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為「星星的孩子」普法

2024-12-08社會

【來源:潮新聞】

「要敢於對校園暴力說‘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共同預防犯罪行為的發生。」

「要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學會拒絕誘惑和侵害,必要時尋求幫助和支持途徑。」

……

12月8日上午,杭州市上城區法律援助中心、紫陽司法所契合第11個國家憲法日特別活動,聯合上城區星覺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陽光同行 願愛無礙」法護雛鷹星兒普法活動,浙江銘廣律師事務所律師厲愛平受邀為10戶有心智障礙孩子的家庭進行普法教育。

準備上課前,厲愛平告訴「法姐姐」,雖然已去過很多學校上普法課,但這卻是她第一次面對這樣一群孩子,「我覺得他們沒什麽不一樣,可能有些孩子的翅膀是有形的,他們擁有的是隱形的翅膀」。

擁有隱形翅膀的孩子,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星星的孩子」。患有孤獨癥的他們,雖有視力卻難以對視,有語言卻很難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

和厲愛平一樣,這也是「法姐姐」第一次接觸到「星星的孩子」。在樓下等待電梯的過程中,一個理著幹凈平頭、穿著黑色羽絨服、背著書包的小男孩笑著走了過來,「今天天氣很冷,你們呢?」他不太流利地打著招呼,又伸出手緊握了下「法姐姐」的手,「是不是握得有點重?」他又改為輕輕地握了下,「媽媽教的,這樣輕輕握,有禮貌。」

他開朗的樣子,和「法姐姐」印象中不愛說話、沈浸在自己世界的孤獨癥兒童不太一樣。小男孩走進教室,坐在第一排。陸陸續續地,有家長帶著孩子走了進來,把孩子送到座位後,他們坐在旁側或者教室最後,跟著一起聽課。

厲愛平開始上課。她把這堂普法課的重點放在了「傷害其他同學問題探討」「人際交往與犯罪關系解讀」「自我保護能力提升」等方面,「這些都是孤獨癥兒童走出家庭可能面臨的問題,不僅孩子需要了解,家長也同樣需要學習如何應對。」

小男孩端正地坐著,「法姐姐」問一旁的工作人員,「這是誰的孩子?看上去好乖呀。」「是我的兒子點點(化名),今年14歲。」面對「法姐姐」的誇獎,上城區星覺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胡雅文自豪地笑了,「我們星覺醒是由5位孤獨癥孩子家長共同發起,經民政部門批準註冊的非盈利組織,服務中心裏很多工作人員的家裏都有個‘星星的孩子’。」

「最開始時,他甚至對時間都沒概念。我教他在每一個日子上寫日記,家裏的行事曆撕了一本又一本。」從教會孩子溝通到陪伴孩子上學,胡雅文精心守護點點的成長路。

「後來我才知道,點點的情況算好的了。很多孤獨癥的孩子,面臨的難題更多。」胡雅文說的正是中國孤獨癥患者的現狀。超千萬的孤獨癥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家庭,「融合」是他們共同的命題。

2019年,胡雅文成為星覺醒一員,為許多心智障礙家庭提供支持服務。透過開展家長讀書會、提供公益法律和心理咨詢、成立由心智障礙青年組成的電聲樂隊,每個「星星的孩子」在這裏有了新的故事。2023年,星覺醒共開展64場家長活動、講座和工作坊,直接受益超過3569人次。

教室後面的角落裏,布置著許多孤獨癥孩子親手制作的工藝品,在一幅幅生動多彩的繪畫作品中,似乎能觸摸到他們純真而熱烈的世界。「我們平常也會關註孤獨癥孩子的性教育和法律知識的普及,希望他們能健康成長。」胡雅文拿起印著各種問題的卡片,上面很多都是關於婚姻和兩性的知識科普。

「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意義。」上城區司法局紫陽司法所副所長許曉燕告訴「法姐姐」,近年來,紫陽司法所培育「法治帶頭人」12名、「法律明白人」59名,打造「法律明白人」法治實踐工作站1個,持續孵化學法用法新力量。這次關註孤獨癥孩子不僅是關心「一老一小」中的「小」,更是讓更多人看見這個特殊群體,在保護他們權益的過程中,為他們構建一個更加友好和關愛的成長環境。

普法課結束,一個個孩子跟隨家長離開,胡雅文帶著點點開始打掃教室。隨後,她搬出一箱由孤獨癥孩子親手繪制的圖案做成的冰箱貼讓點點打包,「他打包一個,我就給他算一個的工錢,這也是培養他的社會能力。」在點點的手裏,畫著可愛貓頭鷹、企鵝、大熊貓的冰箱貼被仔細擦幹凈,小心封好,疊在一起。

「法姐姐」也買了三個,從點點手裏接過冰箱貼時,看到上面寫著的字,關註孤獨癥孩子有了更為特別的意義:

It’s OK to be different.(做獨一無二的自己也很好——編者註。)

「轉載請註明出處」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信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