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如何抓好沿岸漁業安全生產?根據全國漁業生產安全工作部署,我省部署落實漁港碼頭清底摸排等六大行動,堅決遏制漁船重大事故發生;堅持問題導向,壓實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和船東船長主體責任,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從源頭上、本質上提升漁船安全管理水平。
國家級中心漁港呂四漁港。 1月14日至16日,江蘇漁港監督局組織檢查調研我省漁船現狀,沿啟東呂四漁港、射陽黃沙港漁港、贛榆柘汪漁港,查驗漁船,記者跟著驗船師登臨多艘船只,看驗船師如何 「把脈問診」。
江蘇漁港監督局副局長馮均健在國家級中心漁港射陽黃沙港調研。 「驗船師專業性強,對漁船安全發揮重要作用,但工作十分艱苦,夏天甲板超過50度要下機艙,燙的手一抓就彈回來了,冬天要頂著風雪攀上最高一層甲板查驗裝置。我們的驗船師每人一年要檢近300艘漁船」,江蘇漁港監督局副局長馮均健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
驗船師就是「船醫生」。按照國家規定,漁船須經全面技術檢驗才予發證,江蘇漁港監督局的驗船師袁士春博士,擅長給疑驗難雜癥漁船「把脈」,曾受國家委派,到南非、馬來西亞、孟加拉、緬甸等國為中國遠洋船驗船,擔綱全省萬船更新改造審圖,為漁船號燈創立了新國家標準。 在第二屆全國船檢驗船師評比中,袁士春獲漁船檢驗唯一的「最美驗船師」殊榮,成為江蘇漁船檢驗隊伍在全國的一面旗幟。
「船有問題是不行的,堅決不能讓動」。袁士春態度鮮明。
在射陽黃沙港,一艘漁船首部鋼板有新換痕跡,袁士春判斷或因擦碰導致,該艘漁船可能剛過戶,因為正常船名都須焊接,「非焊接的船名容易被塗改逃避監管,年度檢驗時肯定要焊起來,隨便油漆一刷不行」,袁士春介紹,每年檢驗時漁船裝置都是好的,否則年檢不過關,海上捕魚時間長了,有些裝置就損壞老化,少數漁民只關註多抓魚,不重視安全,船東維持漁船技術狀況責任重大。
「最美驗船師」 袁士春在驗船現場。 有些小措施往往能解決大問題。在贛榆柘汪漁港,一艘漁船兩舷被帆布遮擋,袁士春向記者介紹,這個問題可不能小看,帆布遮擋了舷側排水口,沒有及時收起帆布的措施,漁船遇到大風浪時將在甲板上大量積水,嚴重影響安全。袁士春要求船東現場在各排水口處的帆布上下邊緣系上繩子,便於風浪來臨前系起帆布露出排水口,保障船舶安全。
如何防範重大隱患,袁士春向記者介紹,近幾年我們江蘇狠抓漁業安全生產,漁船總體安全效能得到大幅提升,但也存在一些漁民盲目追求效益,甲板上放網具偏重,對穩性影響很大。「甲板上裝載不合理,頭重腳輕, 容易出安全事故」。袁士春表示,擅自增加漁船甲板裝置和變更作業方式是重大隱患,要引導漁民進行合理化安全性改造。另外,盡量把網鋪平鋪固定,減少重心高度和受風面積,這樣,網具降低高度了,風來了,受風面積小了,就提高了漁船穩性。
「不能聽之任之。要加強監管,把漁船相關問題登記整理,通知船東整改閉環」,袁士春要求當地管理部門。
射陽縣漁民畫。 新華日報·交匯點 丁蔚文 文/攝
上觀號作者: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