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非洲青年「紮根」重慶15年:從語言不通到「嘿得行」

2024-09-08社會

中新社重慶9月5日電 題:非洲青年「紮根」重慶15年:從語言不通到「嘿得行」

作者 張旭

張開雙臂,非洲青年薩米(Sami)露出標誌性的微笑,無需音樂和舞蹈,人們便會被這位中國國家4A級景區「台柱子」的熱情所感染。

薩米來自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已來渝工作15年,現為美心紅酒小鎮的一名舞蹈演員,還兼顧了部份管理工作。4日晚,薩米接受采訪時,在普通話和重慶方言間切換自如,稱已從當初的語言不通到現在的「嘿得行」(重慶方言,很厲害的意思)。

9月4日,非洲青年薩米在重慶涪陵接受采訪。張旭 攝

「我的漢語,都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學的。」薩米說,2009年,他剛到中國的時候,智慧型手機還沒有如今這般普及,轉譯軟體也不多,好在他當時在重慶洋人街工作,工作性質決定,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情景式教學」很管用。用了三年左右時間,他不僅能用普通話日常交流,重慶方言也能聽能說。

「中國人很熱情,見第一面就會跟你交談;相處久了,會感受到他們的真誠和友好。」薩米認為,這是自己能夠堅持15年的重要原因,這裏幾乎每個人都對自己很好,他結識了新朋友,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了樂趣,很有安全感。

2010年,在時任衣索比亞駐華大使海勒·基羅斯·格瑟瑟的見證下,重慶洋人街富有非洲風情的建築群「非洲村」成立,由薩米和其他非洲友人負責管理和經營,可以為到訪客人提供非洲咖啡、歌舞表演等服務。

重慶的飲食習慣與衣索比亞不同,曾對初來乍到的薩米造成一些困擾。不過,薩米已漸漸習慣並愛上麻辣鮮香的重慶美食。如今,他不僅有吃火鍋、小面的「重慶胃」,還能自己制作小面、幹鍋、炒飯等。探親時,他還專門購置食材,給家人制作重慶美食。

重慶夏天特別熱,薩米還因為「被熱哭」,成為當時的熱搜事件主角,受到多方關註。不過,這並未減弱薩米對重慶的喜愛之情,在他眼中,重慶城市不僅漂亮,也非常宜居。

兩年前,薩米在一次意外中受傷,在病床上躺了近20天。中國同事忙前忙後,不僅為行動不便的他擦拭身體,還為他特制了美味又健康的食物,無微不至的照顧讓他十分感動。如此種種,薩米有感而發,總是認真地說「我愛中國」。

在重慶工作、生活15年,薩米早已把這裏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未來,他希望和其他非洲友人一起,繼續在此表演非洲歌舞、介紹非洲文化和特產,向民眾展示原汁原味的非洲風情,並透過他們的工作,增進相互了解,讓非中友誼更深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