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南韓人應停止以「英語發音」取人

2024-08-30社會
【南韓先驅報】8月23日文章,原題:對英語發音的盲目崇拜 南韓人需要停止對母語般流利英文的癡迷。每當韓流偶像用英語介紹自己,或者南韓總統尹錫悅發表英文演講時,民眾都會就公眾人物的英語發音展開激烈討論。那些講一口流暢的美式英語或英式英語的人受到稱贊,反之則會被群嘲。南韓社會應該停止對母語般英文發音的不健康盲目崇拜,並重新定義流利英語到底意味著什麽。
南韓社會對完美英語口語的追求並非突然出現。本世紀初,時任總統李明博啟動全面教育改革,讓南韓學生具備更佳英語技能以在全球舞台上競爭,導致英語教育需求猛增,許多南韓人渴望掌握母語般流利的英文。南韓教育體系的「本質」導致這種渴望演變為沈迷。通常母語般流利的發音成為確定某人英語水平的關鍵標準。但嚴格的教育體系和對備考的關註,導致南韓學生不熟悉現實生活中的英語情境。
一項實驗表明,對英語對話細節內容的不熟悉導致南韓人經常以「英語發音」取人。在南韓,掌握母語般流利的英文發音就等同於精通英語,這已經成為普遍觀念並體現在一種令人擔憂的社會現象中:本世紀初,南韓興起一股「舌小帶切除術」熱潮,因為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像英語母語者那樣發音。在今天,這種沈迷仍在繼續。有研究表明,大多數南韓大學生認為美式發音是顯示英語流利程度的「最好」和「理想」形式,從而凸顯在他們心目中的英語口音「等級制度」。
盡管發音無疑很重要,但它不應該掩蓋學習一門語言的主要目的:交流。當流利程度成為衡量一個人英語熟練程度的唯一標準時,就失去學習這門語言的真正意義。
南韓的英語教育行業反映出學習者優先考慮發音的壓倒性需求,從而忽視詞匯量和表達能力等實用技能。專註於學習母語般流利口音的英文線上輔導課程在南韓備受追捧。這樣的英語學習環境導致無休無止的惡性迴圈,學生癡迷於成為聽起來像母語為英語的人,而非專註於將這門語言用於實處。
此外,這種需求也沒有考慮到英語作為非母語人士使用的通用語言地位。美國「民族語」網站的數據顯示,在全球14.53億英語使用者中,只有3.73億人的母語為英語,其中2.974億來自美國。其余10.8億人將英語當作第二語言。發音的變化不是對或錯的問題,這是在全球各地使用英語的自然結果。
為擺脫這種執念,思維方式改革勢在必行。南韓人必須首先接受自己是「母語非英語」的英語使用者。這種承認不應該被視為一種尷尬,而是正視不同口音英語所帶來的文化豐富性。學英語應該優先考慮有效溝通和文化理解,從而營造更具包容性的英語學習環境。就像南韓人欣賞外國人嘗試說韓語而不管其發音如何一樣,他們應該同樣尊重其發音「不夠標準」的人。南韓社會應該重新定義精通英語的含義,接受不同英語口音的文化價值,並承認「母語非英語」不是一種缺陷,而是一種獨特身份。(作者柳盛敏,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