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8日,第21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圍繞促進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建設和區域高品質增長,凝聚了合作共識,取得了豐碩成果。
走過20年發展歷程的東博會和峰會,見證了中國同東協關系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在雙方領導人的戰略引領下,中國同東協國家的經貿往來不斷提升,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增強。在東博會和峰會進入「鑲鉆成冠」新階段,中國與東協各方一道,進一步發揮中國—東協博覽會平台作用,為加快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作出更多新的貢獻。
在更廣範圍凝聚合作共識
在本屆博覽會開幕式上,各國政要充分肯定東博會、峰會是重要的多邊經貿合作平台,是推動中國與東協經貿合作走深走實的積極動力,並對進一步深化拓展中國—東協合作提出設想。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副秘書長曾忠表示,透過開幕式等高層對話活動,中國和東協國家領導人圍繞深化中國—東協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促進中國—東協自貿區3.0版順利啟航,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等方面凝聚了更廣泛戰略合作共識,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D6展廳,來自馬來西亞的150個頂級品牌集中展示,涵蓋食品飲料、健康、服務等產業。作為本屆東博會主題國,馬來西亞舉行了中馬企業合作對接會、中馬「兩國雙園」計畫對接暨中國—東協大宗商品交易創新推介會等活動。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表示,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搭建東博會等平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推進中國—東協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等行程,亞太地區特別是東協直接受惠。
作為本屆博覽會特邀合作夥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今年派出高級別代表團出席,並透過國家館的形式,全方位展示其投資環境、商業機會、文化特色及科技創新成果。這標誌著東博會「朋友圈」再次擴容,從服務中國—東協向RCEP和共建「一帶一路」延伸,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促進合作共贏。
人文交流是中國和東協合作的重要基石。2024年是中國—東協人文交流年,本屆東博會首次設立中國—東協人文交流展區,創新實施中國—東協青年領軍者成長計劃,繼續為深化合作提供交流平台。「依托東博會平台,中國與東協在科技、旅遊、教育、健康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走深走實,東博會已逐漸成為多元立體的國際人文交流盛會。」廣西東南亞經濟與政治研究院院長李冬青說。
在更多領域推動務實合作
廣西蒼梧縣京南鎮有著悠久的京南米粉生產歷史,所產米粉柔韌耐煮、細滑爽口。「公司創新開發的螺螄京南米粉、六堡茶米粉、艾葉米粉等產品在東博會上受到了東協客商的關註,收獲了不少訂單。」廣西京南米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羅青雲說。
從一碗米粉到國產大飛機,越來越多的產品從東博會走向東協市場。而越南的中原咖啡、馬來西亞的貓山王榴槤、泰國的茉莉香米、寮國的啤酒等各國特色產品,也透過東博會成功進入中國市場,受到中國消費者的歡迎。
柬埔寨廣西商會執行會長謝路平已是第五次參加東博會和峰會。謝路平的企業也透過東博會實作了「走出去」。「我們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投資開發農產品批發市場,努力打造中國產品‘出海’的國際新基地。」謝路平說。
為聚焦務實合作,本屆東博會增加了「小而美」「精而專」的經貿對接和新品先發活動。同時,還進一步深化「平台+鏈」展會模式,圍繞重點領域邀請鏈主企業以及上下遊企業參展參會,舉辦多場供需對接、行業交流活動,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
本屆東博會期間,東協與中日韓(10+3)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大會在南寧成功舉辦。大會為有意開拓國際貿易和投資合作的企業組織了106場「一對一」的對接洽談,達成合作意向13項,金額約為6億美元。
務實舉措助推本屆東博會貿易踴躍成交,簽署了中國進口東協新鮮榴槤、椰子和中國向東協出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一批貨物貿易訂單,還簽署馬來西亞水果跨國供應鏈協定以及旅遊、金融等服務貿易合作協定。在本屆東博會簽約儀式上,現場促成109個計畫成功簽約。其中,中馬「兩國雙園」達成近430億元的大宗商品貿易等協定。
「自2004年舉辦以來,東博會對促進區域產業發展、拉動消費市場、暢通區域供應鏈、加強科技人文交流等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叢說。
在戰略新興領域深入拓展
科技感十足是本屆東博會的另一大顯著特點。在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展位上,中越友誼關—友誼智慧口岸計畫的沙盤格外引人關註。該計畫采用地面無人駕駛運輸模式,配備自動化吊裝裝置、貨櫃檢查系統等智慧化設施裝置,實作貨物24小時不間斷、無人化、智慧化通關。
本屆東博會還新設東協高新產品展區,集中展示了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的高新技術成果,幫助東協高新企業拓展中國和區域外的市場。此外,還新增戰略新興專題,集中展示數位技術、綠色低碳、新能源以及智慧網聯汽車等新興領域的最新動態和技術水平。「這一創新舉措適應了當前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更精準聚焦自貿區3.0版談判的重點領域,為雙方合作註入新的活力與動力。」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韋朝暉說。
中國東信國際有限公司則展示了即將在馬來西亞投放的共享電動車,以及為寮國企業提供的征信服務體系等產品。「我們將不斷把國內成熟的數位化平台‘搬運’到東協國家,助力當地推進數位化轉型。」中國東信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夢柯說。
本屆東博會上,上汽通用五菱汽車有限公司全球新能源概念車「東協之光」全球先發,與旗下新能源全球產品Air EV、Binguo EV等一道亮相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展區。「未來我們將打通國內和東協市場,實作區域一體化營運。透過‘跨海搬鏈’,助推東協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作高水平互利共贏。」上汽通用五菱品牌與傳播總經理周钘說。
緬甸廣西總商會會長陳榮認為,目前中國和東協正聚焦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領域,挖掘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性強的合作計畫,激發產業合作新動力。「我們正在緬甸籌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期待透過東博會,向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商借鑒經驗,並開展更多合作。」陳榮說。 (經濟日報記者 童 政)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