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真當中國好欺負?美國聯手3國打響「第一槍」,外交部火速回應

2024-09-28體育

根據中國日報網的報道,美、日、印、澳四國的「四方安全對話」領導人峰會在美國總統拜登的家鄉德拉瓦州威爾明頓舉行。盡管峰會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未提及中國,但法新社參照美國官員的話稱,「對抗中國」是此次峰會的「議程重點」。據報道,美國白宮曾表示,此次「四方峰會」的主要議程包括加強在印度洋的安全合作等內容,且不針對任何國家。然而,據美國媒體報道,峰會剛開始時,拜登就針對中國,指責中國在南海等問題上表現得「咄咄逼人」。

近年來,隨著美國在印太地區戰略部署的不斷推進,美國頻繁鼓動中國周邊國家加入其主導的所謂「國際組織」。在這些組織中,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尤為引人註目。前不久,由拜登主持的四國首腦峰會在各方矚目下召開,印度總理莫迪、澳洲總理艾爾巴尼斯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悉數到場。外界普遍猜測,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將針對中國。在會議開始不久後,媒體迅速捕捉到布林肯的發言,他宣布的第一個議題正是中國,這一時刻在拜登等人以為記者無法聽到時被記錄下來。

近年來,美國不斷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這主要源於西方社會的一種優越感。一些西方人頑固地相信西方模式是唯一具有普適性和優越性的文明範式,因而認為擁有不同文化、意識形態和政治經濟體制的中國是異類,隨意編造遏制中國的言論,曲解中國形象。此外,關於中國崛起可能對全球民主、和平、軍事和經濟等各個方面構成嚴重威脅的觀點也在流傳。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快速提升,部份西方利益集團擔心中國會取代他們的既得利益,並錯誤地認為中國的強大必然會走向霸權。

據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稱,四國領導人在討論「印太地區」當前面臨的挑戰時,提及了「中國的強勢軍事行動、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以及台海緊張局勢」等問題。據CNN報道,拜登特意在其家鄉德拉瓦州威爾明頓主持了這次「四方峰會」,並賦予了這次峰會他的個人特色:他安排與其他三國領導人的雙邊會晤在其私人住宅進行,並在其曾就讀的當地高中舉行了峰會。原計劃由印度在今年1月舉辦的峰會,由於拜登在大選期間「無暇出訪」而被推遲。

去年五月,美日印澳四國領導人原計劃舉行峰會,然而,美國當時正面臨債務上限危機,拜登因此臨時取消了存取澳洲的行程,導致峰會未能如期進行。澳洲對此表示不滿,取消了原定的峰會安排。今年年初,印度總理莫迪提出要主辦峰會,但由於印度與美國、加拿大因印度涉跨境追捕異見者的事件關系緊張,峰會再次未能成行。至此,這一峰會已被推遲了將近一年半,稱其為「爛尾工程」並不為過。

在會議上,拜登明確指出,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世界仍將發生變化,因為「四國聯盟」將繼續存在。外界對拜登可能放棄連任表示擔憂,認為這可能導致「四國聯盟」的瓦解。目前,除了美國之外,印度、日本和澳洲均為成員國。其中,日本和澳洲已經是美國的盟友,而印度則被視為「合作夥伴」,因此,「四國聯盟」更像是在拉攏印度加入。與此同時,在強化「四國聯盟」的背景下,美國還積極拉攏菲律賓,試圖透過南海問題施壓中國。南海地區的緊張局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美國在背後推動的結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強調,「四邊機制」在美國「印太戰略」中被定位為地區領導機制,實質上是美國圍堵中國、維護其霸權的工具。美國透過「印太戰略」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企圖凝聚「反華」遏華的共識;而「四邊機制」則以涉海議題為名,推動軍事安全合作,其意圖明顯一致。發言人指出,「雖然美國聲稱不針對中國,但峰會的首要議題卻是中國,並且多次提及中國。這種言行不一,連美國媒體也不相信。」

當前,南海和東海的局勢總體上保持穩定。然而,一些非本區域國家不斷嘗試組建「小圈子」,透過翻新策略幹涉中國周邊的海洋事務,意圖推動集團對抗,惡化局勢,從而損害地區的和平胡穩定。發言人嚴正指出,任何外來勢力的介入都無法動搖中方依法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以及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堅定決心。對於任何損害中國安全利益的行為,我們都將進行嚴正交涉。除此之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兼新聞司副司長林劍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回應了美國總統拜登上周末在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峰會上的閉門講話內容被曝光一事,提醒QUAD四國「下次務必記得關閉麥克風」。此外,林劍在帖文中還附上了一張對比圖,突顯出近期中美兩場主場外交活動在主題上的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