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區、各部門要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條例】……防止出台或實施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
2025年1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釋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的通知,明確了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底線和紅線;要求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幹預行為。
國家發改委出台【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
【指引】第九條指出,各地區、各部門不得未經公平競爭審查或違反審查標準,起草關於市場準入和結束、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經營行為規範、資質標準等涉及經營主體經濟活動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規範性檔以及具體政策措施。
南都記者註意到,近期中國政府網公布了三起地方保護妨礙公平競爭的典型案例。比如,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以特許建設經營方式,確定縣城投公司作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主體,妨礙其他經營主體平等準入。
國辦派員實地核查還發現,湖北省黃石、襄陽、荊州、黃岡、仙桃等5個市出台的農民工薪資保證金管理檔均要求經辦機構須在本地設立分支機構。
另一起典型案例發生在廣東省中山市。當地部份企業反映,中山市坦洲鎮同勝社群2024年6月招采的清淤計畫等未按照規定對招標檔進行公平競爭審查。同時調研發現,坦洲鎮政府在制定本地上市公司專項資金工作方案中規定了限制企業自主遷移的政策措施。
據中國政府網訊息,近期,結合開展2024年度國務院推動高品質發展綜合督查,國辦派員對有關問題線索進行了實地核查,推動相關地方及時取消有關規定要求或廢止相關政策檔,保障經營主體平等準入、自主遷移。
如何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行為,【指引】也作出了相關部署。其中提出,各地區不得限制商品和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不得設定不合理條件排斥、限制或者禁止本地經營主體向外地提供商品和服務,不得以定向補貼、地方推薦目錄等形式強化對本地產品或特定產品保護以及變相限制外地產品進入本地市場。
【指引】還要求,各地區不得妨礙經營主體依法平等準入、結束和遷移,不得要求經營主體必須在某地登記註冊,不得以備案、註冊、年檢、認定、認證、指定等形式設定或者變相設定準入障礙,或者透過增設審批條件、暫停辦理流程、故意拖延辦理、違規開展檢查等為經營主體跨區域經營或遷移設定障礙。
針對問題頻發的招投標領域,【指引】則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在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中違法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專利、商標、品牌、零部件、原產地、供應商,違法設定與招標采購計畫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不相匹配的資格、技術、商務條件,違法限定投標人所在地、組織形式、所有制形式,或者設定其他不合理的條件以排斥、限制經營者參與投標采購活動。
同時【指引】強調,「各地區不得突破國家規定的紅線底線違規實施財政、稅費、價格、土地、資源環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1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新聞釋出會,介紹深入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有關情況。市場監管總局規劃和財務司副司長繆丹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快出台【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進一步細化審查標準,壓實審查責任,督促指導各地方、各部門貫徹實施好【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
繆丹還提到,將充分發揮公平競爭審查抽查、督查、舉報處理等監督保障機制的作用,確保條例各項要求落實落地,堅決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助力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采寫:南都記者李玲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