏,面對中超絕大多數球隊都有絕對的優勢。

但是這種優勢,完全建立在中超水平很低,強弱分明的基礎上。

中超大多數球隊面對這兩支球隊幹脆選擇「田忌賽馬」,扛不住就「舉手投降」。正是因為大多數球隊打這兩家直接放棄,所以這兩支球隊今年都沒少在聯賽打出大比分;這就導致中超聯賽本質上是—— 比賽多,但比賽水準很低。

當這兩支球隊習慣了中超的養生踢法,習慣了在低水平的環境下菜雞互啄;現如今一拉到高水平的亞冠,比賽節奏和強度就被人家拉爆了,被胖揍一頓也就在情理之中。

而強度和節奏跟不上的問題,也伴隨著這兩支球隊的總教練,都采取一套陣容撐三線,都對自己的輪換球員不放心,把主力球員用到燈枯油盡而無限放大。

就算等到聯賽打完,兩個隊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亞冠征程中,也許主力球員燈枯油盡的狀況會出現改變; 但這改變不了,強度和節奏上不去的問題。 明眼人都很清楚,我們的聯賽品質需要提升。再考慮到現在的中超依舊是個不正常到,連薪水都發不出來的聯賽,這樣的聯賽理論上完全可以推倒重來了。

可是很多時候, 大家都知道問題在哪,都知道大概的解決問題方向,可能不能執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中超聯賽水平不行的根源是國內球員水平不夠,教練水平也不太夠。那提升聯賽水平最快的辦法,就是請來更多高水平的外教,以及放開外援政策。

但要想請更多高水平的外教,放開外援政策之後,俱樂部就得增加投入。

可是在中國足壇,幾乎所有俱樂部都是極度依賴於投資方輸血的「吞金猛獸」。而現如今大環境不太理想,這也嚴重波及到了中國足壇;不光很多在金元足球時期砸下重金的俱樂部走入歷史的塵埃,就連當前中超都有半數俱樂部,連每月按時發薪資都做不到,這一現象在中甲則是更為嚴重。

當很多俱樂部都做不到按時發薪資,指望這樣的俱樂部引進更多高水平的外援、外教?這只會引發兩種可能, 要麽俱樂部背負更沈重的負擔,直到有一天扛不住徹底散夥。要麽俱樂部只能想辦法去濫竽充數了。

何況放開外援政策,雖然是跟亞足聯的政策接軌,會有助於中超球隊在亞冠的表現;但中超聯賽本質上還是一個為國字號培養人的聯賽。聯賽要為國字號培養人,那你就要給國內球員足夠的出場機會。 給國內球員足夠多的出場機會,顯然就會跟放開外援政策背道而馳。

更何況當下各方都在試圖「維穩」,當20年聯賽準入,一下就有快20家俱樂部撂挑子,引發相關部門問詢;導致足協對上級部門態度過於敏感,把「不能出現大面積結束」當成準入原則,從而不斷對欠薪俱樂部去妥協時,這就導致足協每一次提出「必須解決欠薪」的口號,都被俱樂部當成「狼來了」。

當「方法」和「原則」背道而馳,久而久之的,我們的聯賽就成了,金元泡沫破滅後連欠薪都解決不了,且品質低,無法為國字號輸送人才的四不像。

至於這些「死結」如何開啟?至少在宋凱這個級別,這個「死結」是無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