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1日起,社保繳費規則迎來重大調整,其中有幾個關鍵點值得我們密切關註。在眾多熱議話題中,最引人註目的是新規定推遲了職工的退休年齡,並且取消了病退制度。與此同時,新政策還引入了病殘津貼,符合條件的人士將從明年起每月獲得相應的補助。
此外,新規中還有一個容易讓人忽略的重點內容:「最低繳費年限延長」。按照以往規定,社保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但是從明年開始,新規設定了5年緩沖期,2030年之後退休的職工,最低繳費年限將延長到20年。
換言之,過去只要繳納社保滿15年,退休後便能按月領取養老金。然而,未來這一繳費期限可能會有所延長。實際上,新規定是根據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的調整。
社科院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退休人員數量已超過勞動年齡人口。這一現象預示著,未來,當前社會的主要勞動力90後和00後可能面臨無養老金可領取的困境。
隨著繳納社保的人數減少而領取養老金的人數增加,養老制度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社保政策的調整必須與社會現象的變化保持同步。對於初次聽聞繳費年限延長的朋友們,雖然一開始可能會感到困惑,但一旦了解到這一變化與他們未來的利益緊密相連,他們的看法或許會立刻變得清晰。
那麽在社保新規之前,按照15年最低年限繳費的人該怎麽辦?只要是在2023年之前退休的人,還是按照15年年限為準。
但是如果到時候社保沒有交夠年限該怎麽辦呢?2025年新規有沒有什麽新的規定呢?能否按照正常步驟補繳,會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
實際上,無論是遵循15年還是20年的最低繳費年限,如果社保繳納時間不足,從明年開始都將統一采取以下處理方式。我們發現主要有三種應對策略。首先,可以選擇延遲退休。其次,可以將職工社保轉為居民社保。最後,可以先延遲5年,之後根據規定一次性補繳。
張大爺因為特殊原因,社保繳費比較晚,以至於他明年就能順利退休,但還沒有交夠15年最低年限。張大爺很慌亂,他身體不是太好,年齡也確實不小了,家裏人都不太想讓他延遲退休,先讓他好好歇歇孝順孝順他。
盡管張大爺的子女們各自事業有成,無需他的經濟支持,但他已經繳納了10年的社保,自然不願就此放棄。經過與子女們商議並咨詢了專業人士後,張大爺了解到,即便退休後,他仍可以繼續補繳社保,只要滿足最低繳費年限,便能順利領取養老金。
對於那些像張大爺這樣能夠順利退休並繼續繳納五年社保的人,如果他們的社保繳納年限仍未達到最低要求,他們可以選擇一次性補繳。然而,對於那些經濟狀況不如張大爺寬裕,自費繳納社保存在困難的人來說,延遲退休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如果實在無法繼續工作,您可以選擇轉為居民社會保險。請放心,即便社保繳納未達到最低年限,只需根據規定補繳即可。通常情況下,體制內的員工在沒有特殊情況下,都能夠滿足最低繳納年限的要求。
實際上,中國有相當一部份人口屬於靈活就業群體,因此我們應特別關註補繳政策的變動,因為這直接關系到我們未來幾十年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