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6日,數千名美國民眾為了阻止確認新當選總統,暴力沖擊國會大廈。抗議者翻墻破窗,催淚瓦斯四處彌漫,議員頭戴防毒面罩落荒而逃,民眾與警察持槍對峙,美國國旗散落在地上……美國智庫外交學會會長理察·哈斯直言,國會暴力事件給「美國例外論」和「山巔之城」的說法畫上句號。
「民主燈塔」「人權衛士」「種族熔爐」……美國多年來給自己臉上擦粉,美國政客帶著這些口號,調動宣傳工具,四處售賣美式價值觀。美國將自己的所謂「自由民主」等概念上升為所謂的「普世價值」,為其幹涉別國內政賦予所謂「正當性」。誰影響到美國利益,它就祭起「價值觀」大旗,對別國指手畫腳乃至攪動內亂、發動戰爭。弊病纏身卻好為人師,好話說盡壞事做絕,說一套做一套的美國無法取信於人,打造的「美好形象」屢屢被事實「卸妝」。
美國自詡「民主樣板」,然而「美式民主」留給世界的「名場面」是數千人「圍攻」國會山、黑人佛洛伊德死前悲喊「無法呼吸」、伊拉克人因為美國戰爭創傷掩面哭泣……「美式民主」如同好萊塢刻意布置的場景,說出來演出來的都是精心打造的人設。美國政客台前大喊民主、背後大搞金錢政治。競選資金屢創新高,政治分肥愈演愈烈,普通民眾收入卻長期停滯,貧富分化不斷加劇。皮尤中心民調顯示,65%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民主制度需要重大改革,57%的受訪者認為美國不再是民主典範。
黨爭加劇背景下,黨派利益淩駕於國家整體利益之上,上台的一方總是不斷清算前任的政治遺產或否決政治對手的政策主張,內政外交政策來回「翻燒餅」,國家財政持續損耗,長遠政策難以為繼,政治極化愈演愈烈。
美式民主積弊叢生,美國政客卻熱衷於在全世界「推廣民主」。在拉美國家推行「新孟洛主義」,在歐亞地區煽動「顏色革命」,在西亞北非遙控「阿拉伯之春」,武裝入侵阿富汗、伊拉克等國,給多國帶來混亂和災難。美方還炮製「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加劇國際社會分裂和陣營對抗。美國糾集所謂的「全球民主峰會」,實際是以民主之名行打壓他國、分裂世界之實。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刊文指出,國際社會對美國政治制度優勢的評價不斷下降,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很多國家不再認為美國民主是一個典範。
美國自詡為「人權衛士」,可國內人權狀況不斷惡化。美國是槍支暴力最嚴重的國家。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指出,系統性種族主義普遍存在於美國警察和司法系統中,美國黑人被警察殺害的可能性是白人的3倍,被監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的4.5倍。
美國曾長期對國際人權標準持冷漠甚至拒斥態度。艾森豪政府公開宣稱,其內外政策方面將不受人權義務制約。20世紀70年代,美國提出「人權外交」口號,人權轉而被說成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和「靈魂」。美國歷史學家和外交關系學者詹姆士·派克認為,美國的惡劣行徑越遭到揭發和批評,美國政客越要聲嘶力竭地宣傳其人權理念,以粉飾形象。美國出兵阿富汗,入侵伊拉克,轟炸敘利亞,制裁古巴、伊朗等國長達數十年。2001年以來,美國以反恐之名發動的戰爭和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90萬人死亡,其中約有33.5萬是平民,數百萬人受傷,數千萬人流離失所。美國實施酷刑、暗殺等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層出不窮,監聽外國政要,屢屢引起軒然大波。去年10月爆發新一輪巴以沖突以來,美國三番五次獨家阻撓聯合國安理會透過有關停火的決議,國際社會進一步認清了美國人權「衛道士」的偽善面目。
美國的「形象赤字」還體現在嘴上說著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幹的卻是用自身「家法幫規」謀求私利,對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大搞偽多邊主義和集團政治。瑞士日內瓦高級國際關系與發展學院榮休教授相藍欣撰文表示,美國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並非為人類的利益而建立,甚至不是一個和平的、和諧的體系,只會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制造更多問題,世界上相當一部份人口並不支持。
美國不僅不診治自身在自由、民主、人權上的弊病,還將這些全人類的共同追求私產化、政治化、武器化。對美式「雙標」的真實用意,世人早已心知肚明。需要順應國際大勢的,是逆行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