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龍潭溝景區旁邊的華山村村民正在進行文藝匯演。 受訪者供圖
春節假期剛過,河南省西峽縣回車鎮垱子嶺村黨支部書記王世平就拎著獎品,到1月份戶容戶貌評比先進戶家裏「頒獎」。「以前我們村內環境臟亂,現在孩子和老人在村裏的公園就能跳舞、下棋,春節回來的村民都誇村裏幹凈漂亮。」說起村裏的環境治理工作,王世平露出自豪的神情。
垱子嶺村的變化,離不開西峽縣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近年來,西峽縣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效果,越來越多環境秀美、村民樂居的村莊湧現出來。美麗宜居的村莊不僅讓回鄉的村民眼前一亮,也吸引來了不少遊客。
垃圾堆不見了
這個春節,家住五裏橋鎮前營村白廟組的喬小紅發現村裏有了變化。「現在村裏幹凈敞亮,彩繪文化墻隨處可見,看著就開心、舒心,一吃完飯就想出來遛彎。」午飯後,趁著日頭好,喬小紅領著兒子在村裏閑逛。這個假期返鄉後,她發現,村裏的垃圾堆不見了,媽媽還教起小外孫垃圾分類的知識。
說起變化,垱子嶺村保潔員王國峰也有同感。「以前過年可不像今年這麽輕松。」王國峰一邊檢查村民垃圾分類是否準確,一邊介紹,「現在大家都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垃圾再多也能按規定分門別類處理好。」
在王國峰看來,垃圾分類是個細致活兒。村民先在家裏將垃圾進行初步分類,等他上門收取時,進行二次分類後,再將垃圾按照可腐爛、可回收、有毒有害、其他不可回收四類,分別投放到村裏的垃圾資源回收桶。王國峰介紹,以前節假日村裏垃圾一多,村民有分時得不細致,他的工作量就會比平時增加不少。「村裏透過實行評比、積分等獎優罰劣制度,動員大家實行垃圾分類,現在村民垃圾分類做得很好,我的工作量少多了。」王國峰笑著說。
收好垃圾後,記者隨王國峰來到垱子嶺村村口的垃圾資源回收桶。他熟練地將廚余垃圾倒入堆肥池,並將其余垃圾準確地投入分類垃圾桶。「現在收上來的垃圾基本都分得比較準確,我只要分類投入垃圾桶就行。」王國峰指著資源回收桶裏的垃圾桶說。記者看到,垃圾資源回收桶點裏,可腐爛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不可回收垃圾等垃圾桶依次排開,桶上還用簡筆畫形象地標記出可以投放的垃圾種類。「現在垃圾分類,小娃娃都知道怎麽分。」王國峰笑著說。
村民自己在家將垃圾分類之後,由村裏的保潔員收上來進行二次分類。這就是西峽縣實行的「二次四分」垃圾分類法,實作源頭減量,提高綜合利用率。據了解,「二次四分」法推廣後,可實作農村垃圾源頭減量60%左右。
村裏家門口的分類垃圾桶不僅「消滅」了村裏的垃圾堆,還促進了西峽縣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廚余垃圾堆肥還田,紙殼、玻璃等垃圾回收再利用,剩余部份垃圾則進行焚燒發電。據了解,西峽已建成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的焚燒發電計畫,目前已累計發電3.2億度。
汙水溝變清了
一大早,五裏橋鎮黃獅村油坊組村民周彥常就開始忙碌起來。他認真地將自家院內院外打掃了一遍,連門前的水泥路也一並清掃幹凈。「以前村裏水溝惡臭熏人,現在河水清了,環境美了,咱還不把家裏的院子拾掇幹凈。」周彥常說。
一說起家裏的生活汙水有了「出路」,周彥常就開啟了話匣子。「以前家裏洗菜、洗碗的水沒地兒排,只能倒到家門口的大街上。夏天特別臟,冬天結冰後人經過很容易角力,大孫子都不願回來。」周彥常指著家裏新安裝的排汙管道說,以後家裏的生活汙水都透過管道流走,家門口幹凈了,心情也舒暢。
從周彥常家裏出來,走在寬闊整潔、標線清晰的村路上,黃獅村黨支部書記張青雲介紹,就在這條柏油路下,埋著村裏的一根根排汙管道,村民家中的生活汙水就透過汙水管網,直接流入村裏的汙水處理站。
在黃獅村村頭,一個由柵欄圍起的「小花園」,正是村裏處理生活汙水的人工濕地。「別看濕地不大,我們黃獅村所有的汙水都靠這兒呢!」隨著張青雲指點的方向看過去,記者看到,一股清水正緩緩地從管道裏排出。
原來,村裏的汙水透過管網匯入到這塊濕地後,經過沈澱和人工濕地吸附水中的氨、氮、磷等物質,即可排出符合農業灌溉標準的清水。「濕地生態系不僅處理了村裏的汙水,還能變廢為寶,節約灌溉用水,一舉兩得。」張青雲說。
除了黃獅村的生態濕地模式,西峽縣還結合山區縣的特點,探索出了庭院式分散處理、村落集中處理、納入集鎮汙水處理廠等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模式。目前,各鄉鎮因地制宜選擇治汙模式,全縣建成鄉鎮汙水處理廠15個,鋪設汙水管網198公裏。據統計,西峽縣已整治坑塘500余個,1.2萬農戶生活汙水直連鄉鎮汙水管網或小型生態濕地。
生活環境變好了
桑坪鎮桑坪村嶺根組村民楊祖偉今年過了一個忙碌的春節。他和老伴不僅要給回家的孩子準備團圓飯,還要忙活家裏的農康寶。「過年家裏熱鬧,生意也紅火!」楊祖偉坐在自家院裏的石凳上,喜滋滋地給記者算起了這段時間的收益。
「村裏的環境好了,遊客們住得舒服,玩得開心。」在楊祖偉看來,今年生意好與村裏亮麗的景色分不開。走在桑坪村鄉間小道上,舊陶罐做成的花盆排列整齊,隨處可見用蒿草裝飾的拱門,舊輪胎做的秋千,還有就地取材、方便村民和遊客休息的石桌、石凳。「我們現在走的這條生態景觀廊道,裏面的大小物件有群眾自己做的,有在外鄉賢捐的,村民都踴躍參與到環境清潔中來。」楊祖偉感慨道。
好環境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生意很紅火,去年暑假每天都有好幾撥客人來院子裏采摘。」春節假期剛過,五裏橋鎮前營村村民翟青峰家已經把庭院中的架子整理出來。「要是夏天來,滿架子都是葡萄呢!」翟青峰說。原來,他利用家裏的小菜園種起了葡萄,去年夏天就有不少遊客來他的院子裏采摘。
「以前院子裏面放了很多雜物,又臟又亂,現在大家都比著幹,看誰把院子收拾得更幹凈,不僅種菜,還種了很多花草,生活環境越來越美了。」翟青峰說,「葡萄樹從四月初開始起苗,固定、定枝、打叉、定穗,到七月就可以上市銷售。」提起院子裏給他家帶來好收益的葡萄種植,翟青峰滿面笑容。
村裏的大環境好起來,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到扮靚村莊的行動中來。村民不僅把房前屋後打掃得幹幹凈凈,還用心裝扮自家的小院。有的做了好看的盆栽,有的在院裏布置了水車微景觀,還有的用廢棄的房梁裝飾了雞舍。幹凈整潔、別具特色的鄉村美景也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據介紹,西峽縣85%的行政村已開展「六亂六清」整治工作,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改善。去年,西峽全縣累計接待遊客1061萬人(次),實作綜合收入5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7%和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