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全球頂尖級別的馬拉松賽事,跑最短路程其實很簡單: 跟著藍線跑!
在1956年的墨爾本奧運會上,主辦方首次使用標記線在賽道上標記最短距離,當時使用的顏色是鮮艷的綠色。賽後絕大多數運動員都反饋說,清晰的路徑標記顯著降低了運動員搜尋路線和方向的精力占用,因此極大的改善了運動員的參賽體驗甚至是運動表現。等到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上,主辦方改用藍色來標記賽道最短距離,這一傳統也一直被保留至今。而1985年的倫敦馬拉松則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使用藍線標記賽道最短距離的城市馬拉松賽事 [1] 。
而隨著科技進步,藍線相關的技術也日漸專業化,並逐步改善馬拉松賽事的體驗。例如在1985年的倫敦馬拉松,藍線的標記由一家專營高速公路道路標記的工程商Wilson & Scott承包。 等到了2000年的雪梨奧運會,主辦方在藍色顏料的成分中加入了碎玻璃,以保證最終的藍色油漆在路面上的防滑效果。各大路跑賽事也逐步積累經驗,在道路規劃時盡量避免運動員由於過於關註藍線而可能發生的錯過補給的情況。
總的來說,藍線已經慢慢從代表著最短賽道距離的標識,逐步演化成了馬拉松文化的一個符號。也由此可見,一場高規格的馬拉松賽事,背後其實依賴著著眾多組織方和誌願者的精力和心血。
相關回答:
舉辦大眾馬拉松賽事對於當地跑步文化有哪些帶動作用? - 知乎 (zhihu.com)
是什麽讓你暴露了你是一名馬拉松跑者? - 知乎 (zhihu.com)
為什麽國內馬拉松賽事請不來基普喬格那個級別的精英? - 知乎 (zhihu.com)
啊,打字好累啊。
參考
- ^ 紐約馬拉松曾在1981年采用藍線標識賽道中間線,而非最短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