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看了世俱盃的報道,瀏覽了不少資訊,發現世俱盃的擴容不是偶然的,跟多方面存在關系。
一個是世俱盃的合作夥伴的陸續加盟。先是中國海信成為首家贊助商,然後物流巨頭Rock-it Cargo宣布加入,緊接著百威英博與世俱盃簽約,美國銀行成為贊助商,DAZN獲得世俱盃轉播權。
贊助商方面的加盟,還有各大商機的湧入,使得世俱盃的影響不斷擴大。
從近期世俱盃各合作夥伴加入以及後續操作的情況來看,這絕非臨時起意,而是蓄謀已久。就是世俱盃沒擴容之前,FIFA國際足聯說不定就開始和這些品牌有過聯系。
比如DAZN,背後有沙烏地資本支持,沙烏地的公共投資基金就考慮用10億美元購買DAZN約10%的股份。
大家願意砸錢,然後想搞一個新的賽事賺錢,這是世俱盃擴容的根本原因。
至於為什麽要這麽做,大家也能猜到,就是沙烏地、美國這些地方已有大牌球星加盟,C羅、內馬爾、梅西等超級巨星全在這些地方效力。
如果你不搞世俱盃,擴大規模,那肯定是賺不到錢的。
只有擴大了,這些球星才能參加比賽,然後透過廣告還有宣傳的效應來吸引粉絲看比賽,這就有了賺錢的機會。
還有一點,我認為世俱盃要擴容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國際足聯也想找新的賺錢賽事。之前財政收入報告裏面顯示,國際足聯的賺錢渠道60%以上是來自世界杯,就是他們賺錢的計畫基本上就是靠四年一屆的世界杯賽事來維持。
然而除了世界杯,就沒有其它賽事可以賺錢了,這也不行。
資本是貪婪的,世界杯的胃口早已無法滿足那些想要賺錢的人,只要拓展更多的賽事,吸金的計畫,才能夠有更多收入。
試想一下,要是世界杯四年一屆,世俱盃也能四年一屆,錯開來舉辦都能賺錢,那麽就相當於「雙軌並列」的局面。
先是國家隊世界杯賺得體缽滿缽,然後俱樂部比賽也能賺到一筆大錢,舉辦一個規模巨大的賽事,到時候大家又能從中分得不少。
原來四年一賺,現在變成四年兩賺,這誘惑力實在太大。
雖然改革後的比賽尚未舉辦,但是有吸金的機會就不能錯過,錯了可以不辦,成功了繼續辦下去,也不是說不行。
從賺錢的目的來看,初衷沒有問題,符合資本逐利的行為。
不過從球員健康考慮,這就太有風險了,這也是有人會擔心賽事虧本的原因。歐洲豪門球隊來參加世俱盃,比賽完了還有各自的聯賽、歐冠等賽事,球員苦不堪言,頻繁出戰很容易導致傷病。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球員倒下,遭遇十字韌帶撕裂等大傷休養很長一段時間。
越來越多的球員,就像生產隊的驢不停運轉。
我們打個比方,以曼城羅德裏舉例。他是球隊的主力,也是西班牙國家隊的主力。假設他現在身體情況是好的,一年會打多少場比賽呢?
英超聯賽38場,英超聯賽杯、足總杯都打入決賽,差不多也是接近15-20場左右的場次。還有歐冠,歐冠改制之後把附加賽這些都算進去,差不多打到決賽奪冠需要15-17場。
俱樂部方面就是快接近60-70場比賽。
然後國家隊比賽日,羅德裏也要去打,有友誼賽、世界杯、歐洲杯預選賽、還有歐國聯,全都打的情況下,一年也要多打二三十場比賽。
滿打滿算,按照現在的賽制一個球星一年最多可以打八九十場比賽。一年365天,那就是每隔4-5天就要踢一場高強度比賽。
說句實話,這強度真的有點太大了,球員真的除了比賽就只能睡覺,不能有其它事情幹。比賽完了就回家睡覺恢復精神,不然你根本沒有足夠精力去踢球。
難怪現在很多球員都在抱怨,說參加比賽太多了得不到休息,確實不誇張。
如何平衡好賺錢還有球員健康,這個還真的需要俱樂部好好琢磨,是不是以後球隊都得向切爾西那樣去準備三四十個人,2-3套陣容不斷輪換去打比賽。
這是未來許多球隊需要去考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