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在澳洲當一次「飛來飛去的礦工」

2024-08-30社會
圖片說明: 俯瞰視角下的營地
圖片說明: 「飛來飛去」工作人員登上飛機。
近幾年,一種特別的工作方式在澳洲流行起來——「飛來飛去(FIFO)」,澳洲各大能源和礦產企業透過民航網路,將工程師、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礦工定期派往礦場、氣田或鉆井平台工作。「飛來飛去」的周期通常為2∶1、3∶1或4∶2——前一個數位代表在采礦或采氣現場工作的周數,後一個數位則代表回家休息的時間。為深入了解這種工作模式,【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近日也當了一把「礦工」,親身體驗了一次「飛來飛去」的生活。
陷入一片黃色和橘色的海洋
一個周五的淩晨,記者3點半摸黑開車前往西澳州首府伯斯的機場。西澳州是澳洲采礦業的主要采區,不少公司在這裏擁有礦場。原本以為淩晨4點的機場會比較冷清,但剛到停車場,記者就發現自己想錯了——在「飛來飛去」礦工們停車的地方,不斷有車輛駛入。
走進機場大廳,記者很快就陷入一片黃色和橘色的海洋。數以百計的候機人身著澳洲藍領標誌性的黃色或橘黃色工作服,忙著托執行李和辦理登機牌。記者也在值機櫃台出示機票,把一個重約20公斤的行李箱放到行李托運帶上。工作人員熱情辦理登機牌後問了一句:「您是第一次去礦上嗎?」記者不知道她從何得知這一資訊。緊接著她告訴記者:「每件托執行李的限重是10公斤,您可以考慮將這件行李分成兩件托運。」好在記者提前準備了一個結實的行李袋,得以順利托運。後來,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許多礦場周邊的機場僅供礦區工作人員使用,那裏的行李搬運工作基本都由人力完成,為了方便搬運人員工作,礦企將托執行李的限重定為每件10公斤以內。
登上飛機後,記者毫不意外地看到座位上都是身穿黃色工作服的人。記者本次前往的目的地是西澳州皮爾巴拉地區。從伯斯出發,飛行時間約為2小時。飛行途中向外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赤紅色大地上,礦工們「雕刻」出的一個又一個巨大礦坑,好似月球表面。
飛機降落到一座小機場,候機樓就是3間平房,旁邊停了一輛消防車和兩輛行李拖車。記者隨礦工們走下飛機,步行約300公尺提取行李,而後登上了前往礦企營地的皮卡。開車司機名叫皮特,在礦區工作了快20年,他帶記者到營地辦理入住。各礦企在采礦區周圍會建造大小不一的營地,裏面設有單身宿舍、食堂、酒吧、洗衣房等生活設施。部份礦企還會配備健身房、網球場等運動設施。
5點的班車接送區燈光閃爍
第二天淩晨,記者4點準時起床到食堂吃早飯。早上5點,天空還是一片漆黑,但營地的班車接送區已是一片燈光閃爍。幾十輛巴士將600多名礦工送往不同的作業區。登上一輛巴士,記者與礦工們一起前往礦區運輸中心,該功能區負責將A礦區的鐵礦石運到B礦區,進行混合後用火車運往港口。
記者註意到,礦區的工作制是365天無休,每天兩班倒,每班12小時。例如,運輸中心的白班是早上5點到下午5點,晚班是下午5點到次日淩晨5點。「飛來飛去」的工作制沒有公共假期,即使在澳洲最重要的聖誕節和新年假期,礦工們也需要按時離家,到礦上工作。
參加半年一次的「夜市」聚會
晚餐時間,皮特邀請記者參加營地橄欖球場舉辦的「夜市」聚會。食堂的大師傅們支起十多個露天小吃攤,有「墨西哥」餐車,「土耳其烤肉」餐車,還有一個「亞洲小吃」餐車。記者毫不猶豫地在「亞洲小吃」餐車前排隊,熟悉的蛋炒飯、蘑菇雞肉包子、三鮮水餃和炸春卷讓人欲罷不能。舞台上的女歌手唱著各國的歌曲,皮特告訴記者,這是半年才有一次的「夜市」。礦企為豐富礦區生活,會定期安排歌手、喜劇演員或舞蹈演員過來演出。
據澳洲媒體報道,僅在西澳州一個地區就有約6萬名「飛來飛去」工作人員,他們中既有礦工、維修工等技術人員,也有經理、主管等管理人員。在礦上,無論職務高低,所有人統一身著黃色工作服,從外表上分不出職業和職務差別。▲#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