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11月「錢袋子」鼓起來了!稅收收入增長5.3%,但房地產仍是拖累項

2024-12-18社會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道

11月,稅收明顯好轉。

財政部釋出數據顯示,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9010億元,同比下降0.6%。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61922億元,同比下降3.9%;非稅收入37088億元,同比增長17%。

在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看來,11月單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萬億元,同比增長11%,較上月進一步上升5.5個百分點;特別是稅收收入增速上行至5.3%,連續兩個月改善,支出端增速達到3.8%。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也對本報記者表示,11月一般財政收入增速延續改善,稅收和非稅收入增速均進一步擡升,四大稅種收入增速多數改善;一般財政支出增速邊際放緩、但支出節奏仍好於季節性。

「從結構來看,更加側重基層三保領域,社會保障和就業的序時進度較快第一本賬延續向好態勢。」李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綜合來看,1—11月,廣義財政預算收入已完成81.9%,支出端廣義財政預算支出則完成80.4%。

「根據測算,一般財政收入可能存在6700億元左右的缺口,但財政部表示將‘拿出4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用於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財力’,配合‘中央單位上繳一部份專項收益’,預計可對沖這一缺口,三保等民生支出仍有保障。」熊園在解讀數據時表示。

11月稅收回暖

從數據來看,稅收回暖是11月財政數據的重要表現。

11月單月,稅收收入1.11萬億元,同比增長5.3%,四大稅種收入增速多數改善,反映了財政穩步修復的趨勢正在鞏固。

其中,11月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37%、較上月大幅擡升31.8個百分點,為年內最高值;增值稅同比由負轉正至1.4%、較上月擡升2.6個百分點,與同期工業生產改善一致;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11.4%,較上月擡升5.8個百分點;印花稅同比107%、較上月進一步大幅擡升81.2個百分點,股票市場成交額放大帶動證券交易印花稅大幅上漲或是主因。

「我們認為稅收回暖與近期消費品以舊換新加速落地、資本市場活躍度提升、市場信心提振等相關。」熊園表示。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增值稅發票數據來看,在國家鼓勵、地方政府支持以及「雙十一」企業讓利促銷等因素帶動下,11月電視機等家用視聽裝置零售、冰箱等日用家電零售同比分別增長28.8%和74.4%;與家裝相關的家具零售、衛生潔具零售同比分別增長36%和18.8%。

不過,地產相關稅收仍是拖累項。數據顯示,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當月同比由正轉負至-5.0%,契稅是主要拖累。

數據顯示,11月主要與土地收入有關的政府性基金收入6886億元,同比-14.9%、降幅有所增加。其中,土地出讓收入5655億元,同比-19.7%、降幅增加,是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回落的主要拖累。盡管近期房地產銷售改善,對土地市場好轉有一定積極意義,但房地產投資依然偏弱,房地產行業信心依然不足。

不過,非稅收入依然保持較快增長。1—11月第一本賬中的非稅收入累計實作37088億元,同比增長17%,延續了前期的漲勢。11月,非稅收入288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0.4%。在熊園看來,地方國有資產盤活可能仍是非稅收入的主要驅動力。

支出好於同期

從支出來看,11月一般財政支出2.36萬億,同比增長3.8%、較上月回落6.6個百分點,可能受到2023年同期基數效應的影響;從支出進度來看,11月一般財政支出占全年比重為8.3%、略好於近三年同期均值的8.1%。

政府性基金支出也有所下行,11月為1.09萬億元,同比6.3%、較上月回落41.6個百分點。其中,土地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20%,是政府性基金支出的主要拖累,主要仍與收入增速回落有關。

李超對本報記者表示,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使用進度與政府性基金支出關聯度較高。

熊園認為,扣除土地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後同比增長49.7%、仍處於較高水平,指向專項債仍在加快落地。

在10月8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提到,用於「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的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經全部下達到計畫和地方,目前正在加快推進計畫建設和資金撥付。

據測算,1—11月財政支出已完成全年預算進度的89.1%,預計全年實作預算目標難度不大。從結構來看,社會保障和就業、債務付息支出進度較快,分別達到了92.1%、92.1%,均高於同期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進度,主要反映經濟漸進修復的環境中,兜牢「三保」仍是財政支出的重要方向。

「我們判斷,未來中央財政支出或延續偏強態勢,特別是在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行程中,隨著中央層面謀劃更多事權,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的增速或保持高於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李超表示。

按照預測,後續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將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的要求,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將財政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