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英智庫:三年後海灣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額將超西方,新格局正形成

2024-12-08社會
【文/觀察者網 賴家琪】英國智庫「亞洲之家」(Asia House)12月5日釋出報告稱,到2027年,海灣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額將超過其與西方經濟體的貿易額,顯示出隨著全球貿易重點的轉變,海灣國家與亞洲的關系正在拉近。
美國彭博社同日在報道中直言,這將使中東國家與其傳統西方盟友的關系黯然失色。
自2017年以來,「亞洲之家」一直在追蹤中東轉向亞洲的趨勢。根據該智庫的最新報告,盡管由於油價下跌,海灣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額去年下降至2250億美元,但今年預計將增長。到2027年,這些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額將上升至3250億美元。彭博社指出,2023年,海灣地區與美國、英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額超過2500億美元,但增速不及海灣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增速。
海灣國家與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額對比,紅色代表海灣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額,黑色代表海灣國家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額。 「亞洲之家」(Asia House)官網
「從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們正處於全球格局的深刻轉變之中。」「亞洲之家」執行長麥可·勞倫斯(Michael Lawrenc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隨著西方經濟體日益傾向保護主義,這些外交、經濟和商業上的新聯盟正在形成。「亞洲之家」預計,未來十年中東轉向亞洲的步伐將加快,這將反映在更高的貿易量和新的商業夥伴關系上。」
報告認為,幾個關鍵因素驅動了這一轉變。一方面,海灣國家希望擺脫對碳氫化合物的依賴,實作經濟多元化;另一方面,中國是海灣國家的重要能源客戶,有著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雙方一拍即合,促成了越來越多的商業交易和合作夥伴關系。
比如在金融領域,海灣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對中國進行了不少重大投資。彭博社今年9月發現,距離年底還有三個月,今年中東公司在大中華區的交易額已經達到了90億美元,「重新整理紀錄」。交易員預測,在未來幾個季度,中東與中國之間的投資交易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此外,沙烏地、阿聯等海灣國家近年來也與中國加強了在政治外交領域的聯系。去年,沙烏地和阿聯獲邀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今年5月底,阿聯總統穆罕默德·賓·紮耶德·阿勒納哈揚對中國進行了國事存取。
然而,海灣國家向中國的「靠近」招致了美國的施壓。今年5月,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美國和沙烏地即將達成一項歷史性協定——美國為沙烏地提供安全保障,允許沙烏地獲得美國此前禁售的先進武器,但沙烏地需要限制中國技術進入該國,作為交換,美國將在人工智慧、半導體和量子計算方面對沙烏地進行重大投資,幫助沙烏地建立民用核計畫。
彭博社指出,海灣國家與中國的貿易額超過其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額這一轉變,預計正好發生在川普第二個任期的中期。中國與海灣國家的貿易增長可能會受到川普政策的挑戰。不過,「亞洲之家」報告認為,川普重返白宮可能會加速海灣國家轉向中國,川普口中的關稅威脅反而會促進中國加深與海灣國家的商業聯系。
雖然面臨著油價波動、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挑戰,但「亞洲之家」預測,海灣國家與亞洲新興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可能會從2023年的4510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6820億美元。
「亞洲之家」中東高級助理、報告作者弗雷迪·尼夫(Freddie Neve)強調了這一趨勢的長期意義,稱這不僅僅是一次短期調整,而是長期的重新規劃,將亞洲置於海灣國家經濟戰略的核心位置,「這一趨勢為全球企業和投資者帶來了變革性的機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