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德國國家隊公布 2024 歐洲杯大名單,維爾茨、諾伊爾領銜,胡梅爾斯、阿德耶米等人落選,如何解讀?

2024-05-17體育

納格爾斯曼給出的2024歐洲杯大名單,最有爭議的是胡梅爾斯、格雷茨卡和布蘭特的落選。其次是諾伊爾的入選。

先把大名單放上來。

門將

諾伊爾(拜仁慕尼黑)、特斯特根(巴塞隆納)

努貝爾(史圖加特)、鮑曼(霍芬海姆)

後衛

呂迪格(皇家馬德裏)、基米希(拜仁慕尼黑)

施洛特貝克(多特蒙德)、勞姆(萊比錫紅牛)

若納坦·塔(勒沃庫森)、科赫(法蘭克福)

米特爾施塔特(史圖加特)、安東(史圖加特)、亨裏希斯(萊比錫紅牛)

前衛

維爾茨(勒沃庫森)、京多安(巴塞隆納)

克羅斯(皇家馬德裏)、安德裏希(勒沃庫森)

格羅斯(布萊頓)、帕夫洛維奇(拜仁慕尼黑)

弗裏希(史圖加特)、穆夏拉(拜仁慕尼黑)、薩內(拜仁慕尼黑)

前鋒:

昂達夫(史圖加特)、哈弗茨(阿森納)

菲爾克儒格(多特蒙德)、拜爾(霍芬海姆)、湯瑪斯·穆勒(拜仁慕尼黑)

在3月的國家隊比賽周,少帥統軍的德國隊連續擊敗法國和荷蘭,被不少歐洲媒體認為是「偉大復興走出了正確的一步」,事實上從那時起,胡梅爾斯和格雷茨卡的落選就基本成定局了。

尤其是3月24日淩晨擊敗法國的比賽,日耳曼軍團先發如下。

門將

22號特斯特根

後衛

6號基米希、4號若納坦·塔、2號呂迪格、18號米特爾施塔特

前衛

23號安德裏希、8號東尼·克羅斯、21號京多安

前鋒

10號穆夏拉、7號哈弗茨、17號維爾茨

這個4-3-3其實是4-1-4-1的變招,看過他執教萊比錫紅牛和拜仁的話,很快就能明白。讓安德裏希出任防守單後腰,前面放上克羅斯、京多安、穆夏拉;維爾茨在鋒衛之間搖擺,主攻兩肋;哈弗茨去當炮灰。這麽說吧,這個很激進的陣型本來要在執教拜仁的時候顯示出威力,例如從4-1-4-1切換到4-3-2-1或3-4-2-1,才符合他的傳控哲學。

問題出在「單後腰變雙後腰」的戰術分支上,執教拜仁時期,無論格雷茨卡還是基米希,都無法從攻守兩端滿足他的要求。去了國家隊就大不一樣,可以繼續用京多安,然後一看組織型後腰用格羅斯可能差點兒意思,轉頭就把克羅斯召回來,三個人輪換,還可以實驗一下兩個組織型後腰能不能共存。至於打手更好找,藥廠的安德裏希就是現成的,再不濟用埃姆雷·詹當備胎。

當國家隊總教練的最大好處其實不是看不看人臉色的問題,而在於不需要花錢買人,無論什麽身價的球員,只要健康,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要打造更理想的戰術拼圖、弄試驗田,比俱樂部方便很多。現在納格爾斯曼是少壯派中的翹楚,被一致看好,有的是時間試錯,一旦成績不錯,名望播於天下,俱樂部也會另眼相待。

國家隊的容錯率明顯更低,老將除了經驗豐富,還要勇於提攜後輩,有屎一起鏟,才是好氣氛;再說了,歐洲杯和世界杯這樣的頂級榮譽面前,沒人敢造次,除非他的才華能和馬拉度納平起平坐。德國球員當中刺頭不少見,像巴斯勒、埃芬博格、安迪·穆勒這些狠角色,不比你薩內、格雷茨卡、穆夏拉紮手得多?就算大佬如馬特烏斯和庫林斯曼平時鬧矛盾,到了國家隊該賣命還是賣命——船一旦翻了,全都得死。

這一點放之四海而皆準,唯獨不適用的就是天朝國家隊。為什麽,大家都清楚,不多說了。

納格爾斯曼在拜仁更衣室吃了大虧,是人所共知,當然那是俱樂部層面;但很多人沒想到他轉身就去了國家隊赴任。那裏不用看俱樂部管理層的臉色,至於原先要小心伺候的「特權球員」,現在也不一樣了。「我為刀俎,你為魚肉」,日耳曼軍團的比賽,可不是你想怠工就怠工的。

拜仁慕尼黑和歐洲其他豪門大不一樣,直白一點就是「水特別深」,納格爾斯曼激進而頻繁地進行戰術實驗,導致球隊成績不好、軍心不穩,特權球員不能適應,俱樂部大佬們逐漸無法忍受。這其實不難理解。銳意革新首先要有足夠的執行力去保證品質,一部份人踢得不爽,就不願改變,出工不出力的結果,肯定是惡性迴圈直到總教練背鍋。

但頂級賽會制比賽是一個月7場定生死,最多加上國家隊比賽周的有限幾場熱身賽,給隊員練磨合、找狀態。誰踢得好、誰踢得不好,一眼就能看出來。總教練不用你,多數是你自己的問題。就算到最後總教練也下課,但國家隊浪費了四年一次的機會,會成為千夫所指;球員是不是還得到認可,就非常不好說。

當然以前德國高水平教練多,這個不行換那個,無所謂的。現在新生派挑大梁的少,「情商智商球商三高」的更是鳳毛麟角,有了弗瑞克的前車之鑒,德國足協再也折騰不起。

最後一點,高水平國家隊離頂級榮譽的距離,比大多數水平不夠的對手更近一些,人員齊整的情況下戰術執行力好,能盡量縮小「想這麽打」和「能這麽打」之間的差別。

納格爾斯曼是純粹的理想主義者,這不妨礙他水平高,不然拿不到「最年輕的德國年度最佳總教練獎項」。既然水平高,指教理念就會得到更多的認同,例如前國腳拉姆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擁有非凡的執教天賦,善於嘗試新的理念和戰術風格」。看上去很像公關辭令,但請註意,「善於嘗試」意味著總教練會給麾下弟子更多試錯空間,充分發揮個人能力去應對復雜局面。這樣的評價不是隨隨便便能給出來的——拉姆又不是馬特烏斯那種不負責任的大嘴巴。

任何教練都會有自己理想的戰術架構,也就是「想這麽打」的終極形態。然而球員能力終究有高有低,心理素質也各不相同,加上大賽壓力和內外輿論環境的復雜程度,還有比賽中各種突發情況,對戰術執行力都起到一定的負面影響。高水平比賽比的就是誰的抗壓能力更好,盡可能放大戰術執行力,提升團隊協作的正效應,將各種負效應壓制到較低層面,從而少犯錯或者不犯錯。這就是現實當中「能這麽打」的具體表現。

胡梅爾斯、格雷茨卡和布蘭特落選,恰恰就是離「能這麽打」太遠。東尼·克羅斯退休前回歸國家隊爭最後一口氣,不可能讓他身後沒有強力黨。而布蘭特從2018年世界杯以後至今,六年過去了,成長是有,但沒有達到普遍的預期,位置又和維爾茨重疊。前衛線進攻人才過剩,組織人才太少,不用他是意料之中。當然扛揍的萬金油也少,於是不帶格雷茨卡也順理成章。現在帕夫洛維奇的傷能不能好不知道,所以布蘭特還有一線生機,但到了國家隊多數也是個長工角色。而諾伊爾的入選,我個人判斷是納格爾斯曼對現實的一種變相妥協,也就是讓輿論松一松口,屆時估計會重用特斯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