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會是抖音,因為她總會在抖音上搜尋各種美食食譜,然後很興奮地嘗試復刻出來(從這點看,母上比我更像一位稱職的美食答主)。
![](https://img.jasve.com/2024-8/49b671ff46d1c1a8aa6497294ca2871e.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8/bdc5f5c23c03df8432eeb892f41935f7.webp)
可以說,吃慣食堂的母上,人生中的第一次廚藝大提升,是在我備考期間,跟著食譜給我做營養餐。第二次廚藝大提升,則是在退休以後,搬來了杭州,照顧我和Eddy。
「你和你家娃兒,嘴巴都刁!」
母上總是一邊嗔怪,一邊又看起了食譜或是美食視訊。
但是,她使用時長最長的App,竟然不是抖音、小紅書,也不是微信、相簿等等我以為她感興趣的App,而是知乎。
就像她曾經對我的每一次上台,都會認真觀看過,並且做筆記詳細記下了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因為我愛在知乎創作,她的興趣就轉移到了知乎上,只圍觀、點贊,偶爾也會給個鼓勵性的評論。但她總會詳細地告訴我,哪一篇回答裏的描述不完全正確。
譬如去年在寫「年味」時,關於「謝年」的儀式,母上是不會的。
我問了初中同學,同學告訴我「他們家信的是基督教,並不講究謝年儀式」,真是堪比段子的經歷。
還得是母上,電話給了她的老同學們,再一一轉述我。要有活鯉魚,要在魚眼睛上貼紅紙,它就不會亂跳了。還得有雞鴨或是豬頭之類的祭品。要有糕點,樣數和顏色都有講究……
![](https://img.jasve.com/2024-8/242bea2d368a7b4e4b8ee35914658234.webp)
感謝母上,我永遠的「送贊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