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南方觀察|中山慈善萬人行:從人文景觀到城市精神

2024-02-24社會

「興中道」之上,金龍盤桓,人潮洶湧。

2024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一場萬人慈善盛宴,如約而至。

當中山鄉賢胡智榮只身湧入浩浩蕩蕩的巡遊大潮,眼前的一幕幕如書翻頁。37年前,在這條路上,他還是手捧捐款箱,為敬老院募捐奔走的「誌願者」;37年後,他歸國回鄉,成為捐資無數、支持家鄉建設的「欖商」。

一邊走,他一邊感慨:「一個地方好不好,就得看它的慈善事業辦得怎麽樣!」

「中山慈善萬人行·助力‘百千萬工程’巡遊活動,正式起步!」

2月24日上午,當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文海一聲號令下,第37屆中山慈善萬人行巡遊活動啟動,上萬名群眾,300余支隊伍沿著興中道浩浩蕩蕩地走去,穿梭在人潮中,一眼看不到盡頭。

興中道上的巡遊隊伍。 南方+ 葉誌文 拍攝

這場全國持續時間最長的萬人慈善盛會,正以最實際的行動,給這位鄉賢一個最好的答案。

在中山人心中,沒有慈善萬人行的元宵節,是不完整的。

從1988年起,一場起初由民間發起的公益籌款活動,在博愛中山人的一呼百應中得以「傳承」——1.2萬「敬老大軍」邁開步伐,揮動著「88敬老萬人行」的三角小旗,在岐江橋頭起步,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孫文西路。

「一塊、兩塊、五角、一毛……一邊擠著人群向前走,一邊將捐款塞進募捐箱裏。」彼時,胡智榮仍然是一名年輕的誌願者,奔走之間,他擡頭聽到時任中山市副市長的呂偉雄帶著擴音器宣布:我們要將64623.54元善款支票移交給中山市社會福利院,為「敬老」出一份力。

如今,站在第37屆慈善萬人行的起步台下,他再次擡頭看著。一批深度參與慈善事業的企業和個人,從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文海手中接過中山市慈善紀念章金菊獎。

一切歷歷在目。「變」與「不變」,都留在了這場萬人慈善盛會中。

南朗崖口飄色。 南方+ 葉誌文 拍攝

37年來,一個慈善品牌,不斷在為時代求解——從最初的敬老扶幼,到如今的扶危濟困、救死扶傷、助人為樂、文明城市建立、助力「百千萬工程」 ……慈善事業的註腳不斷演變豐富,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外延。

它內化成為一枚枚小巧的紀念章,沈甸甸地落在了新時代中山人的肩上。

「這枚紀念章,是對廣東獅子會中山代表處成立15年來扶殘助殘計畫的有力認可。」廣東獅子會中山代表處總監王奕方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今年我們捐出的善款將用於中山長者飯堂建設,同時籌集的500多萬元善款,還將用於開展各項公益活動,爭取滿足弱勢群體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助力‘百千萬工程’。」

不難察覺,同樣是「敬老」,歷經37年的中山慈善萬人行,實作了「質的轉變」。從捐錢捐物迫切,辦好「生存型慈善」,轉向投身公共服務建設,發力「發展型慈善」,最大程度為廣大群眾創造美好新生活。

如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山慈善萬人行成為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

中山市「百千萬工程」方隊。 南方+ 葉誌文 拍攝

「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 數日前,中山召開全市高品質發展大會,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的話語擲地有聲。不久前,企業助力中山「百千萬工程」動員會發出號召,動員全市超26萬家企業,為推動中山鎮村高品質發展、探索中國式現代化中山路徑作出更大貢獻。

時光流轉,一年一度的慈善萬人行,從扶貧救窮、救難濟困的公益行為,逐漸升級成助力城市建設發展的全社會行動。在傳統的慈善捐贈計畫外,今年的中山更註重對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支撐,大量款項用於學校、社群、公園公共愛心設施等建設,專項助推鄉村振興事業發展。

翻開捐款冊,3011萬多元款物捐往小欖鎮升平小學建設計畫;500萬元款項捐往市康復醫院總部醫療中心建設;捐贈30萬元支持中山誌願者服務隊建設。

細數過去30余年,超20億元的善款,籌建了中山人耳熟能詳的中山市博愛醫院、創辦了市特殊教育學校、擴建了市一中高中部,參與了醫院、學校、安居工程、敬老院等上百個重點公益計畫的建設。

巡遊隊伍從答謝台旁走過。 南方+ 葉誌文 拍攝

如果說,在過去,慈善萬人行,塑造了中山這座城市的博愛「老品牌」。

那麽,向未來,慈善萬人行,將為中山「強鎮興村」「城鄉融合」匯聚一股「新動能」。

這股新動能,胡智榮也深有體會,「今年,我感覺到慈善萬人行有了一個很大的變化。以往慈善萬人行以政府組織為主,需要政府強力發動。現如今,各鎮街、各大企業圈層也有了一種搶著報名的氛圍。參與慈善萬人行成了企業發自內心的光榮事。」

人人「爭善」,這或許不僅是一種個人感受,而已然轉化為一種實實在在的數據——2024年,從參與巡遊的隊伍到募捐的總金額都破了歷年慈善萬人行的紀錄——參與巡遊的市民群眾超1.5萬人,僅港澳鄉親隊伍就超過1000人,巡遊隊伍達到300多支。

社會各界踴躍捐款,市、鎮街兩級紅十字會認捐款物總額1.52億元,1988年春天至今累計募捐善款超過20億元,中山市慈善萬人行常務副總指揮繆美蘭表示,從市鎮村再到企業與個人,社會各界踴躍捐款,募捐金額超過往年紀錄。

沿途觀看巡遊的市民和學生。 南方+ 葉誌文 拍攝

那麽,2024年,慈善事業再「攀高峰」,憑借的是什麽?

2月以來,除了中山市慈善萬人行巡遊活動外,從火炬開發區到民眾街道、三鄉鎮、小欖鎮,鎮街慈善盛宴雲集,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的愛心力量,奏響了一曲人人參與的「大合唱」。

掀開募捐名單,一些耳熟能詳的中山制造品牌呼之欲出:全國冰箱出口第一的奧馬冰箱;海上風電技術創新排名全球第一的明陽智慧集團;獲評「世界燈塔工廠」的緯創資通;A股上市的印刷龍頭企業中榮印刷;微波爐登上太空的格蘭仕等。

一批又一批紮根中山數十年的大企業,伴隨發展規模、品牌價值的增長,社會責任感也在生長。

「去年,我們募捐的資金就用於小欖永寧中心小學體育場!」

「這些年來,明陽捐資的1500萬元,重點用於新建中山市火炬區明陽小學,助力教育資源均衡分布!」

「今年籌款數額超歷年得益於鎮街特色公益計畫,例如黃圃鎮和東鳳鎮圍繞籌建學校開展募捐,這讓捐贈單位和捐贈者清晰明了地了解到自己的捐款用途,帶動了不少企業參與慈善事業。」繆美蘭表示。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2024年的中山,比任何時刻都更需要「上下一心」,匯聚合力。慈善萬人行,人人「爭善」,就像一面城市的鏡子,映照的是中山在政企同心「拼經濟」,舉全市之力助力「百千萬工程」過程中的號召力與凝聚力。

「一個‘善經濟時代’即將到來。」正如中國公益研究院理事長王振耀提出,在「善經濟時代」,慈善公益事業的理念、方式也在不斷叠代。更多企業家不再僅僅是捐款捐物,而是不斷創新,以做慈善的形式投資到國家科技與社會教育等領域,與「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整合最佳化科技資源配置」「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等更加契合,甚至把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意轉化成產品或服務,參與解決全球痛點問題。

「爭善」,讓「施善者」從社會價值中,找到挖掘經濟價值的密碼。

支票交接儀式。 南方+ 葉誌文 拍攝

這是一種公益慈善事業之變,不僅蘊含理念、技術、制度的革故鼎新。以「政府推動、民間運作、社會參與、各方協作」為特征的特色慈善事業的大格局也正呼之欲出。

當然,慈善萬人行的意義,已不再局限於慈善行為本身。

這場全民參與的博愛行動,更凝結成了海內外遊子的一份集體記憶。

長龍舞動,非遺巡遊。眼前熟悉的一幕,讓「00後」海外留學生盧錦堂,再次回想起了年少時,和家人見證中山慈善萬人行的場景。「非常震撼!看到這麽多中山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募資、集結力量去幫助社會弱勢群體,自然而然就產生了一種榮譽感、自豪感。」

故土鄉情,生根發芽。作為中山市留學人員聯誼會海外分會發起人,盧錦堂曾募集了30多名中山留學生,共同擔任中山慈善萬人行的誌願者。「慈善萬人行,就像在心裏種下了一顆‘博愛’的種子,讓我們產生了回歸家鄉、建設家鄉的責任感。」

從親眼見證到親身參與,作為這座城市的集體記憶,慈善萬人行,讓每個中山人自覺將城市命運與個體相連,生發出一股持久的內在力量。

這場延續37年的慈善盛會,也是一條連結港澳鄉親、海外華僑的情感紐帶。

當天的頒獎儀式上,唯一的一枚個人「金菊紀念章」,就頒發給了旅澳鄉親蕭順軒,象征著2023年度中山市的最高慈善榮譽之一。從古到今,中山的城市發展始終與華僑密不可分。

走在中山的大街小巷,由華僑捐資建設的中山市華僑中學、中山市蘇華贊醫院、蔡繼有幼稚園等教育醫療設施隨處可見,刻印著中山華僑的博愛情懷。慈善萬人行,不僅是中山華僑建設家鄉的形式,更是凝聚僑魂僑心的重要載體。

英歌舞表演。 南方+ 葉誌文 拍攝

這場匯聚海內外力量的萬人巡遊,也是世界觀察中山、讀懂中國的一扇獨特視窗。

本次巡遊隊伍中,有一個特別的國際友人方陣——由來自10多個國家的20多位常住中山國際友人,中山籍原中國駐加拿大、南非等國總領事以及幹部職工組成。

走在人群中,英國「網紅」傑瑞·格雷與太太梁鈺華揮舞著旗幟,為中山長洲醉龍表演盡情歡呼。這條2公裏長的興中道,傑瑞·格雷已經走過了10年,是中山慈善萬人行活動的「老面孔」。

定居中山近20年,傑瑞·格雷早已將中山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從2005年開始,傑瑞·格雷與太太梁鈺華發起慈善募捐活動,後來還創立了中山市牽手助人基金。他將觀察中國發展與中山慈善事業結合,透過騎行穿越中國籌集善款,幫助了中山300多戶重度貧困的殘疾家庭。

「投身中山慈善事業,是我們公開表達對這座城市感謝之情的一種方式。中山慈善萬人行非常有意義,能夠讓這座城市的人們更緊密地凝聚在一起。」傑瑞·格雷說。

延續37年, 慈善萬人行早已化作中山獨特的文化符號。從本土企業家、華僑華人、留學遊子到國際友人,經由這場一年一度的盛會集聚,為這座城市的發展鼓與呼,深化與這片土地的情感連結。

支票交接儀式。 南方+ 葉誌文 拍攝

一場慈善萬人行, 又何止是巡遊,它無形中彰顯的是中山凝聚全社會力量、上下一心「辦實事」的號召力!

一次萬人行慈善, 也不只是一場海內外中山人的盛會,它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體現,離不開城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支撐。

2024年是中山舉全市之力推動高品質發展頭號工程——「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的一年。一場元宵熱鬧背後,眾人圍觀的又何止是一場萬人行慈善的活動,大夥兒正翹首以盼,看一座博愛之城能否 「上下一心」,共赴一場事關高品質發展的「城市大考」。

此時的中山,上下一心,勢如破竹。

龍騰虎躍,中山更待何時?

【采寫】南方+記者 曾艷春 蘇芷妍 廖冰瑩

【攝影】南方+記者 葉誌文

【作者】 曾艷春;葉誌文;蘇芷妍;廖冰瑩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