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究因人而異,陰陽平衡。
體力勞動者已經很累了,就沒必要再耗體;腦力勞動者坐久了需要活動活動筋骨,可以適度運動。
多數人既是體力勞動者又是腦力勞動者,那麽,就適中,運動次日,感覺是舒適的而非疲憊不堪的,就差不多了。有的人走路都覺得累了,氣血不足,那就先補養休息,輕微活動就可以,八段錦太極拳就挺合適,特別是老年人,不要太劇烈運動。運動時間上,傍晚為宜,晚上七點前完成為佳,不要超過9點,夜跑不是太提倡,擾陽,太興奮了影響休息。
適度運動有益,過度有害,不能走兩個極端,沒有王八的基因卻宣揚王八的一動不動,或普通人競技運動如馬拉松鐵人三項。
有的人說古代人沒有提倡跑步鍛煉啊,現代什麽條件?爺爺奶奶一代開始有了自由車,現在起碼電動車吧,汽車更是多得沒地方停。古代是什麽條件?翻山越嶺都是靠雙腿為主,馬車等不是有錢人基本也沒那個條件。農耕時代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入才能休息,想想運動量有多大,你讓當時的醫家再去提倡跑步?所謂平衡,就是要「動極者鎮之以靜,陰盛者勝之以陽。」現在很多人是坐辦公室的,運動量根本不夠,再不跑動跑動平衡一下,再加上膏粱之味,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高尿酸血癥、高血糖、高血壓就接踵而至了。中醫不走極端,也不刻舟求劍,推崇什麽返古,茹毛飲血鉆木取火時代最好嗎?辨證論治就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發展觀,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黃帝內經】
「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華佗
「 運動太多和太少,同樣的損傷體力;飲食過多與過少,同樣的損傷健康;唯有適度,可以產生、增進、保持體力和健康。」——亞里斯多德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呂氏春秋•季春紀】
養身莫善於習動。——顏元【習齋先生言行錄·學人】
每日頻行,必身輕目明筋壯,血脈調暢,飲食易消,無所壅滯,體中少不佳,快為之即解。——蒲處貫【保生要錄·調肢體門】
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蘇軾【策別十六】
從中醫角度論跑步的「三大作用」
從中醫角度看跑步
跑步是張中醫方,動動腿也能調理人體三焦!
中醫養生 | 運動不是越多越好,舒適、舒展、適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