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道
距離1月20日川普宣誓就職越來越近,此前川普釋出的一些有關政策的言論,也讓各國提前開始儲備政策工具來對沖風險。
川普2.0會不會掀起席卷全球的貿易戰?中美關系將如何演繹?國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有沒有進一步發力的空間……針對這些熱點問題,1月10日,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團隊釋出2025年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下稱「報告」),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盡管中國方面展現了積極合作態度,但由於美國缺乏同向奔赴的意願,雙方管控分歧的難度將增大。川普第一個任期的經濟政策和對華政策的短視性、局部性、對抗性等特點表現較為突出,其第二任期不可預測的風險依然相對較高。2025年美國國會很可能持續推動立法取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限制中美正常經貿和科技交流,相關風險不容低估。未來四年,中美之間合作的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連平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涉及具體貨幣政策對沖上,連平表示,2025年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潤澤金融市場,全年有望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左右;預計下調政策利率0.4—0.5個百分點,進一步推動LPR調降0.3—0.6個百分點。匯率方面,連平預計2025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7.0—7.5區間內雙向波動的機率較大。
「灰犀牛」「黑天鵝」風險交織
報告預判,今年各類「灰犀牛」「黑天鵝」風險交織疊加,將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產生重要且復雜的影響。
「2024年之前美聯準降息屬於力度相對有限的預防式降息。2025年,美聯準在進一步降息問題上面臨兩難困境:聯邦基金利率需向中性利率水平靠攏,同時美聯準又不得不高度警惕通脹快速反彈的風險,預計2025年底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或保持在3.5%—3.75%;另外,美國單方面加征關稅將引發傳染效應,初步得到修復的全球供應鏈將再次面臨破壞,尤其是全球供應鏈上的重要節點國家將因斷鏈受到沈重打擊,可能導致全球GDP和消費者購買力出現巨大損失,而這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削弱全球貿易。」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濤表示。
連平進一步指出,今年美聯準降息預期已經弱化,疊加貿易保護、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將導致全球避險情緒升溫,2025年美元仍有可能受到投資者青睞,因此美元指數大機率維持在高位。
「充分考慮到美國各種政策的沖擊,初步估算,2025年美國如果對華關稅每加征10%,中國出口或下降2%—2.5%,較2018—2019年的4%左右明顯收窄。在基準情形下,即使美國對華加征20%左右的關稅,疊加少數已開發國家追隨美國采取貿易保護措施,預計中國出口增速將降至1%;進口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小,預計增長2%左右。」連平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外貿出口受美國政策影響減少背後的原因,是當前中國已經具備全產業鏈和中高端制造業有利競爭,且中國出口市場日趨多元化。
「中國跨境電商、新型離岸貿易等貿易模式創新有助於提升出口競爭力,另外中國在政府和企業層面都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應對經驗,即使從實際運作來看,美國加征關稅短期內難以一步到位。」劉濤稱。
另外,報告預測,2025年人民幣實際承受的貶值壓力總體可控。首先,市場對於川普第二任期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及其後果已有充分心理預期;其次,中國可以透過更加多元化的匯率政策工具來緩釋人民幣貶值壓力;再次,「去美元化」和本幣結算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於美元的需求。預計2025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7.0—7.5區間內雙向波動的機率較大。
投資消費扮演更重要角色
投資與消費在今年無疑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推動投資和提振消費的先決條件,報告也做了詳盡的展望與建議。
連平受訪時坦言,今年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擔當宏觀調控的主力軍,呼叫更大規模的財政資源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最佳化支出結構,擴充地方財力。
「我們預計全年財政赤字率有望達到4.0%及以上,赤字規模超過5.5萬億元;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規模有望超過11萬億元,進一步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地方專項債發行額度有望達到4.5萬億元以上,將進一步拓寬投向領域和用作計畫資本金範圍;預計增加發行2萬億元以上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範圍拓展至補充國有大型銀行資本金與民生消費領域;廣義赤字率有望提升至9%左右。」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至於中國今年降準降息的節奏,報告預測央行全年有望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左右,綜合使用買斷式逆回購、購買國債等工具釋放較大規模流動性;預計下調政策利率0.4—0.5個百分點,進一步推動LPR調降0.3—0.6個百分點;加快創新與擴圍結構性工具,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宏觀政策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內需逐步修復,市場預期得到改善,信用創造功能增強;信貸余額與社融存量增速分別回升至8.2%與8.8%,M2增速維持在8.0%左右。
「2025年,中國制造業將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時期。在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支持政策推動下,各地將繼續加大對‘兩重’‘兩新’領域提供資金融通的保障。預計2025年制造業投資增速約7%左右。基建投資將發揮更強的托底作用,傳統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有望小幅回升,超前布局數據流通及農村基礎建設加力可期,預計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擴大至5.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資本形成總額對GDP貢獻率上升至35%。」連平分析。
消費方面,由於2025年宏觀政策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報告預計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5.5%,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有望升至65%左右。
2025年,中國經濟將延續復蘇,實作穩中有進、穩中向好。但客觀來看,外部挑戰不容低估,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特別是微觀層面仍存在預期不穩、信心不足、需求偏弱等問題。
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報告建議,2025應采取更有力度的針對性政策舉措:一是建議央行將裝置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額度從2000億元提升至3000億元,將再貸款利率從1.75%調降至1.50%等,多措並舉釋放有效民間投資需求;二是建議創新更多消費場景和服務需求,進一步支持旅遊、餐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務開發,每年可安排1000億—1500億元適老化融資改造計劃;三是建議從2025年開始,連續五年左右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5000億元左右,專門用於支持城鎮化建設;四是建議探索設立國家房地產穩定基金,規模可達萬億元,從中長期角度設立房企存量債務處置工具;五是建議將地方財政支出增速擴大至5%以上,加大民生投入,提升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中用於「兩新」工作的支持規模,可以增加至5000億元;六是建議將三年內新增的6萬億元專項債限額使用節奏調整為「231」的額度安排,即第一年增加2萬億元、第二年增加3萬億元、第三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將五年內每年8000億元的專項債使用安排調整為:第一年8000億元,第二至三年各安排1萬億元,後兩年每年各安排6000億元。
透過上述舉措盡快減緩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加速地方化債行程,使地方政府能夠騰出手來更大力度地推動投資和消費增長。
另外,參考境外的一級交易商信貸便利、定期證券借貸工具、擔保債券購買計劃等的成熟經驗,創設多種金融工具,增加向非銀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的渠道,增加置換抵押品種類、擴大抵押品範圍、加大央行購買國債與買斷式逆回購操作規模等,進一步穩定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建議保持人民幣匯率適度彈性,讓貨幣政策可以有更大的發力空間,針對國內需求和供給、總量和結構等強化逆周期調節。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