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上海遭遇75年來最強登陸台風,「陸家嘴三件套」如何抵抗強風?

2024-09-17社會
今天(9月16日)7時30分前後,今年第13號台風「貝碧佳」以強台風級登陸上海浦東臨港新城沿海,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上海的最強台風。
上海有多個區的市民向紅星新聞反映上午突遭停電,下午則陸續開始恢復。住在20樓的王女士被晃得「腦殼疼」。還有乘客詹女士在山東到上海的高鐵中途,被台風「截」停在了南京,只能臨時下車搶訂酒店,過一夜再回上海。
強台風正面襲擊上海,大家普遍關心高樓大廈能不能扛住巨大的風力。其中,屹立在陸家嘴的「三件套」——上海中心大廈、環球金融中心和上海金茂大廈尤為受到關註。
據澎湃新聞,安裝在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125層的千噸「慧眼」阻尼器又開始晃動,擺動明顯,繼續守護大樓抵抗強風。
上海理工大學物理系副教授田偉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表示,上海中心大廈利用其獨特的螺旋外形設計,配合阻尼器的套用,能夠降低風阻,扛住大風。
上海多地一度停電
有回滬乘客高鐵在南京停運,就地過夜
上海多地市民向紅星新聞反映,16日上午突遇停電,下午則陸續開始恢復——沒電導致室內較暗,冰箱食物可能變質;在等待來電的過程中,手機電量也「岌岌可危」。
住在上海普陀的袁女士說,自己沒有收到提前通知,早上9點醒來發現沒電了,還以為只是跳閘,看到業主群裏說停電了才知道,直到下午6點多才來電。
▲「貝碧佳」過境後,上海街頭有樹木被連根拔起。圖據視覺中國
袁女士平時沒有做飯的習慣,都是點外賣,所以沒有為台風天囤菜,就備了些小零食以及泡面,中午就吃的小零食。到了下午2點,她發現可以點外賣了,便下了單,但直到5點半才送達。
位於松江的吳女士則經歷了6個多小時的停電。感到悶熱的她不敢開窗,開啟了小風扇。下午4點,她出門去隔壁沒停電的商場避暑了——台風過境後,商場下午便恢復營業了。
還有多位上海市民告訴紅星新聞,感受到所在建築的晃動。住在浦東的王女士表示,她住在20樓,上午持續兩個小時感受了樓梯晃動,「挺恐怖的,晃得腦殼疼」。
▲9月16日,杭州東站,開往上海虹橋站的G1370次列車臨時停運。視覺中國/中新社記者 王剛
地面交通也受到影響。上海地鐵多條路線16日全線停運。鐵路方面,據中國鐵路上海局訊息,鐵路部門於9月15日至16日對部份旅客列車采取臨時停運措施。
詹女士假期第一天和丈夫赴山東參加婚禮後,按計劃今天乘高鐵回到上海的家——這一路正是逆著台風登陸後的路徑。她對於台風沒有做好準備,列車順利發出,但在下午5點多行至南京南站時,被告知列車停運了。
「開始還以為是在車上等,後來告訴我們不開了,給我們退了剩余票段的錢。」詹女士說,遭遇停運的人很多,附近酒店都滿房,她在一家酒店剛好放出一間時搶到了。她買了明天最早的無座高鐵票回去。
專家:外形+阻尼器,
上海中心大廈可抵禦極端天氣下強風
「貝碧佳」登陸強度為14級,風速42公尺/秒。今天,「陸家嘴三件套」扛過了「貝碧佳」。
上海理工大學物理系副教授田偉表示,上海中心大廈的抗風能力非常強大,能夠抵禦極端天氣條件下的強風。實踐證明,上海中心大廈完全能夠抵禦高達14級的強台風。
作為一座高達632公尺的摩天大樓,其上層部份需要承受每秒數十米的大風襲擊。田偉介紹,為了確保大廈在強風中的穩定性,大樓采用了先進的結構體系和材料,以抵抗風力的影響。從外形來說,上海中心大廈是螺旋上升形態,外圍有一條凹槽,就像是在胡蘿蔔上畫了一條從頂部到根部的腰際線。
▲「陸家嘴三件套」扛過了「貝碧佳」。圖據視覺中國
據媒體報道,透過運用高科技的風洞實驗測算,上海中心大廈的柔和輪廓和扭轉120度的外形減少了風對建築造成的搖擺,這樣的設計比同樣體量矩形建築的風阻減少了24%。
上海中心大廈還配備了先進的抗風裝置,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位於大廈125層的千噸級阻尼器。田偉介紹,這個阻尼器是世界上最大的阻尼器之一。當強風來襲時,阻尼器會晃動,產生與建築物振動方向相反的力量,從而吸收和消耗風力產生的能量,保護大廈免受損害。
「阻尼器的運作原理就像身處‘網紅橋’(吊橋)上的人,大家一塊在橋上搖啊搖,橋要是往左擺,人就往右擺,來取得平衡。」田偉解釋,根據上海中心大廈施工方上海建工提供的數據,這種阻尼器可以降低風致峰值加速度,降低的振幅超過43%,大大提高大廈內人員的舒適度。
上海中心大廈阻尼器單邊擺幅的極限是1公尺。據媒體報道,2019年,台風「利奇馬」過境上海期間,「上海慧眼」的擺幅接近80厘米。
同樣位於浦東陸家嘴的環球金融中心也安裝了阻尼器,金茂大廈則沒有。田偉表示,金茂大廈是「三件套」裏最矮的,基座條件也好一些,主要依靠外形等其他方式抗風。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編輯 張尋 責編 鄧旆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