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清晨接收到部份地鐵路線停運的訊息,對媒體人來說這註定不是一個平靜的工作日。低溫導致地鐵部份觸網掛冰,無法正常營運。公交應急啟動、共享單車投放、屬地增援到位……盡管如此,仍有上萬上班族的早高峰受到影響。
而在G40長江大橋,因為低溫結冰,也接連發生多起車輛打滑引發的交通事故,交管部門一度封閉大橋,處置事故並開展除冰作業。
必須說,今天的突發狀況處置,交通、路政、公安,包括屬地街鎮等部門竭盡全力,也非常給力。但當掙紮抵達辦公室的人看到氣象部門有關「上海沒有下凍雨」的科普時,心裏一定有個疑問:此前預報今天的最低氣溫在1度左右,還沒到冰點以下,這路上、地鐵觸網上、汽車前擋玻璃上,甚至樹葉上掛著的冰,究竟是怎麽形成的?這個對大多數人來說的「意外」,氣象部門有沒有預見到,又能不能早點做個提醒呢?
根據氣象部門的說法,上海前一天晚上沒有明顯降雨,大部份地區的地表溫度沒有低於0攝氏度,各個觀測點也的確沒有監測到凍雨。不過的確也不能排除部份地區,因為濕度大、區域開闊等原因,出現結冰的情況。當然,前一天晚上到當天清晨的氣象條件,也沒有達到48小時地表溫度降到零度以下的條件,所以也不符合霜凍結冰預警的標準。
天氣預報的準確性無法做到100%;不是凍雨、不符合霜凍預警標準,也的確是此次未能提前預判低溫影響的理由,但是突發天氣給部份地區市民出行造成的影響,卻是真實存在的。預警體系的建立,說到底是為了保障城市社會正常執行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如果的確能預見到突發的天氣狀況可能影響到城市運轉,哪怕不符合預警標準,哪怕影響的只是「局部地區」,也可以透過一句通知、一個提醒,讓「意外」變成「不出意外」,讓可能受到影響的單位和個體能更從容應對。記得以往台風季節我們常說,寧可「十防九空」,也要做好萬全準備,因為大家都明白,將各種預案啟動在狀況發生之前,我們所要付出的成本一定是最小的,廣大群眾面臨的風險也一定是最小的。
最後,還是要為上海地鐵的巡檢制度點個贊,能在首班車營運前及時發現觸網結冰的異常,迅速作出決策並啟動應急預案;也要再次感謝公交、公安、屬地街鎮的保障。盡管冷風中不少人的上班路變得有點波折,但大家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供圖:嘉定融媒體中心 印沁沁 部份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