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以下簡稱「協調機制」)建立已近一年,在改善房企融資、「保交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多方數據顯示,四季度房地產領域貸款落地進一步提速。其中,推動合規計畫「應進盡進」成為當下工作重點。據初步統計,全國已有超1000個問題計畫經修復後納入「白名單」,獲得銀行融資支持近2000億元,當前 「白名單」計畫貸款審批透過金額已超過3萬億元。根據金融監管總局預計,到2024年末這一金額將超過4萬億元。
據專家介紹,房地產計畫「白名單」即根據房地產計畫的開發建設情況,以及計畫開發企業資質、信用、財務等,按照公平公正原則,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計畫名單。
一期已於2023年12月交付;二期計畫在建在售,因銷量有限,計畫資金存在缺口;四期計畫的開發和開盤較預期延緩——哈爾濱市香坊區電碳路的一個房地產開發計畫規劃共五期,計畫公司融資需求4億元,但申報初期,因抵押物不足無法納入「白名單」。
主動解決計畫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達到放款條件,與企業在融資額度、方式和路徑等方面進行協商,開通綠色通道……針對企業面臨的問題,黑龍江金融監管局多次組織銀行、企業開展座談並跟蹤輔導,幫助企業制定融資方案。目前,興業銀行已對該計畫授信6億元,放款3.8億元,保證了計畫的順利實施。
這是當前「白名單」信貸投放的一個縮影。為做到合格計畫「應進盡進」,已審貸款「應貸盡貸」,資金撥付「能早盡早」,各地近期紛紛對城市房地產融資機制進行最佳化,推動「白名單」計畫進一步擴圍增效。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陳傑表示,將加大「白名單」工作推進力度,於2025年3月底前將存量住房開發貸款計畫納入「白名單」,滿足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雲南省開展推進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明責增效行動,有效提高已授信計畫融資落地率,同時,建立「白名單」管理常態化機制,推動更多房地產計畫進入「白名單」,進一步擴大「白名單」機制覆蓋範圍。
「中國房企一般是集團公司加計畫公司的執行架構,而‘白名單’則是以合規在建計畫為融資支持物件的名單。」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渺說,這有助於將房企集團的風險與房地產計畫的建設區分開來,為金融機構服務在建房地產計畫提供參考,促進金融機構精準滿足其合理融資需求,助力保障房地產計畫施工進度和順利交房,為改善市場預期發揮積極作用。
政策助力下,更多計畫獲得了資金支持。例如,江西金融監管局正按要求開展「白名單」擴圍增效工作,擴圍後,全省已有125個計畫經備案進入「白名單」,授信金額356億元,放款312億元,較擴圍前增加近1倍。
整體來看,與前三季度相比,四季度房地產「白名單」計畫信貸投放持續提速。根據金融監管總局數據,截至3月末,全國31個省份312個城市建立起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審批同意計畫數量超2100個,總金額超5200億元。截至9月24日,商業銀行已審批「白名單」計畫超過5700個,審批透過融資金額達到1.43萬億元。僅在20多天後,截至10月16日,「白名單」房地產計畫已審批透過貸款就達到2.23萬億元。根據最新數據,截至11月18日,「白名單」計畫貸款審批透過金額已超過3萬億元。
政策支持下房企融資出現更多邊際改善跡象。11月以來,陸續有保利發展、金融街等十幾家房企公布融資動作。另外,融創中國、華夏幸福等房企在債務重組方面也取得新進展。公開資訊顯示,今年10月,萬科以95.8億元的銀行貸款成為當月融資總量最大企業。同策研究院的數據統計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碧桂園、萬科、保利發展等40家上市房企共融資1314.94億元,環比增長58.61%。
「未來幾個月房企融資會持續改善,主要是一攬子房地產政策效果開始顯現,改善了房地產市場預期,機構投資房地產的意願有所提高。」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表示,融資支持性政策持續加強,疊加市場需求端利好政策,將有助於促進行業企穩回升。
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周景彤表示,「白名單」計畫規模擴容意味著年底前增量信貸資金規模十分可觀,預計將進一步改善房企流動性。一方面將為房地產計畫帶來更多資金支持,緩解房地產行業融資難題,進一步推動已售商品房的竣工交付,緩解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將有助於改善市場預期,提升居民的信心,推動更多有效需求釋放。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