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美國國會「反華周」共透過25項涉華法案,美國兩黨仍互批對方「對華不夠強硬」

2024-09-14社會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自當地時間9月9日起,在結束了六周夏季休會期後,美國國會眾議院開啟為期一周的「中國周」(China Week),密集表決數十項與中國有關的法案,在大選前僅剩下三周會期之際,可謂是瘋狂掀起了一陣「反華妖風」。
「中國周」落幕後,美國國會眾議院中的「最反華團體」——「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下稱「中國委員會」),甚至細數起「戰果」。據該委員會宣稱,此番透過的涉華法案多達25項,要以這些關鍵立法來保護美國人免受中國構成的軍事、經濟、意識形態和技術威脅。
盡管美媒普遍認為,此番涉華立法行動獲得了兩黨的共同支持,但仍有民主黨人直言,有些法案實際未經兩黨協商而被強行透過,「中國周」的許多內容都是徒勞。不過,無論持何種立場的美媒都認同,共和黨領導下的眾議院搞出「中國周」,實則是在大選前以「對華強硬」之姿對抗打壓民主黨的一種選票策略。
有意思的是,此時美國兩黨還上演了一出「互噴」戲碼,就在被共和黨人集體扣上「對華軟弱」的帽子時,還有民主黨人跳出來反咬共和黨人「不夠硬」,並宣稱「中國周」一無是處,對中國太過軟弱無力。
專家認為,此時美國國會密集討論涉華法案,是想在大選日益臨近之際杯葛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同時也是共和黨試圖在外交層面阻擊民主黨候選人的表現。由此可以看出,國會意圖與拜登政府爭奪美國對華政策的主導權,雙方乃至兩黨之間圍繞對華政策的競爭同樣日趨激烈。專家還提醒,面對美國國會癲狂的「中國周」,「良好外部環境」只能靠我們自己去爭取。
美國國會外景圖美聯社
25項涉華法案,光看名稱就觸目驚心
當地時間9月12日,「中國委員會」在其網站釋出了一篇「回顧中國周」的新聞稿,其中羅列了這一周在眾議院所透過的25項法案及其相關內容。
其中,一部份法案獲得了「中國委員會」主席、密西根州共和黨籍眾議員約翰·穆萊納爾(John Moolenaar)的「直接背書」,他在眾議院針對這些法案均作出了表態,包括這八項:
「生物安全法案」、「反制中國無人機法案」、「脫離外國敵對電池依賴法案」、「保護美國農業免受外國對手侵害法案」、「國土安全部限制孔子學院和中國相關實體法案」、「結束中國電動汽車在美國主導地位法案」、「打擊中華人民共和國惡意影響基金授權法案」、「科技協定強化國會通知法案」。
根據「中國委員會」2023年12月釋出的「經濟報告」和2023年3月釋出的「涉台報告」,眾議院還透過了七項與之政策建議相一致的法案:
「台灣沖突威懾法案」、「防範經濟間諜法案」、修訂「研發、競爭和創新法案」的法案,以澄清外國的定義,以限制外國人才的惡性招聘,以及其他目的、「外國對手通訊透明法案」、「出口管制執行和加強法案」、對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中關於政策聲明的部份進行修訂、「遠端存取安全法案」。
此外,「中國委員會」還宣稱,眾議院透過了一些其他重要的立法,以保護美國免受中國的影響,包括:
「路由器法案」、「中國貨幣問責法案」、「制裁名單協調法案」、「香港經貿辦驗證法案」、「保護全球電信法案」、「太平洋夥伴關系法案」、「透過提高出口管制透明度保持美國優勢法案」、「保護美國創新和經濟安全免受中國侵害法案」、「未經參議院批準不簽署世衛組織大流行防備條約法案」,以及一項內容強調美國、日本和南韓三邊合作重要性的決議。
資料圖:約翰·穆萊納爾彭博社
這些「反華法案」,大致可分為這三類
眾所周知,共和黨目前主導著眾議院議程,「中國周」的大部份法案由共和黨主導,但美國媒體普遍認為,這些法案獲得了兩黨的共同支持,需要三分之二多數票就能透過。透過的法案還必須獲得參議院批準,才能送交美國總統簽署成為法律。
美媒稱,這些法案旨在以多種方式針對中國,包括重新開機類似「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的新計劃、進一步限制美國高校中的孔子學院。此外,這些法案還試圖緊盯中國生物技術、禁止中國大疆無人機、協助台灣對抗中國大陸、限制中國人購買美國農地、推動立法措施關閉香港經貿辦、限制對中國制造電池的電動汽車稅收抵免、賦予美國國會「監督」世衛組織的進一步權力等等。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告訴觀察者網,此次涉華法案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相對最正常的一類,就是美國國家安全的泛化——用國家安全作為保護主義的理由,保護美國落後產能的法案,最典型的就是涉及無人機有關的法案。這一類法案好歹還有個商業邏輯在裏面,就算不利於作為一個整體國家的美國,至少美國的企業還是有錢可賺的,哪怕是一小部份美國人還是獲益的。
另一類則是純粹的麥卡錫式的反華歇斯底裏。這是美國國會眾議院內部共和黨反共意識形態集體瘋魔的產物——用一種癲狂的態度在一些具有象征性的領域,比如說美國的土地、電動汽車、生物領域的合作等等問題上對中美之間正常的經濟和經貿活動進行全方位的挑戰和杯葛。
還有一類法案是「買出來」的,一看就是有人在背後花了錢。比如說中國的台灣島內有一批人砸錢買出來的一些法案,內容是和台灣問題相關的。其中一條很典型,它妄圖建立某種所謂的威懾邏輯,來對大陸擁有權力的人進行威懾,讓他們不敢去碰台灣的事,這個法案最後透過的機率還不低,就讓人感覺非常的荒謬,其中反映出的政治能力簡直是負數。
其中部份法案,美國兩黨並無共識
美國保守派小報【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認為,共和黨領導的眾議院在本周透過一系列法案,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與民主黨的拜登-哈裏斯政府形成對比。
「盡管所有法案都至少得到了一些兩黨支持,但‘中國周’的立法,是眾議院共和黨人在11月之前優先對抗中國影響力和實力的一項努力,希望保住眾議院控制權並奪回參議院控制權的共和黨,正尋求在大選來臨之際對決民主黨。」這家立場偏保守派的媒體如是說。
而被認為偏自由派的美國主串流媒體【紐約時報】則註意到的是,再過兩個月不到,白宮和國會的控制權就將在一場新的選舉中塵埃落定。盡管這些涉華法案足夠強硬,但由於共和黨人優先選擇民主黨人反對的幾項政治分歧大做文章,這些法案幾乎沒有成為法律的機會。
報道就此列舉了幾項法案,其中最引人關註的就是一項由德克薩斯州共和黨籍眾議員蘭斯·古登(Lance Gooden)發起的法案,該法案已於當地時間9月11日在眾議院以237票對180票獲得透過,其內容是在美國司法部之下重新開機一項為期6年、類似「中國行動計劃」的「2.0版本」,宣稱要遏制對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學術機構的間諜活動,並制定一套針對實驗室和大學研究人員的執法策略。
蘭斯·古登資料圖
【紐約時報】指出,盡管眾議院的全體共和黨人支持這項法案,但只獲得23名民主黨人的支持。此外,這項法案更是「罕見」成為白宮針對「中國周」而點名回應的一項。
在當地時間9月10日釋出的一份聲明中,白宮表示「強烈反對」古登的這項法案,同時聲稱「仍然致力於贏得21世紀對中國的經濟競爭」。「這項立法所設想的案件歸類方式會削弱司法部調查和起訴此類犯罪活動的能力,包括使得司法部更難獲得受害者和證人的合作。」聲明表示。
除了該法案,諸如限制農地購買的法案,有55名民主黨人支持;涉及限制孔子學院的法案,則有36名民主黨人支持;涉及電動汽車的法案只有7名民主黨人支持;而在涉及國會針對國際大流行病和世衛組織的議題上,這一法案除了4名民主黨人支持外,其余民主黨人均表示反對。
共和黨和民主黨,互噴對方「對華不夠硬」
當地時間9月9日,美國佛羅裏達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一篇標題聳動的姓名標示文章——「北京開始摧毀美國經濟霸權,正接近目標」。文章炒作渲染稱,美國決策者不能對面前最大、最先進的對手傲慢自滿,為防止中國在接下來的十年裏完全超越美國,美國兩黨必須制定自己的產業政策。
「因為白宮選擇不對抗中國,不保護美國的利益,但眾議院共和黨人卻會這樣做。」美國眾議院議長強森當地時間9月10日則曾對記者這樣放狠話。
「在華盛頓,要想做成一件事,最好的辦法是把它放在中國或國家安全的框架下。」剛卸任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總裁(負責政府事務)的羅裏·墨菲(Rory Murphy)說。他補充道:「對中國過於強硬不會產生任何政治後果。」
【紐約時報】則認為,共和黨領導人增加的這些黨派行動,似乎是為了把共和黨描繪成在對抗中國方面更強硬,而拜登政府在內的民主黨人則軟弱無能。【華盛頓郵報】也同樣直言道,眾議院共和黨人如此操弄,就是想將民主黨描繪成「對華軟弱」。
更加值得註意是,就在共和黨在眾議院層面主導著「中國周」,並不斷指責民主黨之際,民主黨人不甘示弱,也反過來指責共和黨人「不夠硬」,甚至認為由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只是送出了無傷大雅的「軟弱法案」。
資料圖:「中國委員會」一號、二號人物穆萊納爾(右)和凱瑞希納莫西視訊截圖
「中國委員會」的「二號人物」、民主黨籍高級成員、伊利諾州眾議員拉賈·凱瑞希納莫西(Raja Krishnamoorthi)告訴「政客新聞網」(Politico),「中國周」針對中國太過軟弱無力,「‘中國周’更值得我們註意的是,這一系列法案遺漏了什麽?」
他說:「沒有一項法案可以修復我們的工業供應基礎,沒有一項法案可以解決關鍵礦產問題,沒有一項法案可以修復我們的合法移民制度以提高我們的競爭力,沒有一項法案可以投資於科學和創新,也沒有一項法案可以提升我們勞動力的技能。沒有這些舉措,‘中國周’一無是處。」
紐約州民主黨籍眾議員湯姆·索齊(Tom Suozzi)當地時間9月11日更是直言:「‘中國周’的許多內容都不會實作,這些內容不是兩黨一致認同的,它們沒有經過協商,只是被強行透過而已。」
美國國會「杯葛」拜登,更想爭奪這項主導權
8月底,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剛剛完成其任內首次訪華行程,此訪被認為是在大選前尋求對華風險管控。
而在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之前,眾議院只剩下三周工作時間。共和黨籍的美國眾議院議長強森此前就「預告」,國會復會後將速審這些與中國有關法案,希望在今年年底前,送交白宮簽署生效,賦予明年1月上任的美國新總統擁有更多強硬的法律利器,以應對「中國威脅」。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告訴觀察者網,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現在重點強調一個「穩」字,在其執政即將進入尾聲時,希望確立一個基於競爭和接觸從而達成中美穩定的總基調,但這樣的對華政策邏輯,不僅受到共和黨人的抵制,也受到國會強有力的抵制。
「自冷戰後,美國國會的對華政策一直是相當保守,帶有很強的意識形態性、地方性和泛安全化特征。」他認為,美國國會在夏休後第一周就開啟「中國周」,實際上有關於大選的考量,意在外交層面阻擊民主黨候選人,也表明在國會的共和黨勢力愈發強盛之際,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中,不管是沙利文近期訪華,還是「競爭為主,加強接觸,從而總體穩定」的基調,都遭到了國會的杯葛。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克·強森(左)和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史蒂夫·斯卡利斯視覺中國
更重要的是,在李海東看來,此時密集炒作涉華議案,是國會意圖爭奪美國對華政策的主導權。與目前白宮方面所謂的「競爭、接觸、合作」相比,「競爭、對抗、沖突」是國會的對華政策思維,雖然兩條路線都有「競爭」,但散發出去卻是沿著不同方向發展的。因此,美國國會試圖在中美關系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時,「定調」美國接下來數年對華政策總體方向——即邁向對抗沖突。
對於美國國會種種舉動,李海東認為,這些法案指向「對抗」,顯然背離了中美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客觀現實,也不合乎對於中美關系良性發展的普遍期待,國會在美國對華政策中越來越扮演了一個極具破壞性的角色。
圍繞對華政策的路線問題,國會或共和黨人以及拜登政府或民主黨人的內部競爭也相當激烈。李海東說:「沙利文近期訪華的兩大目標,一是搭建交流溝通的管道,二是管控雙邊的關系,核心是使得日趨激烈的中美競爭不失控,但美國國會顯然是想將這場競爭拉向一個人們都無法預料的軌域上去,這增加了高度的不確定性,既對中美沒有好處,也是國際社會不願意看到的。」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田飛龍告訴觀察者網,美國國會這一涉華立法新動態進一步顯示出,無論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如何,無論中美任何層次的政治會晤成果如何,中美長期新冷戰及美國對華持續制裁打壓的鬥爭態勢不會改變,中國堅持自身發展道路、政治體制與涉外法治建設方向的基本立場與反制策略不會改變。
沈逸則強調,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很重要,現在要認認真真地去思考在類似場景下的一些經驗:韓戰的停戰協定是怎麽談出來的?解放戰爭中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如何實作的?抗日戰爭中民族統一戰線是如何維系的?
「在這一切的過程中,如何真正有效準確全面地做到放棄幻想,進行偉大的鬥爭,從而在新的歷史環境下為中國的發展塑造一個我們所需要的良好的外部環境,而不僅僅是等外面出現良好環境的時候,我們去抓住機遇。」
沈逸說道:「構建和完善我們能力體系的需求正在變得越來越迫切,為什麽?因為另一邊掌握決策權,能夠制定法律和政策的那些人,他們的理智和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甚至對於美國自身的認知,我們沒有任何期待可言,這是一個殘酷無情、冰冷但客觀的事實。」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