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灣區企業看成都|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楊軍:「成都速度」「成都效率」在全國都不多見

2025-01-19社會
1月17日下午,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深思實驗室迎來一批來自成都的客人。在繁忙的工作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思實驗室主任楊軍專程抽出時間,帶著這群遠道而來的「老朋友」們參觀了深思實驗室的試驗風洞——低空復雜環境模擬裝置、智慧輥壓試驗線,以及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科技成果。
1月13日至17日,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資促進系列活動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17日,由成都市科學技術局、電子科技大學主辦的「科創天府·智匯蓉城」電子科技大學灣區校友企業家懇談會在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舉行。「組隊」調研深思實驗室,是參與此次活動的成都「代表團」重要行程之一。
除了上述頭銜,楊軍還有一個身份——深思有形(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研發在深圳,制造在成都。這位海外歸來的灣區川籍科學家,這兩年也正在為家鄉做著更多事情。
▲楊軍
發力低空經濟:
正與成都本地企業和政府展開合作
深圳市龍華區丹霞路起點,一座外表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實驗室基地,內裏卻別有洞天。
「風力可以再加大一級嗎?」「好的,收到。」這天上午,兩家飛行器團隊來到深思實驗室進行飛行測試,獲得了想要的數據。
去年年底,歷經兩年多研發建設,這座能夠模擬風切、時變風、下擊暴流、城市特殊風場的試驗風洞——低空復雜環境模擬裝置,被「搬進」了由工業廠房改造而成的車間裏。這個外艙直徑18公尺、內艙直徑10公尺,由三個不同方向的風機矩陣組成的模擬裝置,能支持4公尺翼展的航空器在這裏做真正的垂直起降、懸停等飛行姿態的空氣動力學研究。
▲模擬裝置內正在進行無人機測試
「復雜的低空風場及氣象環境,是目前制約低空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在復雜的氣象條件下,飛行器的安全邊界對不同氣候、不同氣象的耐受性,也不相同。」楊軍告訴記者,造一個能模擬出低空復雜環境的模擬裝置,能界定清楚飛行器的安全邊界在哪裏,加快飛行器的適航標準制定。
「我們關註到國家為6個城市提供低空經濟試點,成都是其中之一,深思實驗室也非常希望透過我們的研發和技術,賦能成都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這些賦能包含低空復雜環境模擬裝置,可以對成都的飛行器、無人機企業開放,「歡迎他們進行更多測試」。此外,深思實驗室也依托在蓉成立的成都工業人工智慧創新研究院,全面制定面向低空經濟的飛行器設計、測試和制造等規劃,並與成都本地企業和政府展開合作。
▲模擬裝置內正在進行測試
成都緣分:
「成都速度」「成都效率」在全國都不多見
楊軍與成都的緣分,要追溯到2022年12月舉行的海科會。
「海科會舉行的當天下午,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就與我們進行了詳細交流,當天晚上我們基本就對合作‘一拍即合’,甚至基礎合作框架都有了!」時隔兩年,楊軍依然清晰記得這段「成都往事」的種種細節。他告訴記者,這樣的「成都速度」「成都效率」在全國都是不多見的。
除了政府滿滿的誠意,自身濃濃的鄉情,最終決定因素還在於城市「硬實力」:「成都航空航天產業基礎好,完全能夠滿足我們產品研發、生產、套用的要求,我們在成都產學研教相關活動已全方位展開。」
深思有形在成都的發展也證明楊軍的選擇沒有錯。「2024年3月,深思有形數位化智慧化輥壓工廠在成都市新都區投產。我們目前已拿到近2億元的訂單,還在洽談更多的訂單,包括長安、吉利等都是我們的客戶,它們用的也都是‘成都造’。」
▲深思實驗室
采訪時,他還特別提及成都開展的「進解優促」「立園滿園」行動,這給了企業更多的發展信心:「我們所在的成都市新都區高新技術產業園,為我們提供了從基礎設施到科技服務全方位的保障;借助政府、活動搭台,我們也正在與更多成都本地企業洽談合作,相信不久就會有更多好訊息傳來。」
「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帶,在整個國家戰略布局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楊軍表示,接下來,深思有形還計劃將更多的產業化成果落地成都,深思實驗室也願意成為大灣區和成渝地區的橋梁和紐帶,助力兩地實作更多協同發展。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攝影記者 王效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