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9體育 謝 @曾加邀請。本答較長,且包含大概30張左右的圖表,資訊量極大,故請沒有wifi的手機使用者慎入。同時,建議使用電腦端觀看,手機端觀看可能會影響視覺效果。 ———————————————— 李世石,南韓圍棋九段。 他1983年出生,1995年成為職業初段,2003年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同年成為職業九段。 截至如今,他已經獲得了14個世界慢棋個人賽冠軍和5個亞軍,以及3個世界快棋個人賽冠軍和1個亞軍。 下圖中具有犀利眼神的男子,就是這位力戰派的勝負師。 2015年,李世石將滿32歲。 作為一名棋手來說,32歲已經不年輕了,但李世石依然活躍在世界棋壇的第一線,任何棋手面對他,都不敢輕言取勝。所以,現在還不是對李世石進行蓋棺定論的時候。 同時需要言明的是,答主作為一名後輩的業余棋手,以棋力和身份而言,是沒有資格對李世石這樣的棋壇王者做出什麽「評價」的。所以今天,答主將盡力多以事實和數據說話,少做主觀性的評論。希望能提供一個看待李世石的視角,對大家有所啟發。 首先,答主想提出兩個假設: 1. 考察一名棋手,應該主要考察他的職業生涯。 2. 考察一名棋手的職業生涯,要找準這名棋手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績的主舞台。 第一條假設很容易理解:對於一名職業棋手來說,只要他一直堅持活躍的棋壇第一線,就必須常年堅持投入大量的時間在訓練之上,投入的時間量隨棋手的不同而變,有的會達到每日10小時以上。 在這種時間精力的投入前提下,一線的棋手是不會有很多富裕的時間精力,來投入到其他的活動中的。所以,雖然很多棋手在棋盤以外也有或很精彩,或很奇怪的經歷與人生,但那不是我們今天考察的重點。 第二條假設則不那麽容易理解了:什麽才是棋手的主舞台? 以吳清源為例。吳老生平最著名的比賽成績是「十番棋」,而十番棋本身並不是一項正式的比賽。四五十年代日本最大的正式比賽是「本因坊戰」,但吳老因為種種原因,當時是不能參加日本的正式比賽的,這才有了「十番棋」這項非正式比賽的誕生。 圍棋是出手見高低的,就算你拿了最大的正式比賽的冠軍,只要最強的人沒有參賽,就沒有人敢承認你是王者。 五十年代高川格在「本因坊戰」中九連霸,本來是驚人的功業,可是這種成就始終籠罩在沒有參賽的吳老的高大陰影之下。 為了彌補這種遺憾,有關方面甚至推出了另一項非正式比賽:由每年的「本因坊戰」霸主向吳老進行三番棋挑戰。當然挑戰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在正式的「本因坊戰」中年年連霸的高川格,每年衛冕成功之後都要接受吳老在非正式的挑戰賽中的蹂躪。 所以現在,我們總是將十番棋作為吳老的主舞台,沒有人關心這是不是正式比賽。 對藤澤秀行來說,雖然他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名人戰」和「本因坊戰」中表現乏善可陳,但其實他是幾乎放棄了其他的比賽,以守住在最大最重要的「棋聖戰」中保持衛冕。 這就像一名桌球運動員只參加奧運會,平時的訓練全部為奧運會做準備,並放棄在其他比賽,如世界杯和世錦賽中取得好成績的機會一樣,而且他最終確實總是能拿到最重要的奧運會冠軍,那我們就不應該將他放棄掉的其他次要比賽作為他的主舞台。 對聶衛平來說,80年代的中日擂台賽,無疑就是他的主舞台。 其時因為中國的崛起,日本國內的比賽已經不見得能代表世界最高水平,至少不是僅有的最高水平,再加上隨後世界棋戰時代的到來,日本國內比賽的含金量顯得越來越低,所以小林光一和趙治勛的爭霸也未能像當年他們的前輩對日本國內版圖的爭奪那樣,成為世界棋壇的焦點。 聶衛平在進入世界棋戰時代之後沒有取得上佳的成績,但我們也許不應該將此作為他的主舞台。 說句冒犯前輩的話,答主認為聶老在進入90年代後,很大一部份精力已經放在了辦學收徒,和其他個人生活方面,因此比賽成績經歷了較大的下滑。 可是如果我們看待聶老的職業生涯,應該首先找他的主舞台,欣賞他的閃光點。 所以一名棋手職業生涯的主舞台,應該是他發揮出最高水平,並取得了最引人註目的成績的比賽,無論這項比賽在當時的正式程度如何。 至此,答主認為這兩點假設,有充分的合理性。 回到我們的主人公——李世石,他的主舞台是什麽呢? 李世石在職業生涯中參加的比賽大概可以歸為五類: 1. 正式的世界個人賽; 2. 三國或是兩國間的擂台賽制團體賽; 3. 南韓的國內比賽; 4. 作為外援參加的中國的圍甲聯賽; 5. 各種雙邊對抗以及友誼賽,運動會性質的下屬個人賽,雙人賽及團體賽等。 既然他處在世界棋戰時代,答主認為我們應該主要考察第一項: 正式的世界個人賽 。 而考察李世石在世界個人賽中的表現,我們也許就有必要看一看,世界棋戰時代的世界個人賽的歷史,是怎樣的?這樣我們才知道,李世石在其中的地位如何。 世界棋戰時代,一共誕生過十項慢棋個人賽,和一項快棋個人賽。分別是: 1. 應氏杯 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 2. 富士通杯 世界圍棋錦標賽(已停辦) 3. 東洋證券杯 世界圍棋錦標賽(已停辦) 4. 三星杯 世界圍棋公開賽 5. LG杯 世界圍棋棋王賽 6. 春蘭杯 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 7. 豐田杯 世界圍棋王座戰(已停辦) 8. BC信用卡杯 世界圍棋公開賽(已停辦) 9. 百靈杯 世界圍棋公開賽 10. MLILY 夢百合杯 世界圍棋公開賽 11. 亞洲杯 電視圍棋快棋賽 包括李世石在內的棋手們,在這11項世界個人賽中的表現,將是我們今天將要進行的數據分析的源數據。 讓我們來看一看各項比賽的歷屆冠亞軍。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接下來的11張表格中,答主用三種顏色的背景代表三個國家的不同棋手, 中國為紅色背景,日本為黃色背景,南韓為藍色背景。 而杯賽的名稱和歷年的冠軍,答主予以加粗處理,以使其更加醒目。 很多杯賽,往往決賽會拖到第二年的年初。對於這類比賽,答主在此遵循棋界公認的標準,將比賽的時間定為比賽開始的那一年。 14年度春蘭杯和LG杯的決賽都仍未進行,答主姑且將決賽的選手也列於表中,但冠亞軍未分,遂不計入後續的數據統計與分析中。 1. 應氏杯: 在上表中,藍色無疑是主旋律,從第一屆到第四屆的四個冠軍,被四個不同的南韓人卷走,這四個人,就是舊稱的南韓「四大天王」。 而2004年的第5屆比賽,兩名中國棋手奪得了三次冠軍中的兩次,但所有的亞軍仍在南韓人手中。 值得註意的是,我們的主人公李世石,沒有在這張表中出現。 2. 富士通杯: 富士通杯歷史久遠,表中最上端的一片黃色,是日本「六大超一流」時代的末日榮光。 而93年以後,藍色開始密集出現,終於到98年之後,那是一大片令人絕望的藍色,紅色幾乎一度消失不見。直到06年之後,紅色才開始零星出現。而黃色,在98年之後,只出現過一次,05年之後就消失無蹤了。 李世石,從02年的那一排中開始,在這張表的後半段中出現了很多次。 3. 東洋證券杯: 這張表中,藍色幾乎壟斷了冠軍的那一列,黃色則密集的出現在亞軍的那一列。紅色的區域裏,出現最多的名字,是馬曉春。 李世石,沒有出現在這張表中,但答主要提醒大家註意的是,這張表只到98年就結束了,而97年,李世石才剛剛在世界棋壇展露頭角,還沒有開始大展身手。 4. 三星杯: 這張表的上半段中,藍色幾乎壟斷了冠軍的一列。黃色和紅色只是零星出現,而且黃色的最後一次出現,是03年奪冠的趙治勛,這是日本老去的「六大超一流」在世界棋壇最高舞台的最後表演。這之後,不僅六超不再出現,黃色幹脆就消失了。而紅色,則從05年開始出現在冠軍的一列中,此後10年,紅藍堪堪打成了平手。 李世石,從04年的那一排中開始出現,此後出現頻率極高。 5. LG杯: 這張表的前半段,是大篇的藍色,紅色只有99年出現在了冠軍的一列中,那也是中國沒落的10年中,唯一的一個冠軍,來自現任國家隊總教練俞斌老師。黃色在這張表中極少出現。到了下半段,紅色開始密集出現,甚至幾乎壟斷了從05年到13年的冠軍一列,只被李世石生生打斷過一次。 李世石從00年開始出現在表中,最後一次出現是08年,那實際上是他「休職風波」之前,和當時的王者古力進行的大決戰,南韓媒體將其稱為「四千年之戰」。 14年,藍色重新奪回了江山。我請大家註意樸廷桓和金誌錫這兩個名字,這兩個名字,未來五到十年內有可能成為和李昌鎬,李世石同樣響亮的名字。 6. 春蘭杯: 藍色仍然在表的前半段占據優勢,而06年之後,紅色無疑是主旋律。 在後半段的一大片紅潮中,藍色背景的名字「李世石」,出現了兩次,頑強的割開了紅色的陣營。 最後一排,古力和周睿羊的決戰,可能將於年後進行。 7. 豐田杯: 這張表中,紅色很罕見的成為了主旋律,但冠軍的一列卻主要是藍色。 李世石,從04年到06年,兩次出現在冠軍欄中。 8. BC卡杯: 藍色在這張圖中稍占上風,在冠軍列中出現次數更多。黃色沒有出現過。 李世石的名字,出現了兩次。 9. 百靈杯和10. 夢百合杯: 這是兩項中國新辦的比賽,歷史均不長,但卻充滿著未來的希望。 兩張表中全是紅色,藍色和黃色沒有出現過。 李世石,當然也沒有出現。 11. 亞洲快棋賽: 表的最前端,是一片黃色,六超的末日榮光不再贅述。接下來,藍色開始大量出現,而紅色也不甘其後,沒有長久斷絕。 李世石從07年之後開始出現在這張表中,出現次數和紅色背景的孔傑一樣,是後半段中最多的。 對於亞洲快棋賽,因為本賽涉及的人數最少(7人,實行冠軍首輪輪空的8強三輪淘汰賽制),同時時限較短,相對來說含金量較少。 雖然在中國棋院的職業棋手段位獲得方法中,該比賽的冠亞軍和慢棋的冠亞軍有同樣的效力,但不論官方和民間,一般在討論棋手獲得世界冠軍數的時候,一般都是不包括該賽的。所以接下來的數據處理,答主將對棋手們在該比賽中的表現情況進行特殊統計和處理。 看完了所有比賽的歷史冠亞軍,我們不禁很想知道,將所有比賽加在一起的情況是怎樣的?誰獲得冠軍最多?出現在上述表格中的所有棋手有多少?他們到底誰表現更好?如何排名? 於是答主制作了下面這張表格: 截至今天,即2015年1月17日,已經結束並產生冠亞軍的世界慢棋個人賽,共有95次,也就產生了95個冠軍和亞軍,快棋個人賽則產生了26個冠軍和26個亞軍。 在這張表中,一共出現了62名棋手,其中38人獲得過慢棋個人賽的冠軍(其中包括前幾天剛剛在第2屆百靈杯中奪冠的17歲中國小將柯潔)。 答主對這62個人的排名方法,考慮因素的優先級為: 棋手獲得的慢棋個人賽冠軍數 > 棋手獲得的慢棋個人賽亞軍數 > 棋手獲得的快棋個人賽冠軍數 > 棋手獲得的快棋個人賽亞軍數 > 棋手的年齡與資歷 最後一項的意思是,如果兩名棋手獲得的成績完全一致,則年齡較大的前輩排在前面。 觀察這張表格,我們會發現,前5名的棋手獲得冠軍數都在6次以上,而第6名以後的棋手奪冠次數都在3次以下,遠遠落後於前5名的棋手。 紅黃藍三色的出現頻率,其實比較平均沒有想象中差距那麽大。紅色出現27次,黃色出現16次,藍色出現19次。 藍色在表頭中密集出現,但往下的出現頻率就較低。 表格再向下的區域中,紅色開始越來越密集的出現。 日本「六大超一流」中,除了加藤正夫之外的余下5人,出現在了表中的第11名到第21名之間。南韓老「四大天王」之一的徐奉洙,出現在第27位,遠低於余下三人的第1,第3,第5位。中國的棋聖聶衛平,出現在了第39位。當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在世界棋戰的舞台上,聶老表現欠佳。 出現在表中的南韓棋手中,90年以後出生的只有排在第20名的樸廷桓,這是南韓圍棋未來的希望。而中國90年以後出生的棋手出現的極多,但排名暫時較靠後,分別出現在第24到25,第33到38,第57等。如果算上排在第15位,89年出生的陳耀燁,現在這一輩的中國年輕棋手中,陳耀燁,周睿羊,唐韋星三人表現最好,時越以下的多人則暫時不分伯仲。 在即將進行的14年度LG杯的決賽中,南韓當下最強的三人中,除李世石之外的余下兩人:樸廷桓和金誌錫,將進行決戰,無論誰獲勝,兩人的排名都將大幅提高。 而在即將進行的14年度春蘭杯的決賽中,中國的古力和周睿羊也將進行決戰,如古力獲勝,則古力將朝著歷史第三名的曹薰鉉逼近一步,如周睿羊獲勝,則周睿羊將躍升至第12名左右,超越陳耀燁,成為中國年輕棋手的領頭羊,也將成為第一個獲得兩次世界冠軍,打破「一次冠軍魔咒」的年輕棋手第一人。 李世石,在這張表格中高居第二位,並且離第一名的李昌鎬越來越近。更重要的是,他是前5名中最年輕的棋手,這也許不會是他職業生涯的最終排位。 觀察這張表的最左一列,三種顏色的出現頻率相當,每個名字則出現一次,那麽真實的個人冠軍數對比呢? 答主首先制作了這張圖: 這是所有棋手獲得的冠軍數,在總冠軍數中的所占比例示意圖。獲得2次以下的棋手非常多,答主將他們全部歸入「其他」,一共36次,占總數的39%。 奪冠三次以上的棋手,共有七人,全部列於表中。 仔細觀察這張圖,應該可以體會到,排在歷史前5名的棋手的統治力,是何等的強大。 他們,占據了全部的55%。 李世石在這張圖中,和李昌鎬一樣醒目。 那麽中日韓三國獲得的冠軍總數占比又怎樣呢? 看接下來這張圖: 在這張圖中,藍色占據壓倒性。紅色只相當於藍色的一半,而黃色只占據了十分之一。 重述一遍,上面的棋手歷史排名表中,紅色出現27次,黃色16次,藍色19次。 這說明,三國棋手闖入世界比賽決賽後,奪冠的機率是不同的。 因為在上兩圖的數據中,答主已經排除了快棋賽的數據,所以此處我們也應該排除只在快棋賽決賽出現過,而沒有在慢棋賽決賽出現過的棋手。 這樣,紅色出現26次,黃色12次,藍色還是19次。 看這張表: 第三排的「平均奪冠」是由第一排的「冠軍總數」除以第二排的「棋手數量」計算出的。數據保留小數點後兩位並取四舍五入。 中國出現的棋手數量最多但平均奪冠次數為1.08次,南韓棋手的平均奪冠高達2.95次,這是一個恐怖的差距。而日本無論出現次數還是平均奪冠,都排在最後。 如果在此結束,那麽上面的討論不妨稱為中日韓三國棋手在世界個人賽中表現的分析報告。 但從這些分析中,我們獲得的有關李世石的資訊仍然不夠多。 讓我們回到主題,深化討論,繼續考察李世石的表現。 我們已經知道,歷史數據中,前五名的棋手的表現,遠遠優於其他的棋手。那麽接下來,就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在這五個人身上,將考察範圍擴大和加深,不只考察他們獲得的冠亞軍數,而是對他們在世界個人賽的本賽中的全部表現做一個統計。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因為世界棋戰時代只有27年的歷史,所以為了起到對比的效果,答主將每位棋手在所有已有的97次慢棋個人賽以及26次快棋個人賽中的表現,都予以了標註。 在接下來的五張圖中,縱座標表示年份,橫座標從左到右,是歷史上有過的世界個人賽。亞洲快棋賽因含金量較低,答主放在最右列。被斜線劃掉的比賽名,表示該比賽現已停辦。 左上角的第一格是該圖對應的棋手,同樣的,背景顏色代表他來自的國家。 圖中所有的空白格,表示該年度裏該賽事沒有舉辦,換言之,所有舉辦過的比賽對應的方格裏,都有字。 無論棋手因為何種原因,也許還沒入段,也許已經退隱,也許是參加了預選賽但沒有透過,但只要他沒有在該年度該賽事的本賽中出現,答主均統計為「未出線」。 進入本賽後,如果止步64強,則標註64強,其余沒有進入決賽的同理。 只要進入了本賽,就以淺藍背景標註。 冠軍以最醒目的紅色背景標註,亞軍以次醒目的黃色背景標註。 還未結束的比賽,答主同樣以淺藍背景標註,同時字型以紅色取代黑色,表示該比賽仍在進行中。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些比賽因為歷史原因,有過一個奇特的「24強」,其實是等同於32強的比賽模式,有8個人第一輪輪空,在這一輪遭到淘汰的,答主仍標註為「24強」。 而亞洲快棋賽的本賽,一共只有7人,衛冕冠軍直接進入本賽並首輪輪空,加上余下6人,正好組成8強的淘汰賽制,為了便於討論分析,答主在此通通以8強予以標註。 首先是歷史排名第1的李昌鎬: 仔細觀察該表可以發現,李昌鎬從89年開始出現在世界比賽的本賽中,直到14年,都還在出現,在整個世界棋戰時代的出場率極高,幾乎無與倫比。 95年以後,紅色背景的冠軍出現頻率極高,尤其是在98年,那是一排恐怖的紅色。 04年春蘭杯的奪冠之後,紅色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剩下的,就是05年到11年的那一片黃色。 那就是著名的李昌鎬「世界比賽九連亞」。 再深入的仔細觀察之後,我們會發現,從94年之後,除去最右列的亞洲快棋賽(該賽事本賽僅7人,很容易「未出線」),「未出線」的字樣一直就沒有出現過,直到2011年以後,該字樣開始大量出現。 這大多不是李昌鎬沒有參加比賽,而是因為他水平下滑,比賽成績不再能支撐自己獲得種子身份,而不得不從公開賽的預選賽打起。 歷史排名第一的無可爭議的王者,和數百名職業棋手,包括大量的年輕棋手拼死拼活,去爭奪那麽10幾個出線名額。 雖然,換來的,往往只是圖中某格的一個「未出線」。 夾帶兩句私貨,當初在制表的過程中,答主腦海中不斷的湧現出表格裏對應的種種這樣那樣的故事,以及無數打過的棋譜。那些種種,都是精彩的歷史原貌。 可到了這裏,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不過化為了一方小小的表格,幾個名字和數位,三種顏色,而已。 然後是歷史排名第2的李世石: 這這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李世石。他95年入段,所以之前的內容勢必都是「未出線」。97年,李世石開始出現在世界個人賽的本賽中。00年則首次打入決賽。01年,「未出線」的字樣沒有出現(不包括快棋賽)。02年,紅色背景的冠軍開始出現,此後到14年為止,紅色密集的出現,但不同於98年的李昌鎬,但始終沒有形成壓倒性的橫掃。 這個階段中唯一的一個「未出線」,出現在09年的三星杯。那次,他是真的壓根就沒有參賽。這也是他從02年到12年期間僅有的沒有奪冠的一年。 那是他與南韓棋院鬧崩,上演「休職風波」的一年。當時李世石宣布歸隱,並在大半年後復出。 再然後是歷史排名第3的曹薰鉉: 曹薰鉉在表格前半部份的表現上佳,但並沒有形成壟斷的統治力,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愛徒——李昌鎬的存在。02年以後,紅色的冠軍不再出現。04年,第一個「未出線」的字樣出現。09年以後,是大片的「未出線」。終於到了11年,「未出線」的字樣占領了所有的區域。 再來看歷史排名第4,也是前5名中唯一的中國棋手古力: 作為前4名中僅有的中國棋手,古力的表現明顯差於上述三人。 作為李世石的「一生的對手」,古力同樣是95年入段,但直到01年才第一次進入世界比賽本賽。 95年之前的「未出線」,是因為他還沒入段,但95年到03年間的大量「未出線」,基本上是他真的「未出線」。 04年之後到13年止,「未出線」的字樣消失了。 觀察古力開始在世界個人賽舞台上活躍的頭兩年,只有兩個「24強」,余下的基本都是「16強」或以上,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比賽,古力都至少進入了第二輪,即16強以上。故可知,當年媒體曾經戲稱的「古一輪」的綽號,和現實並不吻合。 密集的紅色出現在08到09賽季,那是短暫的「古力王朝」。 而11年之後,紅色不再出現,黃色卻開始出現。古力世界比賽決賽不敗的深化破滅,比賽成績也大幅下滑。 14年,「未出線」的字樣再次出現,但古力也再次打入世界比賽決賽。在春蘭杯的決戰中,古力到底是否能更進一步,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是歷史排名第5的劉昌赫: 劉昌赫的成績,比起古力來,看上去差的不是很多,甚至淺藍色的面積還大出了不少。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大量的「未出線」字樣,出現在04年之後。 04年,是劉昌赫愛妻突然逝世的年份。 那之後,世界棋壇上,再也沒有「天下第一攻擊手」了。 那個劉昌赫,不復存在了。 看完了歷史排名前5名的棋手的各自表現,大家也許很想知道,如果對他們幾個人進行直接對比,將會如何? 首先,答主將對他們獲得的冠亞軍數進行考察。 因為淘汰賽制中,每前進一輪,都意味著成為前一輪中一半的幸存者,也就相當於戰勝了一半的對手。所以答主假設,棋手每前進一輪的難度,較前一輪加倍,而含金量也加倍。 亞洲快棋賽的含金量較低,但我們此處可以將其包含進來,對其進行減半的效果處理。 於是,答主決定就以下這張表格作為賦予得分標準,對5名棋手的得分進行考察。 相對最沒有價值的亞洲快棋賽亞軍,賦予最低的1分,其余三項,則依據上述的討論依次加倍。 於是,我們得到了這個結果: 排名第1的李昌鎬的得分,恰好是100分,這是一個美麗的巧合。 「獲得次數」,也就是棋手進入決賽的次數。 「平均每次得分」,其實是考察了棋手進入決賽之後,獲得冠軍的可能性高低。得分高的,也就說明奪冠的可能性大,在決賽的大勝負中,表現的更強大。 這裏有一個問題,快棋賽的得分是減半的,而棋手的出現次數卻不會,這就使得我們上一段的說明出現了疑問。但在此,因為在總數據中,快棋賽的數目只是小部份,所以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就不對這個因素予以過多考慮,其誤差也應該在可承受範圍內。 觀察最後的「平均每次得分」,古力以3.27排名第1,李世石以3.17排名第2,李昌鎬的2.86,其實只排在了第4名,還不如曹薰鉉的2.94。 這充分的說明了古力在進入決賽後,面對大勝負時的強大實力。 這也是截至現在的討論中,古力第一次在一項標準中排在第1。 李世石,則緊隨其後,同樣表現出了在大勝負面前的強大。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李昌鎬之所以會在這項對比中落敗,跟他在05年之後的「十連亞」(包括快棋)是有很大關系的,我們想象一下,如果只考察他巔峰期的04年之前,那麽李昌鎬的這項數據將何其強大! 於是當我們進行計算,排除05年後的10次亞軍之後,只考慮其巔峰期的李昌鎬的新得分是——3.24!......? 咦?雖然高過了李世石,但卻仍然低於古力的3.27啊? 是不是再次說明了古力在這項指標上的強大? 其實,如果排除古力在11年後的四個亞軍,古力巔峰期的得分將是——4.00。 於是我們知道, 李世石在大勝負面前的強大,歷史上僅次於古力,以及巔峰期的李昌鎬。 但是出於尊重事實的考慮,我們不能只考察李昌鎬的巔峰期,出現了的就是事實。 李世石,在這項指標上,應該排在第2名 。 只考察棋手的冠亞軍,會不會太過狹隘呢? 於是接下來,讓我們將目光擴大,將棋手在16強以上的表現全部考慮進來。 以16強為標準有兩個好處,一來是避開了有些比賽奇葩的「24」強,使得我們的數據來源標準一致。二來,價值減半的亞洲快棋賽恰好以8強開始,而8強和慢棋賽16強的價值相等,這使我們的數據更為一致。 於是同上述的討論一樣,答主決定給慢棋16強和快棋賽8強賦予得分1,以後的每輪翻倍,詳細標準如下表所示: 按照這個表格重新計算五個人的得分情況,如下方五圖: 將五張表格合而為一,並加上一個新的指標進行計算,我們得到了這張表: 最後一排的「平均每次得分」,同樣是由上面兩排的「得分」和「獲得次數」相除得出的。 我們看到,第5名的劉昌赫,在總得分上超過了古力,這充分說明了,古力參加比賽的次數不夠多,畢竟,和劉昌赫比起來,古力還年輕很多,還有很多的未來數據。 「獲得次數」,其實就是棋手進入16強(快棋8強)的次數。 「平均每次得分」,這可能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一項指標了。其實質上代表的是,棋手每次進入大賽16強(快棋8強)之後,平均每次的表現優異程度。 我們可以看到, 李世石的得分高達6.50,以較大的振幅超過了李昌鎬,位居第1名! 而古力以4.57的得分,超過了曹薰鉉,躍升至第3名。 這個結果,是完全符合我們的經驗與直覺的。 只要是經常關註世界圍棋比賽的朋友們,可能大多都有這樣一個印象:無論某個國家在某次比賽中形成了怎樣的人數優勢,只要另一個國家的某名超級棋手還存在,就難說冠軍到底會花落誰家。 上表中的歷史前5名,其實就是這樣的五個「超級棋手」。 只要他們在,就可能獨自對抗很多的敵軍。 而李世石,李昌鎬,古力,是世界棋戰歷史上最難纏的三名超級棋手。 再對他們三個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三人之間同樣也存在較大差距。 李世石在這項數據上,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連歷史總排名第1的李昌鎬,也比不上李世石。 只要李世石還在,哪怕面對的中國棋手再多,1對3,1對7,甚至1對更多,誰也不敢說中國一定可以奪冠,很多人也許都會說中韓奪冠的可能是五五開。 一言以蔽之,只要進入了世界個人賽的16強以後,李世石的生存能力,天下第一,歷史第一,前無古人(但也許會有來者)。 以上的討論,我們都是針對過去的歷史數據進行靜態的分析,可是棋壇的變遷實際上是動態的,那麽,三國形勢的動態變化是如何的呢? 讓我們重新將考察角度收縮回來,只看冠軍,並將所有的歷史冠軍放在一起,於是有了這張歷屆冠軍表: 仔細觀察這張表,最上方的區域裏,基本都是黃色和藍色,黃色甚至還占有一定優勢。但隨著李昌鎬這個名字的頻繁出現,藍色很快壓倒了黃色。 紅色背景的馬曉春在94到95賽季兩度出現,那是著名的「馬曉春年」。 此後,紅色背景只有99年出現過一次,是俞斌(不含最右列的快棋)。 97之後,是一大片連在一起的藍色版圖,那是韓流肆虐的時代。 04年紅色背景的常昊出現之後,紅色版圖迅速湧現和誇張,在最初的幾年間幾乎壓倒了藍色版圖。 08到09賽季中,紅色背景的古力多次出現,使得紅色完全壓倒的藍色,藍色版圖幾乎就此斷絕,那是「古力王朝」。 李世石從02年開始出現在表格中,04年紅色開始大量出現後,他的名字堅守藍色版圖,在紅色的海洋中咬下了一塊右一塊領地,甚至在07到08之間,還打下了連片的領地。 10年李世石復出之後,再次出現在表格中,再次憑借自己一己之力打下了連片的藍色版圖,此後也是屢次出現。 試想在05到13之間的區域內,如果沒有李世石,藍色的版圖將會如何,紅色的又會怎樣。 12到13賽季,紅色占據了全部的江山,這就是中國的一年包攬六大冠。而且紅色背景裏的名字不再只是以往反復出現的古力,孔傑,常昊等幾個,而是更多越來越陌生,越來越豐富的新名字。 13年之後,李世石出現頻率降低,而樸廷桓和金誌錫則在14年頂了上來。 其實,三國獲得的版圖,占據全部江山的比例,是呈現出這樣的歷史走勢的: 上圖中,我以紅黃藍三條折線,代表三國在世界棋戰歷史中占據世界版圖的份額變化。當然,全部的版圖,是100%。 可以看出,黃線在1992年之前位置最高,還是那句話,那是日本「六大超一流」的末日榮光。 藍線則從92年開始走上棋壇巔峰,直到05年才第一次不是最高。 紅線開始一直位於地板上,只有在94到95之間,出現了一個梯形,那是「馬曉春年」。 那之後的十年間,紅線基本都在地板上爬行,只有99年出現了一個小峰,那是俞斌。 04年之後,紅線開始上升。 05年之後,黃線跌到地板上,再也爬不起來了,日本棋壇的榮耀,暫時只成為了歷史。 05到06年間,紅線短暫的稍微超越了藍線,而07年藍線突然奮起,重新占據了全部的江山。 08到09年,憑借著「古力王朝」,紅線再次回到最上方。 10年到11年伴隨著李世石的復出,藍線再次逆襲。 13年,紅線第一次達到了最頂峰,占據了全部的江山。 14年,紅藍雙方再次打成平手,回到了同一起跑線。 這就是世界棋壇在世界棋戰時代的歷史版圖變遷。 但紅線的趨勢是曲折上升的,一個峰高過一個峰;藍線的趨勢則是曲折下降的,一個峰低過一個峰。 雖然中國的崛起和南韓的衰落都是大趨勢,但中國在世界棋壇的霸權不會這麽容易到來,南韓也沒這麽容易舉手投降。 這其中,李世石有著極大的作用。 中國崛起之後,李世石幾乎憑借著一己之力,頑強的扛起了「抗中」的重擔,使得南韓不至於被中國立刻碾壓。 這到底是多難的重擔,李世石又起了多大的作用呢? 我們也許應該考察一下李世石獲得的冠軍,在南韓本國獲得的全部冠軍中所占的比例。於是答主決定再制作這樣一張圖: 因為老四大天王中的徐奉洙,在世界比賽中的成績實在乏善可陳,所以答主此處將李世石頂替徐奉洙,奉為南韓的四大天王之一。 圖中的藍線,是李昌鎬。可以看出他在89年到01年間,大部份時間都是南韓棋手中最出色的一位。 曹薰鉉的黃線只是偶有峰值,03年以後就在地板上了。 劉昌赫的綠線更慘,峰值更低,而02年之後就在地板上了。 13年所有線都在地板上,這一年是歷史上南韓第一次整年沒有奪冠。 余下的只有代表李世石的紅線和代表南韓其他人的黑線,這是我們需要考察的重點。 02年起,紅線開始上揚,並且立刻就達到了相對最高的位置。此後到12年間,紅線幾乎大部份時候都在最高處,只有09年跌了下來(因休職而不再參賽)。 而代表南韓除四大天王之外的其他人的黑線,在92年第一次出現了一個峰值,這是老四大天王的徐奉洙的唯一表現。 此後直到03年,黑線一直在地板上。也就是說,南韓在03年之前,除了四大天王之外,根本就沒有其他人奪得過冠軍!(黑線的第一個峰來自老四大的徐奉洙,紅線的李世石在02年有一個揚起) 04年黑線上揚,出現了一個小峰,那是崔哲瀚。 06年起,黑線越來越走強,這說明除了李世石之外,其他的年輕棋手已經成長了起來,開始對李世石予以支援(此時其他幾位天王的線條都已經趴在地上了)。 除掉09年李世石休職不算,黑線是在14年才第一次到達了天花板。年輕的棋手開始取代李世石,頂起南韓的大梁,其實這是樸廷桓和金誌錫。 而紅線,在短暫的在地板上爬行了一年之後,是會像藍黃綠線一樣永遠趴在地上了,還是會像09到10年那樣重新揚起呢? 我們不知道,但答主更願意相信是後者。 從這段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知道: 04到05賽季中國開始崛起之後,李世石基本是憑借一己之力在抵抗著中國一波又一波的進攻狂潮。 而14年後,因為樸廷桓和金誌錫的崛起,李世石不再形只影單。 這三個人作為南韓當下的前三名,將在未來的幾年中,成為中國棋手爭奪世界冠軍的主要對手。 而透過所有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 李世石,作為歷史上在本賽階段生存能力最強,獲得冠軍數歷史第二的棋手,在他已經32歲的今天,仍然有可能向歷史冠軍數第一的李昌鎬的17冠記錄發起挑戰。 他仍然有可能在未來的世界比賽本賽中,給中國棋手的前進造成很大的麻煩。 王者尚未老去,切勿輕談定論。 李世石鮮明的個性,無與倫比的獨特的棋風,留下的無數奇特而高深的棋譜,都是非常精彩而有價值的分析物件。可是出於「不搏二兔」的想法,我們今天均不予以討論。 今天我們的討論,始於數據,也終於數據,就到這裏為止。 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
謝 @曾加邀請。本答較長,且包含大概30張左右的圖表,資訊量極大,故請沒有wifi的手機使用者慎入。同時,建議使用電腦端觀看,手機端觀看可能會影響視覺效果。 ———————————————— 李世石,南韓圍棋九段。 他1983年出生,1995年成為職業初段,2003年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同年成為職業九段。 截至如今,他已經獲得了14個世界慢棋個人賽冠軍和5個亞軍,以及3個世界快棋個人賽冠軍和1個亞軍。 下圖中具有犀利眼神的男子,就是這位力戰派的勝負師。 2015年,李世石將滿32歲。 作為一名棋手來說,32歲已經不年輕了,但李世石依然活躍在世界棋壇的第一線,任何棋手面對他,都不敢輕言取勝。所以,現在還不是對李世石進行蓋棺定論的時候。 同時需要言明的是,答主作為一名後輩的業余棋手,以棋力和身份而言,是沒有資格對李世石這樣的棋壇王者做出什麽「評價」的。所以今天,答主將盡力多以事實和數據說話,少做主觀性的評論。希望能提供一個看待李世石的視角,對大家有所啟發。 首先,答主想提出兩個假設: 1. 考察一名棋手,應該主要考察他的職業生涯。 2. 考察一名棋手的職業生涯,要找準這名棋手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績的主舞台。 第一條假設很容易理解:對於一名職業棋手來說,只要他一直堅持活躍的棋壇第一線,就必須常年堅持投入大量的時間在訓練之上,投入的時間量隨棋手的不同而變,有的會達到每日10小時以上。 在這種時間精力的投入前提下,一線的棋手是不會有很多富裕的時間精力,來投入到其他的活動中的。所以,雖然很多棋手在棋盤以外也有或很精彩,或很奇怪的經歷與人生,但那不是我們今天考察的重點。 第二條假設則不那麽容易理解了:什麽才是棋手的主舞台? 以吳清源為例。吳老生平最著名的比賽成績是「十番棋」,而十番棋本身並不是一項正式的比賽。四五十年代日本最大的正式比賽是「本因坊戰」,但吳老因為種種原因,當時是不能參加日本的正式比賽的,這才有了「十番棋」這項非正式比賽的誕生。 圍棋是出手見高低的,就算你拿了最大的正式比賽的冠軍,只要最強的人沒有參賽,就沒有人敢承認你是王者。 五十年代高川格在「本因坊戰」中九連霸,本來是驚人的功業,可是這種成就始終籠罩在沒有參賽的吳老的高大陰影之下。 為了彌補這種遺憾,有關方面甚至推出了另一項非正式比賽:由每年的「本因坊戰」霸主向吳老進行三番棋挑戰。當然挑戰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在正式的「本因坊戰」中年年連霸的高川格,每年衛冕成功之後都要接受吳老在非正式的挑戰賽中的蹂躪。 所以現在,我們總是將十番棋作為吳老的主舞台,沒有人關心這是不是正式比賽。 對藤澤秀行來說,雖然他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名人戰」和「本因坊戰」中表現乏善可陳,但其實他是幾乎放棄了其他的比賽,以守住在最大最重要的「棋聖戰」中保持衛冕。 這就像一名桌球運動員只參加奧運會,平時的訓練全部為奧運會做準備,並放棄在其他比賽,如世界杯和世錦賽中取得好成績的機會一樣,而且他最終確實總是能拿到最重要的奧運會冠軍,那我們就不應該將他放棄掉的其他次要比賽作為他的主舞台。 對聶衛平來說,80年代的中日擂台賽,無疑就是他的主舞台。 其時因為中國的崛起,日本國內的比賽已經不見得能代表世界最高水平,至少不是僅有的最高水平,再加上隨後世界棋戰時代的到來,日本國內比賽的含金量顯得越來越低,所以小林光一和趙治勛的爭霸也未能像當年他們的前輩對日本國內版圖的爭奪那樣,成為世界棋壇的焦點。 聶衛平在進入世界棋戰時代之後沒有取得上佳的成績,但我們也許不應該將此作為他的主舞台。 說句冒犯前輩的話,答主認為聶老在進入90年代後,很大一部份精力已經放在了辦學收徒,和其他個人生活方面,因此比賽成績經歷了較大的下滑。 可是如果我們看待聶老的職業生涯,應該首先找他的主舞台,欣賞他的閃光點。 所以一名棋手職業生涯的主舞台,應該是他發揮出最高水平,並取得了最引人註目的成績的比賽,無論這項比賽在當時的正式程度如何。 至此,答主認為這兩點假設,有充分的合理性。 回到我們的主人公——李世石,他的主舞台是什麽呢? 李世石在職業生涯中參加的比賽大概可以歸為五類: 1. 正式的世界個人賽; 2. 三國或是兩國間的擂台賽制團體賽; 3. 南韓的國內比賽; 4. 作為外援參加的中國的圍甲聯賽; 5. 各種雙邊對抗以及友誼賽,運動會性質的下屬個人賽,雙人賽及團體賽等。 既然他處在世界棋戰時代,答主認為我們應該主要考察第一項: 正式的世界個人賽 。 而考察李世石在世界個人賽中的表現,我們也許就有必要看一看,世界棋戰時代的世界個人賽的歷史,是怎樣的?這樣我們才知道,李世石在其中的地位如何。 世界棋戰時代,一共誕生過十項慢棋個人賽,和一項快棋個人賽。分別是: 1. 應氏杯 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 2. 富士通杯 世界圍棋錦標賽(已停辦) 3. 東洋證券杯 世界圍棋錦標賽(已停辦) 4. 三星杯 世界圍棋公開賽 5. LG杯 世界圍棋棋王賽 6. 春蘭杯 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 7. 豐田杯 世界圍棋王座戰(已停辦) 8. BC信用卡杯 世界圍棋公開賽(已停辦) 9. 百靈杯 世界圍棋公開賽 10. MLILY 夢百合杯 世界圍棋公開賽 11. 亞洲杯 電視圍棋快棋賽 包括李世石在內的棋手們,在這11項世界個人賽中的表現,將是我們今天將要進行的數據分析的源數據。 讓我們來看一看各項比賽的歷屆冠亞軍。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接下來的11張表格中,答主用三種顏色的背景代表三個國家的不同棋手, 中國為紅色背景,日本為黃色背景,南韓為藍色背景。 而杯賽的名稱和歷年的冠軍,答主予以加粗處理,以使其更加醒目。 很多杯賽,往往決賽會拖到第二年的年初。對於這類比賽,答主在此遵循棋界公認的標準,將比賽的時間定為比賽開始的那一年。 14年度春蘭杯和LG杯的決賽都仍未進行,答主姑且將決賽的選手也列於表中,但冠亞軍未分,遂不計入後續的數據統計與分析中。 1. 應氏杯: 在上表中,藍色無疑是主旋律,從第一屆到第四屆的四個冠軍,被四個不同的南韓人卷走,這四個人,就是舊稱的南韓「四大天王」。 而2004年的第5屆比賽,兩名中國棋手奪得了三次冠軍中的兩次,但所有的亞軍仍在南韓人手中。 值得註意的是,我們的主人公李世石,沒有在這張表中出現。 2. 富士通杯: 富士通杯歷史久遠,表中最上端的一片黃色,是日本「六大超一流」時代的末日榮光。 而93年以後,藍色開始密集出現,終於到98年之後,那是一大片令人絕望的藍色,紅色幾乎一度消失不見。直到06年之後,紅色才開始零星出現。而黃色,在98年之後,只出現過一次,05年之後就消失無蹤了。 李世石,從02年的那一排中開始,在這張表的後半段中出現了很多次。 3. 東洋證券杯: 這張表中,藍色幾乎壟斷了冠軍的那一列,黃色則密集的出現在亞軍的那一列。紅色的區域裏,出現最多的名字,是馬曉春。 李世石,沒有出現在這張表中,但答主要提醒大家註意的是,這張表只到98年就結束了,而97年,李世石才剛剛在世界棋壇展露頭角,還沒有開始大展身手。 4. 三星杯: 這張表的上半段中,藍色幾乎壟斷了冠軍的一列。黃色和紅色只是零星出現,而且黃色的最後一次出現,是03年奪冠的趙治勛,這是日本老去的「六大超一流」在世界棋壇最高舞台的最後表演。這之後,不僅六超不再出現,黃色幹脆就消失了。而紅色,則從05年開始出現在冠軍的一列中,此後10年,紅藍堪堪打成了平手。 李世石,從04年的那一排中開始出現,此後出現頻率極高。 5. LG杯: 這張表的前半段,是大篇的藍色,紅色只有99年出現在了冠軍的一列中,那也是中國沒落的10年中,唯一的一個冠軍,來自現任國家隊總教練俞斌老師。黃色在這張表中極少出現。到了下半段,紅色開始密集出現,甚至幾乎壟斷了從05年到13年的冠軍一列,只被李世石生生打斷過一次。 李世石從00年開始出現在表中,最後一次出現是08年,那實際上是他「休職風波」之前,和當時的王者古力進行的大決戰,南韓媒體將其稱為「四千年之戰」。 14年,藍色重新奪回了江山。我請大家註意樸廷桓和金誌錫這兩個名字,這兩個名字,未來五到十年內有可能成為和李昌鎬,李世石同樣響亮的名字。 6. 春蘭杯: 藍色仍然在表的前半段占據優勢,而06年之後,紅色無疑是主旋律。 在後半段的一大片紅潮中,藍色背景的名字「李世石」,出現了兩次,頑強的割開了紅色的陣營。 最後一排,古力和周睿羊的決戰,可能將於年後進行。 7. 豐田杯: 這張表中,紅色很罕見的成為了主旋律,但冠軍的一列卻主要是藍色。 李世石,從04年到06年,兩次出現在冠軍欄中。 8. BC卡杯: 藍色在這張圖中稍占上風,在冠軍列中出現次數更多。黃色沒有出現過。 李世石的名字,出現了兩次。 9. 百靈杯和10. 夢百合杯: 這是兩項中國新辦的比賽,歷史均不長,但卻充滿著未來的希望。 兩張表中全是紅色,藍色和黃色沒有出現過。 李世石,當然也沒有出現。 11. 亞洲快棋賽: 表的最前端,是一片黃色,六超的末日榮光不再贅述。接下來,藍色開始大量出現,而紅色也不甘其後,沒有長久斷絕。 李世石從07年之後開始出現在這張表中,出現次數和紅色背景的孔傑一樣,是後半段中最多的。 對於亞洲快棋賽,因為本賽涉及的人數最少(7人,實行冠軍首輪輪空的8強三輪淘汰賽制),同時時限較短,相對來說含金量較少。 雖然在中國棋院的職業棋手段位獲得方法中,該比賽的冠亞軍和慢棋的冠亞軍有同樣的效力,但不論官方和民間,一般在討論棋手獲得世界冠軍數的時候,一般都是不包括該賽的。所以接下來的數據處理,答主將對棋手們在該比賽中的表現情況進行特殊統計和處理。 看完了所有比賽的歷史冠亞軍,我們不禁很想知道,將所有比賽加在一起的情況是怎樣的?誰獲得冠軍最多?出現在上述表格中的所有棋手有多少?他們到底誰表現更好?如何排名? 於是答主制作了下面這張表格: 截至今天,即2015年1月17日,已經結束並產生冠亞軍的世界慢棋個人賽,共有95次,也就產生了95個冠軍和亞軍,快棋個人賽則產生了26個冠軍和26個亞軍。 在這張表中,一共出現了62名棋手,其中38人獲得過慢棋個人賽的冠軍(其中包括前幾天剛剛在第2屆百靈杯中奪冠的17歲中國小將柯潔)。 答主對這62個人的排名方法,考慮因素的優先級為: 棋手獲得的慢棋個人賽冠軍數 > 棋手獲得的慢棋個人賽亞軍數 > 棋手獲得的快棋個人賽冠軍數 > 棋手獲得的快棋個人賽亞軍數 > 棋手的年齡與資歷 最後一項的意思是,如果兩名棋手獲得的成績完全一致,則年齡較大的前輩排在前面。 觀察這張表格,我們會發現,前5名的棋手獲得冠軍數都在6次以上,而第6名以後的棋手奪冠次數都在3次以下,遠遠落後於前5名的棋手。 紅黃藍三色的出現頻率,其實比較平均沒有想象中差距那麽大。紅色出現27次,黃色出現16次,藍色出現19次。 藍色在表頭中密集出現,但往下的出現頻率就較低。 表格再向下的區域中,紅色開始越來越密集的出現。 日本「六大超一流」中,除了加藤正夫之外的余下5人,出現在了表中的第11名到第21名之間。南韓老「四大天王」之一的徐奉洙,出現在第27位,遠低於余下三人的第1,第3,第5位。中國的棋聖聶衛平,出現在了第39位。當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在世界棋戰的舞台上,聶老表現欠佳。 出現在表中的南韓棋手中,90年以後出生的只有排在第20名的樸廷桓,這是南韓圍棋未來的希望。而中國90年以後出生的棋手出現的極多,但排名暫時較靠後,分別出現在第24到25,第33到38,第57等。如果算上排在第15位,89年出生的陳耀燁,現在這一輩的中國年輕棋手中,陳耀燁,周睿羊,唐韋星三人表現最好,時越以下的多人則暫時不分伯仲。 在即將進行的14年度LG杯的決賽中,南韓當下最強的三人中,除李世石之外的余下兩人:樸廷桓和金誌錫,將進行決戰,無論誰獲勝,兩人的排名都將大幅提高。 而在即將進行的14年度春蘭杯的決賽中,中國的古力和周睿羊也將進行決戰,如古力獲勝,則古力將朝著歷史第三名的曹薰鉉逼近一步,如周睿羊獲勝,則周睿羊將躍升至第12名左右,超越陳耀燁,成為中國年輕棋手的領頭羊,也將成為第一個獲得兩次世界冠軍,打破「一次冠軍魔咒」的年輕棋手第一人。 李世石,在這張表格中高居第二位,並且離第一名的李昌鎬越來越近。更重要的是,他是前5名中最年輕的棋手,這也許不會是他職業生涯的最終排位。 觀察這張表的最左一列,三種顏色的出現頻率相當,每個名字則出現一次,那麽真實的個人冠軍數對比呢? 答主首先制作了這張圖: 這是所有棋手獲得的冠軍數,在總冠軍數中的所占比例示意圖。獲得2次以下的棋手非常多,答主將他們全部歸入「其他」,一共36次,占總數的39%。 奪冠三次以上的棋手,共有七人,全部列於表中。 仔細觀察這張圖,應該可以體會到,排在歷史前5名的棋手的統治力,是何等的強大。 他們,占據了全部的55%。 李世石在這張圖中,和李昌鎬一樣醒目。 那麽中日韓三國獲得的冠軍總數占比又怎樣呢? 看接下來這張圖: 在這張圖中,藍色占據壓倒性。紅色只相當於藍色的一半,而黃色只占據了十分之一。 重述一遍,上面的棋手歷史排名表中,紅色出現27次,黃色16次,藍色19次。 這說明,三國棋手闖入世界比賽決賽後,奪冠的機率是不同的。 因為在上兩圖的數據中,答主已經排除了快棋賽的數據,所以此處我們也應該排除只在快棋賽決賽出現過,而沒有在慢棋賽決賽出現過的棋手。 這樣,紅色出現26次,黃色12次,藍色還是19次。 看這張表: 第三排的「平均奪冠」是由第一排的「冠軍總數」除以第二排的「棋手數量」計算出的。數據保留小數點後兩位並取四舍五入。 中國出現的棋手數量最多但平均奪冠次數為1.08次,南韓棋手的平均奪冠高達2.95次,這是一個恐怖的差距。而日本無論出現次數還是平均奪冠,都排在最後。 如果在此結束,那麽上面的討論不妨稱為中日韓三國棋手在世界個人賽中表現的分析報告。 但從這些分析中,我們獲得的有關李世石的資訊仍然不夠多。 讓我們回到主題,深化討論,繼續考察李世石的表現。 我們已經知道,歷史數據中,前五名的棋手的表現,遠遠優於其他的棋手。那麽接下來,就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在這五個人身上,將考察範圍擴大和加深,不只考察他們獲得的冠亞軍數,而是對他們在世界個人賽的本賽中的全部表現做一個統計。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因為世界棋戰時代只有27年的歷史,所以為了起到對比的效果,答主將每位棋手在所有已有的97次慢棋個人賽以及26次快棋個人賽中的表現,都予以了標註。 在接下來的五張圖中,縱座標表示年份,橫座標從左到右,是歷史上有過的世界個人賽。亞洲快棋賽因含金量較低,答主放在最右列。被斜線劃掉的比賽名,表示該比賽現已停辦。 左上角的第一格是該圖對應的棋手,同樣的,背景顏色代表他來自的國家。 圖中所有的空白格,表示該年度裏該賽事沒有舉辦,換言之,所有舉辦過的比賽對應的方格裏,都有字。 無論棋手因為何種原因,也許還沒入段,也許已經退隱,也許是參加了預選賽但沒有透過,但只要他沒有在該年度該賽事的本賽中出現,答主均統計為「未出線」。 進入本賽後,如果止步64強,則標註64強,其余沒有進入決賽的同理。 只要進入了本賽,就以淺藍背景標註。 冠軍以最醒目的紅色背景標註,亞軍以次醒目的黃色背景標註。 還未結束的比賽,答主同樣以淺藍背景標註,同時字型以紅色取代黑色,表示該比賽仍在進行中。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些比賽因為歷史原因,有過一個奇特的「24強」,其實是等同於32強的比賽模式,有8個人第一輪輪空,在這一輪遭到淘汰的,答主仍標註為「24強」。 而亞洲快棋賽的本賽,一共只有7人,衛冕冠軍直接進入本賽並首輪輪空,加上余下6人,正好組成8強的淘汰賽制,為了便於討論分析,答主在此通通以8強予以標註。 首先是歷史排名第1的李昌鎬: 仔細觀察該表可以發現,李昌鎬從89年開始出現在世界比賽的本賽中,直到14年,都還在出現,在整個世界棋戰時代的出場率極高,幾乎無與倫比。 95年以後,紅色背景的冠軍出現頻率極高,尤其是在98年,那是一排恐怖的紅色。 04年春蘭杯的奪冠之後,紅色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剩下的,就是05年到11年的那一片黃色。 那就是著名的李昌鎬「世界比賽九連亞」。 再深入的仔細觀察之後,我們會發現,從94年之後,除去最右列的亞洲快棋賽(該賽事本賽僅7人,很容易「未出線」),「未出線」的字樣一直就沒有出現過,直到2011年以後,該字樣開始大量出現。 這大多不是李昌鎬沒有參加比賽,而是因為他水平下滑,比賽成績不再能支撐自己獲得種子身份,而不得不從公開賽的預選賽打起。 歷史排名第一的無可爭議的王者,和數百名職業棋手,包括大量的年輕棋手拼死拼活,去爭奪那麽10幾個出線名額。 雖然,換來的,往往只是圖中某格的一個「未出線」。 夾帶兩句私貨,當初在制表的過程中,答主腦海中不斷的湧現出表格裏對應的種種這樣那樣的故事,以及無數打過的棋譜。那些種種,都是精彩的歷史原貌。 可到了這裏,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不過化為了一方小小的表格,幾個名字和數位,三種顏色,而已。 然後是歷史排名第2的李世石: 這這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李世石。他95年入段,所以之前的內容勢必都是「未出線」。97年,李世石開始出現在世界個人賽的本賽中。00年則首次打入決賽。01年,「未出線」的字樣沒有出現(不包括快棋賽)。02年,紅色背景的冠軍開始出現,此後到14年為止,紅色密集的出現,但不同於98年的李昌鎬,但始終沒有形成壓倒性的橫掃。 這個階段中唯一的一個「未出線」,出現在09年的三星杯。那次,他是真的壓根就沒有參賽。這也是他從02年到12年期間僅有的沒有奪冠的一年。 那是他與南韓棋院鬧崩,上演「休職風波」的一年。當時李世石宣布歸隱,並在大半年後復出。 再然後是歷史排名第3的曹薰鉉: 曹薰鉉在表格前半部份的表現上佳,但並沒有形成壟斷的統治力,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愛徒——李昌鎬的存在。02年以後,紅色的冠軍不再出現。04年,第一個「未出線」的字樣出現。09年以後,是大片的「未出線」。終於到了11年,「未出線」的字樣占領了所有的區域。 再來看歷史排名第4,也是前5名中唯一的中國棋手古力: 作為前4名中僅有的中國棋手,古力的表現明顯差於上述三人。 作為李世石的「一生的對手」,古力同樣是95年入段,但直到01年才第一次進入世界比賽本賽。 95年之前的「未出線」,是因為他還沒入段,但95年到03年間的大量「未出線」,基本上是他真的「未出線」。 04年之後到13年止,「未出線」的字樣消失了。 觀察古力開始在世界個人賽舞台上活躍的頭兩年,只有兩個「24強」,余下的基本都是「16強」或以上,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比賽,古力都至少進入了第二輪,即16強以上。故可知,當年媒體曾經戲稱的「古一輪」的綽號,和現實並不吻合。 密集的紅色出現在08到09賽季,那是短暫的「古力王朝」。 而11年之後,紅色不再出現,黃色卻開始出現。古力世界比賽決賽不敗的深化破滅,比賽成績也大幅下滑。 14年,「未出線」的字樣再次出現,但古力也再次打入世界比賽決賽。在春蘭杯的決戰中,古力到底是否能更進一步,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是歷史排名第5的劉昌赫: 劉昌赫的成績,比起古力來,看上去差的不是很多,甚至淺藍色的面積還大出了不少。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大量的「未出線」字樣,出現在04年之後。 04年,是劉昌赫愛妻突然逝世的年份。 那之後,世界棋壇上,再也沒有「天下第一攻擊手」了。 那個劉昌赫,不復存在了。 看完了歷史排名前5名的棋手的各自表現,大家也許很想知道,如果對他們幾個人進行直接對比,將會如何? 首先,答主將對他們獲得的冠亞軍數進行考察。 因為淘汰賽制中,每前進一輪,都意味著成為前一輪中一半的幸存者,也就相當於戰勝了一半的對手。所以答主假設,棋手每前進一輪的難度,較前一輪加倍,而含金量也加倍。 亞洲快棋賽的含金量較低,但我們此處可以將其包含進來,對其進行減半的效果處理。 於是,答主決定就以下這張表格作為賦予得分標準,對5名棋手的得分進行考察。 相對最沒有價值的亞洲快棋賽亞軍,賦予最低的1分,其余三項,則依據上述的討論依次加倍。 於是,我們得到了這個結果: 排名第1的李昌鎬的得分,恰好是100分,這是一個美麗的巧合。 「獲得次數」,也就是棋手進入決賽的次數。 「平均每次得分」,其實是考察了棋手進入決賽之後,獲得冠軍的可能性高低。得分高的,也就說明奪冠的可能性大,在決賽的大勝負中,表現的更強大。 這裏有一個問題,快棋賽的得分是減半的,而棋手的出現次數卻不會,這就使得我們上一段的說明出現了疑問。但在此,因為在總數據中,快棋賽的數目只是小部份,所以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就不對這個因素予以過多考慮,其誤差也應該在可承受範圍內。 觀察最後的「平均每次得分」,古力以3.27排名第1,李世石以3.17排名第2,李昌鎬的2.86,其實只排在了第4名,還不如曹薰鉉的2.94。 這充分的說明了古力在進入決賽後,面對大勝負時的強大實力。 這也是截至現在的討論中,古力第一次在一項標準中排在第1。 李世石,則緊隨其後,同樣表現出了在大勝負面前的強大。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李昌鎬之所以會在這項對比中落敗,跟他在05年之後的「十連亞」(包括快棋)是有很大關系的,我們想象一下,如果只考察他巔峰期的04年之前,那麽李昌鎬的這項數據將何其強大! 於是當我們進行計算,排除05年後的10次亞軍之後,只考慮其巔峰期的李昌鎬的新得分是——3.24!......? 咦?雖然高過了李世石,但卻仍然低於古力的3.27啊? 是不是再次說明了古力在這項指標上的強大? 其實,如果排除古力在11年後的四個亞軍,古力巔峰期的得分將是——4.00。 於是我們知道, 李世石在大勝負面前的強大,歷史上僅次於古力,以及巔峰期的李昌鎬。 但是出於尊重事實的考慮,我們不能只考察李昌鎬的巔峰期,出現了的就是事實。 李世石,在這項指標上,應該排在第2名 。 只考察棋手的冠亞軍,會不會太過狹隘呢? 於是接下來,讓我們將目光擴大,將棋手在16強以上的表現全部考慮進來。 以16強為標準有兩個好處,一來是避開了有些比賽奇葩的「24」強,使得我們的數據來源標準一致。二來,價值減半的亞洲快棋賽恰好以8強開始,而8強和慢棋賽16強的價值相等,這使我們的數據更為一致。 於是同上述的討論一樣,答主決定給慢棋16強和快棋賽8強賦予得分1,以後的每輪翻倍,詳細標準如下表所示: 按照這個表格重新計算五個人的得分情況,如下方五圖: 將五張表格合而為一,並加上一個新的指標進行計算,我們得到了這張表: 最後一排的「平均每次得分」,同樣是由上面兩排的「得分」和「獲得次數」相除得出的。 我們看到,第5名的劉昌赫,在總得分上超過了古力,這充分說明了,古力參加比賽的次數不夠多,畢竟,和劉昌赫比起來,古力還年輕很多,還有很多的未來數據。 「獲得次數」,其實就是棋手進入16強(快棋8強)的次數。 「平均每次得分」,這可能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一項指標了。其實質上代表的是,棋手每次進入大賽16強(快棋8強)之後,平均每次的表現優異程度。 我們可以看到, 李世石的得分高達6.50,以較大的振幅超過了李昌鎬,位居第1名! 而古力以4.57的得分,超過了曹薰鉉,躍升至第3名。 這個結果,是完全符合我們的經驗與直覺的。 只要是經常關註世界圍棋比賽的朋友們,可能大多都有這樣一個印象:無論某個國家在某次比賽中形成了怎樣的人數優勢,只要另一個國家的某名超級棋手還存在,就難說冠軍到底會花落誰家。 上表中的歷史前5名,其實就是這樣的五個「超級棋手」。 只要他們在,就可能獨自對抗很多的敵軍。 而李世石,李昌鎬,古力,是世界棋戰歷史上最難纏的三名超級棋手。 再對他們三個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三人之間同樣也存在較大差距。 李世石在這項數據上,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連歷史總排名第1的李昌鎬,也比不上李世石。 只要李世石還在,哪怕面對的中國棋手再多,1對3,1對7,甚至1對更多,誰也不敢說中國一定可以奪冠,很多人也許都會說中韓奪冠的可能是五五開。 一言以蔽之,只要進入了世界個人賽的16強以後,李世石的生存能力,天下第一,歷史第一,前無古人(但也許會有來者)。 以上的討論,我們都是針對過去的歷史數據進行靜態的分析,可是棋壇的變遷實際上是動態的,那麽,三國形勢的動態變化是如何的呢? 讓我們重新將考察角度收縮回來,只看冠軍,並將所有的歷史冠軍放在一起,於是有了這張歷屆冠軍表: 仔細觀察這張表,最上方的區域裏,基本都是黃色和藍色,黃色甚至還占有一定優勢。但隨著李昌鎬這個名字的頻繁出現,藍色很快壓倒了黃色。 紅色背景的馬曉春在94到95賽季兩度出現,那是著名的「馬曉春年」。 此後,紅色背景只有99年出現過一次,是俞斌(不含最右列的快棋)。 97之後,是一大片連在一起的藍色版圖,那是韓流肆虐的時代。 04年紅色背景的常昊出現之後,紅色版圖迅速湧現和誇張,在最初的幾年間幾乎壓倒了藍色版圖。 08到09賽季中,紅色背景的古力多次出現,使得紅色完全壓倒的藍色,藍色版圖幾乎就此斷絕,那是「古力王朝」。 李世石從02年開始出現在表格中,04年紅色開始大量出現後,他的名字堅守藍色版圖,在紅色的海洋中咬下了一塊右一塊領地,甚至在07到08之間,還打下了連片的領地。 10年李世石復出之後,再次出現在表格中,再次憑借自己一己之力打下了連片的藍色版圖,此後也是屢次出現。 試想在05到13之間的區域內,如果沒有李世石,藍色的版圖將會如何,紅色的又會怎樣。 12到13賽季,紅色占據了全部的江山,這就是中國的一年包攬六大冠。而且紅色背景裏的名字不再只是以往反復出現的古力,孔傑,常昊等幾個,而是更多越來越陌生,越來越豐富的新名字。 13年之後,李世石出現頻率降低,而樸廷桓和金誌錫則在14年頂了上來。 其實,三國獲得的版圖,占據全部江山的比例,是呈現出這樣的歷史走勢的: 上圖中,我以紅黃藍三條折線,代表三國在世界棋戰歷史中占據世界版圖的份額變化。當然,全部的版圖,是100%。 可以看出,黃線在1992年之前位置最高,還是那句話,那是日本「六大超一流」的末日榮光。 藍線則從92年開始走上棋壇巔峰,直到05年才第一次不是最高。 紅線開始一直位於地板上,只有在94到95之間,出現了一個梯形,那是「馬曉春年」。 那之後的十年間,紅線基本都在地板上爬行,只有99年出現了一個小峰,那是俞斌。 04年之後,紅線開始上升。 05年之後,黃線跌到地板上,再也爬不起來了,日本棋壇的榮耀,暫時只成為了歷史。 05到06年間,紅線短暫的稍微超越了藍線,而07年藍線突然奮起,重新占據了全部的江山。 08到09年,憑借著「古力王朝」,紅線再次回到最上方。 10年到11年伴隨著李世石的復出,藍線再次逆襲。 13年,紅線第一次達到了最頂峰,占據了全部的江山。 14年,紅藍雙方再次打成平手,回到了同一起跑線。 這就是世界棋壇在世界棋戰時代的歷史版圖變遷。 但紅線的趨勢是曲折上升的,一個峰高過一個峰;藍線的趨勢則是曲折下降的,一個峰低過一個峰。 雖然中國的崛起和南韓的衰落都是大趨勢,但中國在世界棋壇的霸權不會這麽容易到來,南韓也沒這麽容易舉手投降。 這其中,李世石有著極大的作用。 中國崛起之後,李世石幾乎憑借著一己之力,頑強的扛起了「抗中」的重擔,使得南韓不至於被中國立刻碾壓。 這到底是多難的重擔,李世石又起了多大的作用呢? 我們也許應該考察一下李世石獲得的冠軍,在南韓本國獲得的全部冠軍中所占的比例。於是答主決定再制作這樣一張圖: 因為老四大天王中的徐奉洙,在世界比賽中的成績實在乏善可陳,所以答主此處將李世石頂替徐奉洙,奉為南韓的四大天王之一。 圖中的藍線,是李昌鎬。可以看出他在89年到01年間,大部份時間都是南韓棋手中最出色的一位。 曹薰鉉的黃線只是偶有峰值,03年以後就在地板上了。 劉昌赫的綠線更慘,峰值更低,而02年之後就在地板上了。 13年所有線都在地板上,這一年是歷史上南韓第一次整年沒有奪冠。 余下的只有代表李世石的紅線和代表南韓其他人的黑線,這是我們需要考察的重點。 02年起,紅線開始上揚,並且立刻就達到了相對最高的位置。此後到12年間,紅線幾乎大部份時候都在最高處,只有09年跌了下來(因休職而不再參賽)。 而代表南韓除四大天王之外的其他人的黑線,在92年第一次出現了一個峰值,這是老四大天王的徐奉洙的唯一表現。 此後直到03年,黑線一直在地板上。也就是說,南韓在03年之前,除了四大天王之外,根本就沒有其他人奪得過冠軍!(黑線的第一個峰來自老四大的徐奉洙,紅線的李世石在02年有一個揚起) 04年黑線上揚,出現了一個小峰,那是崔哲瀚。 06年起,黑線越來越走強,這說明除了李世石之外,其他的年輕棋手已經成長了起來,開始對李世石予以支援(此時其他幾位天王的線條都已經趴在地上了)。 除掉09年李世石休職不算,黑線是在14年才第一次到達了天花板。年輕的棋手開始取代李世石,頂起南韓的大梁,其實這是樸廷桓和金誌錫。 而紅線,在短暫的在地板上爬行了一年之後,是會像藍黃綠線一樣永遠趴在地上了,還是會像09到10年那樣重新揚起呢? 我們不知道,但答主更願意相信是後者。 從這段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知道: 04到05賽季中國開始崛起之後,李世石基本是憑借一己之力在抵抗著中國一波又一波的進攻狂潮。 而14年後,因為樸廷桓和金誌錫的崛起,李世石不再形只影單。 這三個人作為南韓當下的前三名,將在未來的幾年中,成為中國棋手爭奪世界冠軍的主要對手。 而透過所有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 李世石,作為歷史上在本賽階段生存能力最強,獲得冠軍數歷史第二的棋手,在他已經32歲的今天,仍然有可能向歷史冠軍數第一的李昌鎬的17冠記錄發起挑戰。 他仍然有可能在未來的世界比賽本賽中,給中國棋手的前進造成很大的麻煩。 王者尚未老去,切勿輕談定論。 李世石鮮明的個性,無與倫比的獨特的棋風,留下的無數奇特而高深的棋譜,都是非常精彩而有價值的分析物件。可是出於「不搏二兔」的想法,我們今天均不予以討論。 今天我們的討論,始於數據,也終於數據,就到這裏為止。 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