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東南亞的地區形勢有不小的動蕩。越南這邊軍事調動頻繁,緬甸又是戰亂不斷。對於身處中南半島關鍵地理位置的泰國政府來說,也的確是一個不小的壓力。於是,作為泰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佩通坦在最近的首場新聞釋出會上,非常明確的在試圖抱中國「大腿」。不過,這個行為會帶來什麽後果,卻是需要留心。
直觀地說,目前很大一批泰國觀察人士對於這個年輕的泰國總理的施政方針,並不是太樂觀。普遍認為,或許如她自己在新聞釋出會裏說的那些內容,強化泰國和中國的經濟聯系,並謹慎地接受中國資本的進入,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而落實到具體計畫上,或許重點,就是去年泰國曾經提出來的「陸橋」計畫。
我們先說一個結論吧,雖然站在官方層面,中國和塔克辛,是有些交情的,塔克辛的女兒作為泰國總理,和中國討論一些合作計畫,中國其實也會稍微有一些優待。但是如果是「陸橋」這個計畫,那麽就完全不是這麽一回事了,甚至說,如果泰國貪心不足,鐵了心要搞「陸橋」,那麽中南半島,絕對不會太平。
雖然泰國對外的說法,這個「陸橋」是在分流馬六甲海峽,對中國的海上貿易路線有好處。但問題也在於,泰國隱瞞了一些關鍵內容,想讓中國援建,那絕對是把中國當「冤大頭」了。
什麽是「陸橋」。泰國的想法是,在泰國左右兩側,各開一個港口,然後中間用陸路運輸,註意,不是開運河。然後,船只將貨物運載到一個港口,由陸路將貨物運到另一個港口。我們且不說,這額外多出來的貨物裝卸、陸上運輸成本,單純是時間成本,對商業就極為不利。但如果是單純開運河,中國不光同意,甚至會大力投入這個計畫。泰國也能安心做一個收過路費的國家。還能發展幾個國際貿易航線裏的重要補給港。 但就像我們剛才說的,泰國如果貪心不足,那就很危險了。因為它想要的是路橋,是要強行做中轉站。而中轉站和收過河費,這可是兩種概念。一個頂多是門票,另一個,可就是有話語權了。以後大半個東亞的貨物貿易運輸,要從泰國的陸路和兩個港口間來回折騰。
中南半島本身矛盾就多,只不過有北面的大國鎮著,沒人會公開挑起沖突。可是如果泰國貪心不足,要強行推這個「陸橋」,就勢必會被這個計畫反噬。而中國一旦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到時候東南亞的其他國家,尤其是重點依賴馬六甲的國家,可不會和泰國講什麽仁義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