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尺素金聲丨從三個維度讀懂2024中國經濟

2025-01-20社會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釋出2024年中國經濟年報:初步核算,2024年國內生產毛額比上年增長5.0%;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與經濟增長同步……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表現?讀懂2024年中國經濟年報,不妨從三個維度入手。
第一個維度,實力。
130萬億元!2024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了130萬億元,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實作新躍升。這是繼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120萬億元後,中國經濟再次邁上新台階。
「在外部壓力增大、內部困難增多的條件下,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30萬億元,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說。
橫向比,中國經濟總量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位,5.0%的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同時,貨物貿易、外匯儲備、制造業規模均居世界第一。
縱向看,十多年間,經濟總量實作從50多萬億元到130多萬億元的歷史性躍升,2024年經濟增量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體量。
經濟家底更加殷實,背後是一個個行業領域的千帆競發、一項項發展實績的累計疊加——
看產品,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00萬輛,新接綠色動力船舶訂單占國際市場份額的70%以上,高能效等級和智慧家電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
看基建,鐵路營業裏程達到16.2萬公裏,水利建設完成投資1.35萬億元,5G、算力、儲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布局;
看物流,快遞業務量突破1700億件,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
看進出口,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43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連續第八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這些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基本在30%左右,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源。經濟總量超過130萬億元,也意味著發展的基礎更牢、條件更優、動力更足、抗風險能力更強。」康義說。
第二個維度,活力。
從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到夢想號探秘大洋,從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電腦「本源悟空」上線執行到CR450動車組樣車釋出,2024年,中國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湧現,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活力。
技術接連上新,產業持續煥新。202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1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積體電路、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8.7%、22.2%、14.2%,經濟發展「含新量」「含綠量」有力提升。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釋出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創新力排名較上年上升至第十一位,10年間上升了18位元,是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經營主體活力也在不斷激發。2024年,中國登記在冊經營主體1.89億戶,比2023年底增長3.1%;「四新」經濟領域新設企業超過239萬戶,約占新設企業總量四成。
面對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各方面錨定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不動搖,推動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經濟結構向優、動能向新。
第三個維度,給力。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一度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局面。關鍵時刻、重要節點,黨中央因時因勢加強宏觀調控,特別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
實施「兩新」「兩重」政策,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提升消費意願、提高投資效益;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進一步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為,加大助企幫扶力度;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外媒評價,這是近年來中國力度最大的經濟調控措施,不僅應對眼前挑戰,更是透過結構性調整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從12月份的主要指標看,經濟回升態勢更加明顯。工業增速是下半年以來最高,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是全年最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也升至98.7%的高位水平。
實力增、活力足、效力強,走過2024年,中國經濟體量更大、體質更優,為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多家外資機構釋出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整體對中國市場積極樂觀。
也應看到,當前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加深,國內需求不足,部份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承壓,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發展的‘時’和‘勢’依然占優。」康義分析,經濟向好發展積極因素累積增多,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不斷壯大,一攬子政策效果將不斷顯現,深化改革開放將增強發展活力,這些都增強了我們推動高品質發展、應對風險挑戰的信心和底氣。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