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透過2024桌球亞錦賽,你看清了什麽?

2024-10-10體育

圍繞亞錦賽所放射線出的、在多個傳統體育計畫之中、由「飯圈化」及運動員個人管理上的爭議性問題、現象,談一談個人的看法。

個人認為,桌球和遊泳等計畫/行業,在現階段出現的運動員形象問題,或許不應該僅僅去追究所謂「飯圈」,同樣要反過來思考傳統運動隊這一管理模式的調整必要性。至於競技上的成績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其實也是形象與受眾管理的混亂結果的再延伸,身處於多層面亂象之中的運動員,其備戰不可能不受影響。

在任何時代的體育範疇內,這些計畫在國內顯然都缺乏足夠、持續、日常性---非奧運或洲際賽相關---的商業價值,最廣大路人群體(即通俗意義上的「老百姓」)的關註往往與奧運會高度關聯,這種關註程度本身是不足以支撐起日常運轉所需要的商業價值與變現規模的。

因此,這些計畫就需要想辦法獲得各種形式的「行業外部輸血」。曾經的體工隊時代,這一「外部」即是出於體育塑造對外國家形象、增加對內民族自豪、外交工作群組成部份等外交內宣訴求,從非體育範疇目標出發的財政支持。

而隨著國力的增強,中國有了更堅實的國際形象,也有了更確切有力的對內外支撐點,體育計畫在其中的必要性相對下降,落到了相對更簡單、純粹的運動範疇本身,打破唯金牌/成績論的提法就是很明顯的轉向標誌。

此時,各個計畫就都要回到最根本的基礎定位,財政扶持肯定還會有,但「需要自己想辦法」的遠慮,以及現有扶持力度的下降,都必然促使它們去尋找新的「外部輸血」。而參考體育職業化的西方,走商業營運道路,就是題中應有之意了。

事實上,所謂的「飯圈化」並不稀奇,而是職業體育在當代商業營運中很基本的模式。俱樂部會經營自己的IP,球員也會簽體育經紀公司,進行個人形象與商業價值的全方位管理、包裝、變現,而這些對接到的消費者正是「粉絲」,圍繞它的黏性增強、消費轉化、心理訴求的分析/對接(包裝)/滿足,本質上與「飯圈」被廣泛認知的偶像明星產業也並無不同,只是以往不被放置在這種語境之下去描述而已。

因此,所謂的「飯圈化」本身並不是行業模式的原罪,甚至運動員的道德、品行、文化素質也不是,前者是體育計畫職業化之後的必然道路,後者則更多傾向於其個人的問題,而不足以作為行業與體系的整體性弊端,不至於因個人問題而全盤否定行業運轉模式的不可行。

站在當下的發展階段上看,桌球的「飯圈化」不是問題,問題恰恰是「飯圈化」的不徹底,更準確地說是「商業/職業化的不徹底」,仍然處在傳統管理模式與職業化管理模式的模糊中間地帶。

頭部運動員當然會簽約自己的經紀公司,但出於職業化的不完全,個人與俱樂部的相關性不夠高,職業俱樂部與「地方隊」的分界也不夠明顯,那麽個人與國家/地方運動隊仍然存在過度繫結的從屬與利益關系,特別是最具有商業價值、對「打球成功,發展事業」訴求最強的頂級運動員,更是與國家隊高度貼合。

這樣一來,作為運動隊最高級別的國家隊教練員,必然擁有顯而易見的話語權,高度參與運動員在各方面的管理,超過了其理應且擅長的競技層面。即使不做強制性要求,作為運動員而言也會「拎得清楚輕重」,在各種工作對接中確保教練員的事實性話語權,因為自己的一切都要看國家隊成績。

此時,原本擅長運動員的形象包裝、個人管理、IP開發、商業變現、粉絲營運的體育經紀公司,實質上的許可權就相應弱化了。他們會參與運動員的各種工作,但前提必然是「國家隊滿意」,要在確保國家隊從中獲益的基礎之上。而在更成熟的西方,這顯然是五五開的對等談判、相互制衡的局面,俱樂部與經紀公司指導參謀的運動員(個體集結起來的運動員組織),國家隊與俱樂部,國家隊與運動員,都要互相談判,彼此滿意。

在西方的運轉系統之中,運動員的競技交給專業教練團隊負責,商業則交給成熟的經紀團隊管理。這樣一來,無論是他們的對外形象,還是商業行為中的尺度拿捏(符合形象定位,不至於打破「人設」),包括粉絲的行為、心態、訴求管理(不至於過火、失控,造成不良社會影響),都是專業人幹專業事。

當然,這不意味著他們讓運動員成為了真正出色的人,而是聚焦於商業邏輯裏的「人設」,即對外的「個人形象」,是用於商業開發的存在,其「培養」與「維持」帶有強烈的目的性,就像教練團隊培養運動員的強成績之目的性一樣。

當然,運動員的真正道德水平、文化素質,並不是不重要,僅就商業和體育而言,這也是支撐它們實作訴求的一個部份,也需要團隊去相應地培養,但更多還是出自其個人,與商業和競技都沒有絕對唯一的關聯性。

經紀團隊需要一個足夠好的商業人設,教練團隊需要一個足夠強的運動能力。如果它們的各自訴求能夠完成,那麽我們就可以說這是一個「足夠成熟的體系」了。它真正在做的工作內容是,教練將運動員「剝離其他部份」,相對聚焦、突出「競技能力」,這不難理解,而經紀團隊其實也同樣如此。它用專業的手法包裝、經營運動員的形象,掩蓋其事實上具備的某些缺陷,相應突出--甚至「打造」---其優點,並圍繞著優點進行後續工作,圈定精準受眾,不斷強化優點、形成「人設」而滿足受眾心理訴求,並以受眾的畫像作為基準去管理、引導受眾的「粉絲行為」,增強黏性與消費轉化率。

掌握個人非競技管理許可權的經紀團隊,所做的並不是「將運動員培養成模範」,而是管理他的對外形象,讓其「不那麽好的真實部份」不至於外露出來,只展示甚至營造出「好的部份」。而絕對完整且真實的狀態,即是我們所謂的「私人生活」,是眾所周知的「粉絲與媒體不應涉足之地」,其實也是經紀團隊不會全面幹預的領域。

而在中國的相應計畫之中,經紀團隊缺失了更高級別的話語權,變成了運動隊給個人和團隊制造利潤的純下等工具人,那麽運動員的形象管理工作就必然是不夠專業的,甚至可能接近於「無」。他們的「人設」打造可能會由經紀團隊負責,也會與成績帶來的「事業粉」(偶像語境的名詞,對應到金牌/愛國向受眾)之基礎受眾相結合,形成不算差的粉絲體量。

但問題在於,當工作進入到更長期的「人設維持」階段,在管理中必然與運動隊的話語權產生一定的平衡需要的時候,經紀團隊必然就會讓位,因為運動隊正需要這種情境來強調自己的身位優勢,同時也確保經紀團隊不至於將運動員「奪走」,將自己與運動員始終繫結起來,形成最堅實的利益共同體,「我才能給你最有保障的收益,經紀團隊不行」,將個人與經紀公司相對地隔開。

這樣一來,運動員的對外場合始終是在運動隊管理、主導之下,包括社交媒體的釋出內容可能都交給自己而非經紀團隊,而他們所處的頂級級別又讓這種「曝光」格外頻繁。次數多本是好事,但這種近乎於無形象管理的「裸奔式」曝光,卻等同於是「對外形象維持」的自我瓦解。

以覃海洋的事情為例,如果經紀團隊擁有絕對話語權,那麽該事件應該也不會「真的不發生」,但大機率會「不為人所知」,至少也不會是「為人所知到如此地步」,未婚妻可能會發出第一波,但退一步講應該也不至於有第二三波。對運動員個人與社會公德教育而言,這肯定不夠,但對運動計畫、行業、其中相關各方,乃至於與運動員至多保持「觀看、消費、投註心理訴求、拿來教育小孩子」的對接程度的各種路人與受眾而言,這其實已經非常足夠了。

用一句話來說的話,我們的運動員擁有了商業化的變現模式,商業形象與相應受眾都建立了起來,卻缺失了後續的日常性專業管理,仍處在傳統運動隊的模式中,導致他們以「人設」的基礎邏輯而出現,卻更多地以「真實」的自我去曝光。他們的商業邏輯以一種非常粗放的方式運轉,也必然因不夠精細、專業而「塌房」。

就以桌球新近出現的亞錦賽女團風波為例,孫穎莎的單人計畫結束,其決定本身並非不可理解,但時機選擇、成文表達、後續應對,顯然都有些過於草率。而理應是「管理者」的馬琳,本人直接暴雷,先缺席女團頒獎儀式,後又對著粉絲挑釁式鼓掌,更談不上什麽「管理別人」。這一切顯然都太過於「真實自我」了,任何擁有「對外形象」的人都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任何進行IP商業化運作的領域,都很難接受如此「只玩真實的」。

首先是各種「人設」形象的塌房,從性格方面的偶像明星化人設,到作為運動員的「只為成績,為國爭光」這一獨特基本盤「人設」。特別是後者,為國爭光會與「道德模範」繫結,真實面的缺陷會動搖二者,並瓦解運動員往往帶有的「一心成績」之純樸印象,讓其變得「復雜而黑暗」起來,就像主打純潔--獨身、事業、價值觀---的偶像明星會落入「原來他也不過是普通平凡的庸人」說法一樣,「純粹」最容易打造神壇,也最容易讓真實存在的人從神壇上跌落,而運動員最常且易於擁有的也恰恰是不同形式的「純粹」人設。最後,則是根基中的根基:「成績」,受到各種幹擾而又沒有專業團隊提供幫助去疏導處理,讓運動員很難保證高品質的賽訓。

那麽,如果建立運動隊與體育經紀團隊的平等並列,各自負責運動員的競技/商業部份,就能讓桌球、遊泳等運動員擁有更好的對外形象、更持久的商業能力、更減少的「暴雷醜聞」嗎?應該可以這麽說,但這顯然很難實作。

問題的根本在於,上述這些東西其實都非常基礎,運動隊不可能全無了解,而他們依然選擇如今的方式,顯然不是「蠢」,甚至也不是「壞」,而是客觀環境使然。一切繞回了本文的起點,這些計畫缺乏自我造血的能力,而又在短或長期會減少傳統的外部供血,那麽協會只能從「飯圈化」上想辦法,還必須要「極度壓榨」,要最大化自身獲利,否則就難以維持建立在大規模資源基礎之上的成果。

蛋糕越小,協會就越要從經紀公司手中搶奪理應屬於人家的那塊。即使我們排除個別領導的私利膨脹因素,這個問題其實也是難解的。

由此可見,短期的過度開采與長期的細水長流,於有些運動計畫而言,可能並非真的那麽容易選擇,過細的「細水長流」可能根本不解渴,而即使「過度開采」,只要開采出來的東西繼續支持住整體運轉,能不斷讓團隊去尋找、挖掘出新的「礦脈」,產生新的頂級運動員,那麽於整體而言也算是一種扭曲的自洽,被「犧牲」的也就是具體的運動員個人而已,而其個人事實上也得到了切實的收益,不算完全的「為國捐軀」。

無論明面上再怎麽高喊「杜絕飯圈化」,在肉眼可見的未來、凡俗思維的分析、非頂層存在的能力範疇之中,這應該都是很難、也沒必要去扭轉的必然發展方向,甚至於運動員的不斷「塌房」、"醜聞」,以及競技的相對下滑,競技與商業、體育迷與「偶像粉」的不斷摩擦,包括做做官樣文章的「杜絕飯圈化,整治運動隊」口號,大機率也都會是持續發生的常態化現象,一切都會變成一種流水線的過程。

無法改變,只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