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莉拉
今年暑期的騰訊綜藝,「競技」是個繞不開的詞。
隨著電競綜藝【戰至巔峰】「一夏一會」,和【超新星運動會5】時隔三年的回歸,在「全民奧運」的熱潮過去之後,內娛迎來了自己的競技時刻。
從2018年S1首播,到2021年S4為冬奧獻禮,再到今年【超新星運動會5】回歸,騰訊用7年的時間養成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體育」「綜藝」跨界IP。哪怕時隔三年,【超新星運動會】仍內建品牌效應,吸引著各個圈層的觀眾人群。截至目前,【超新星運動會5】在全網範圍內累計熱搜熱榜話題高達530個,節目熱度呈仍然持上升的趨勢。
與【戰至巔峰】一致,【超新星運動會】也源於騰訊在「體育競技」這一綜藝品類上的布局。在打造「體育競技」內容矩陣的同時,騰訊在持續構建綜藝為載體的「文化加持力」。
一方面,對年輕人圈層喜好與興趣取向的熟知,對文化熱點的精準把控,讓騰訊找準了「社交」這一關鍵詞。從而將文化熱點與綜藝內容對接並融合,產出與時俱進的節目賽制、真人秀內容、比賽計畫。
另一方面,騰訊具備豐富的體育資源,以及整合資源的能力。依靠強大的藝人盤、選角能力、運動員資源和賽事搭建能力,用真人秀和直播賽事相結合的方式,開啟一場內娛自己的運動會。
在【超新星運動會】身上,我們或許能進一步得知,騰訊如何從0到N建構屬於自己的垂類體育綜藝IP,並以綜藝為切口,助力「體育」為核心的文化內容實作「破圈」。
找準文化熱點,「體育社交」走進「超新星」
伴隨著精靈少女Gen1es走到簽到台、選擇性格標簽、進入「好勝」「好奇」兩個陣營,闊別三年的【超新星運動會5】拉開帷幕。
與以往按照「分組」劃分隊伍不同,這一季的起點就在四個陣營的選擇上。節目組透過設定「好奇」「好動」「好靜」和「好勝」四大特色陣營,將運動員們劃分為四個性格區間,讓他們在陣營中相互交流,展現個性,以運動社交。
「好勝屋」的slogan上點明進入房間的是「顯眼包」,引導運動員以「掰手腕」「拳擊」「射箭」三項運動互相較量。「好奇屋」中布置三台電視,透過踩單車可以看到其他房間的情況。「好動屋」中擺滿運動器材,運動員需要消耗一定數值的卡路裏,讓人閑不下來。「好靜屋」則獨屬於I人,只有圍棋和瑜伽墊,要求保持安靜。
四個陣營對應著四種不同的社交態度。這背後是【超新星運動會5】在文化概念上的升級,將「體育社交」融入整個節目內容之中。
節目slogan也在強化「體育社交」的概念。「在一起,贏一次」體現著競技比賽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感。這也與【超新星運動會5】想要傳達的價值觀相契合:在奧運賽場那些專業、頂級的運動員之外,普通人也能透過「體育」找到聯結並獲取力量。
在分出四大陣營之後,運動員們透過預選賽成績自行投出4位元隊長,再由隊長自行選擇戰隊成員。這既是一次能力方面的相互認知與匹配,又是一次打破原有格局的二次社交。在兩次隊友和對手的選擇、碰撞中,【超新星運動會5】的「體育社交」概念得到了更充分地體現,也讓運動員有了更多元的組合,制造出更多的節目亮點。
據【國民運動健康趨勢報告】數據顯示,超過70%的年輕人群,在運動後會主動分享自己的運動成果、路線,透過曬運動記錄的方式推動更多人參與到運動中來,並透過各大社交平台建立不同運動計畫的社群。
找「運動搭子」、組局、進群,「運動社交」逐漸成為當下的新潮流,運動成為年輕人的社交新名片。在所有運動中,群體運動的社交內容要大於個體運動,競技、對抗運動的社交內容大於個人體驗運動。這也與【超新星運動會】的計畫設計、賽制安排完美契合。
【超新星運動會】正是把握住這一年輕群體趨勢,找準「運動社交」這一文化熱點,將團體運動、競技性運動的優勢最大化,找到了屬於綜N代的創新點。
正是在節目中將文化熱點以綜藝的形式呈現出來,助力著【超新星運動會】IP的每一季出圈,對年輕人趨勢的把握與追隨,也是【超新星運動會】的生命力所在。
強大的資源庫和整合能力,助力「體育」標簽嵌入綜藝
在對文化熱點的精準把握之外,【超新星運動會】所承載的「文化加持力」還在於騰訊體育與騰訊視訊,共同建立的強大體育、藝人資源庫和整合能力。
一方面,無論是歷年的【超新星運動會】還是這一季比賽,都擁有強大的教練團隊。他們往往由專業運動員組成。
這得益於騰訊持續布局國內外體育資源,累積完善的運動達人、運動明星生態,並透過多元化的資源合作、聯動,來實作體育資源向綜藝等文娛內容的轉化。而知名運動員的加入,也能夠提升綜藝IP的含金量與專業度。
今年,前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擔任了【超新星運動會5】的總教練。教練組成員則包括前中國女子遊泳隊隊員龐佳穎、前國家韻律體操隊運動員王迤邐,以及前CBA籃球運動員陳世冬。解說陣容也聚合了分屬於多個運動計畫的專業解說或運動員,例如特邀射箭解說張娟娟,就是中國第一位奧運會射箭冠軍。
在第一期節目中,郎平就向運動員們分享了自己「從運動員到教練員」的經歷,闡述了「女排精神」的信念與內核,傳遞了正向的體育價值觀,將體育文化更深入融合進節目內容中。
其次,依托於騰訊視訊強大的藝人儲備資源,順應「全民運動」這一核心方向,【超新星運動會5】在藝人陣容上也有所升級,覆蓋的選手職業領域更為廣泛。
在參賽運動員的選擇上,不再局限於以往的愛豆群體,而擴充套件了更多的跨界人選。例如以「封神質子團」為代表的演員們、街舞選手、說唱歌手、【和平精英】電競運動員和曾有過成績的職業運動員等。
「很有趣的一點是今年節目中還會有很多喜劇人的參與,因為今年騰訊就在著力耕耘喜劇賽道。而這個人群的參與對於綜藝來說,的確很有效。」【超新星運動會】制片人,騰訊線上視訊七盎司工作室負責人白洪羽告訴娛樂資本論。由此看來,騰訊綜藝所原生的綜藝藝人,也為【超新星運動會】選手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儲備。
在騰訊視訊的資源互通、合作搭建之下,【超新星運動會】IP才能夠從更深處將「體育」和「綜藝」聯合起來,在實作娛樂內容表達的同時,兼顧體育賽事的專業性,和體育文化的普及。
這一季【超新星運動會】增添了更多樣化,更相容的比賽計畫。例如第一期內容中的「耐力吊環賽」「搶瓶子反應測試」,第二期中的「戰繩啞鈴」,第三期中的「腰旗橄欖球」。這些計畫都兼顧著體能性、娛樂性以及極易推廣的大眾性三個特征,而計畫的設計、場地搭建、最終落地,都需要騰訊深厚的賽事搭建、組織和轉化能力。
在賽事搭建、組織的基礎上,將比賽計畫以「綜藝」的形式呈現,則更考驗騰訊在綜藝內容上的創新、制作能力。從當下播出效果來看,「體育」標簽深入綜藝內容的目標,已經在【超新星運動會5】得以實作。
透過娛樂與專業並重的賽事,結合易於推廣至普通人群的運動計畫,才能進一步實作【超新星運動會】將「運動」推廣向全民的野心。而更多元計畫,透過不同的藝人群體來展示,能夠有效觸達各圈層的粉絲受眾,實作一次「體育文化」的破圈。
「文化加持力」為體育內容矩陣賦能
「擁有不同領域的藝人、跨界選手,其實給這個節目帶來了比較豐富的使用者畫像。」白洪羽告訴娛樂資本論,最為顯性的價值在於帶來了豐富的使用者畫像,使得【超新星運動會】成為年輕受眾群體的聚集地。這也是節目一直保持高熱度、高討論度的原因。
另一個價值來源於運動題材本身所賦予綜藝的勢能,在體育題材內建的強競技內容、高度緊張感、團隊榮譽感的加持下,綜藝真人秀內容會自然發生,而極少需要人為幹預。原生的真人秀內容,本就帶有關註點和戲劇性,天生會為節目提供話題度和熱點。
無論是【超新星運動會】還是【戰至巔峰】,「體育競技」相關的節目內容,為IP本身賦能的這兩種模式近乎一致。強關聯「體育」標簽,多元化、年輕化的選手群體,體育競技自身的事件性、話題度對綜藝IP實作了價值賦能。
就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超新星運動會】經過5季的成長,已然成為當下體育競技節目中的頭部IP。
近兩年,騰訊視訊內容生態中,越來越多的「體育競技」垂直內容出現。這種小切口、垂直化的IP矩陣,成為騰訊綜藝持續發力的一個方向。
從2018年橫空出世的【超新星運動會】,到2021年的電子競技綜藝【戰至巔峰】,再到2023年專註於運動達人、運動員群體競賽的【我可以47】,都能看出騰訊綜藝在「體綜」內容上的持續布局。
體育內容矩陣的搭建,與「體育文化」的破圈又形成了良性的互文關系。正是在一個個綜藝IP的文化賦能之下,體育這個垂直文化實作向泛娛樂內容的滲透與轉化。而體育的圈層拓寬,又能反哺到「體綜」這個文娛品類之中,實作綜藝圈層的拓展和穿透,為綜藝IP價值,體育綜藝矩陣的搭建「添磚加瓦」。
同時,伴隨著文化破圈,商業化的可能性也被拓寬。
從商業價值上來看,【超新星運動會】顯然為年輕化、運動相關的品牌找到了一個「對口」的展示渠道。一方面,年輕的受眾畫像,IP內建的品牌效應,藝人所具有的粉絲效應,都能幫助品牌轉化為受眾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品牌植入深度參與到比賽計畫之中,用更豐富的植入場景,不生硬的植入方式,將品牌效果放到最大。
【超新星運動會5】就將冠名品牌佳得樂融入進比賽計畫中,選手透過搶兩種顏色的佳得樂來比賽反應速度,用「賽事+娛樂」來拓展新的品牌行銷方式,實作節目亮點和品牌效果的雙贏。
而【和平精英】更是將賽事融入到【超新星運動會】的比賽計畫之中,成為這檔節目的「王牌計畫」之一。
縱觀5季內容,【超新星運動會】已經不止於一檔單純的綜藝節目,它更是騰訊綜藝持續培養「文化加持力」的具象化成果,是體育與泛文娛內容互相融入,彼此「破圈層」的成功案例。
正是【超新星運動會】這樣一個個用創作為文化賦能的綜藝IP,共同構成了騰訊綜藝生態越來越穩固的向上路徑、越來越堅實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