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因為交流學生一句「中國台北隊」就破防跳腳,民進黨在害怕什麽?

2024-12-08社會
日前,大陸高校師生存取團已結束了9天8晚的赴台行程。他們受到了台灣民眾的熱情歡迎,所到之處都能看到排起的長隊,可謂人氣超高。
按理說大陸青年訪台,這本是加強交流溝通、增進相互了解、深化彼此友誼的好事,然而有些人卻如坐針氈、惶惶不安。眼瞅著兩岸青年交流升溫,他們不淡定了,還強行給大陸赴台存取團的交流扣上了「統戰」的帽子。
這群人是誰呢?想必大家都猜到了。沒錯,就是民進黨當局!他們限制大陸師生接觸特定地點,幹預兩岸交流的行程安排,甚至阻撓部份行程公開進行。
而就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大四學生宋思瑤向中國台北隊在世界12強棒球賽中奪冠表示祝賀,希望兩岸同胞共同推動祖國棒球事業的發展時,民進黨當局更是直接破防。
先是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跳出來,稱「大陸是在用精神勝利法自我安慰」。隨後,台陸委會放大事態,表示大陸高校師生存取團成員受訪時使用「中國台北隊」是不妥當的發言,有意「矮化台灣」,後續將「行政調查」,很大程度會要求主辦單位一段時間內不得再邀請相關團體抵台交流,禁止期限從6個月至5年都有可能。民進黨甚至還夥同島內特定媒體、網軍對宋思瑤進行網路霸淩。
一聲「祖國」、一句「中國台北隊」為何讓民進黨如此緊張?宋思瑤稱呼台灣棒球隊為「中國台北隊」,這原本就是國際賽事的官方名稱,但在「台獨」分子的眼中,這無異於一記重錘,直接砸在了他們精心編織的「台灣主體性」敘事上。長期以來,民進黨制造「資訊繭房」,透過島內綠媒及網路水軍操縱輿論議題,利用隱瞞事件全貌、裁剪新聞事實等手段,唱衰抹黑大陸,激化兩岸對立對抗,企圖擾亂台灣民眾對當前局勢和台海問題的準確認知。
民進黨當然也不希望兩岸加強交流來往,更不願面對兩岸交流可能帶來的思想碰撞。就像12月6日國台辦發言人對此事件回應時所說的,他們在害怕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結交情誼,害怕台灣民眾了解大陸的真實情況和大陸同胞的真誠友善,害怕其精心編造的謊言被戳穿,害怕其「抗中牌」失靈。
但一味地幹擾阻撓,就能如民進黨的願嗎?最近的一項民調顯示,近九成台灣民眾認為兩岸有必要繼續維持溝通渠道。在這次大陸高校師生赴台行程中,我們也看到了兩岸青年交流最真實鮮活的樣子。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兩岸青年誌趣相投,沒有所謂的隔閡,只有聊不完的話題、道不完的情誼。在台灣政治大學,有學生特意穿著印有「中國」的紅色T恤,表達「紮根在紅色大地上,希望兩岸可以多交流」的樸素願望。兩岸青年還舉行了桌球友誼比賽,「要打球,不要打仗」這句話道出了眾多台灣民眾的心聲。
毫無疑問,在真誠流露的情感面前,民進黨炮製的「統戰」等負面說辭不堪一擊,打壓、抹黑、霸淩等骯臟手段更是暴露了他們面對兩岸青年交流融合的政治焦慮。正如台退休少將栗正傑所言,此次大陸學生來台,只是單純的交流,但民進黨當局卻把所有人都塑造成敵人形象,真是「玻璃心」碎一地,也突顯出他們的小家子氣和極不自信。
事實再清楚不過,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離、要合作不要對抗,是島內主流民意。民進黨當局自說自話、欲蓋彌彰,再次證明其是島內主流民意的背叛者。
民進黨當局應認識到,在全球化時代,資訊流通是不可逆的潮流,若民進黨繼續采用政治手段強行封鎖民間互動,制造「寒蟬效應」,最終只會適得其反。
我們也歡迎更多的台灣青年來大陸走走看看,揭穿民進黨的謊言欺騙,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不斷匯聚青春力量。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笪曦
本文作者: 鈞正平工作室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蘇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