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新聞1+1丨腦機介面又有新突破,什麽人會因它受益?

2025-01-08社會

這些年來,腦機介面備受大家關註。本期【新聞1+1】我們來關註:腦機介面現在的進展已經到什麽地步了?什麽人會因為它而受益?另外,腦機介面將有可能把人類引向何方?

上個月底,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一位43歲的語言區占位腫瘤女患者接受了「腦機介面」臨床試驗。

引人關註的是,這是國內首例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腦機介面即時合成漢語言臨床試驗。

手術兩天後,患者開始接受相關訓練,術後七天,大家就看到了這一幕:植入手術之後,盡管患者沒有說話,但是她的「意念」可以即時合成漢語,解碼速度,大概是正常人語速的1/3。

這次實驗最核心的進展是什麽?

上海腦虎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 陶虎: 我們這次實驗的最核心的進展,應該是第一次實作了腦機介面的漢語言即時解碼。腦機介面其實作在臨床的需求和套用前景還是很好的,特別是針對因為腦疾病而引起的運動功能和語言功能的障礙的修復。相對於神經編輯解碼機制相對明確的運動來說,語言涉及的腦區更多,神經的機制更復雜,想要做到語言的腦機介面的話,需要的腦機介面的技術以及編輯解碼的手段更復雜。這一次我們首次透過植入式高通量的腦機介面,能夠更好獲取在我們人類發音語言方面相應腦區的活動,透過高通量的方式進行即時解碼。

哪些疾病可能最能受益於腦機介面技術?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所長 羅敏敏: 因為現在要取得比較高速率的解碼的話,現在還是主要聚焦在高水平的植入式的腦機介面,這個是要開顱手術,所以現在能夠適用的患者更多是運動障礙患者,比如說高位截癱患者、腦損傷的患者,以及失語的,比如說漸凍癥的這些失語的語言的解碼,有這個需求的患者。當然,更常用的來說,比如說癲癇、抑郁癥等等,也有可能得到使用。

腦機介面的安全性未來怎麽去解決?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所長 羅敏敏: 這個確實是需要一個比較長期的倫理方面的一些探索,現在因為當然我們水平本來也不高,能夠從解碼出來的資訊也不多。但是假設,我可以快速地解碼很多資訊的話,這個隱秘性,腦機介面的隱秘性,以及這個手術本身的安全性都是需要有一個長期的探索的過程。隨著這個腦機介面的水平技術不斷提高的話,一定會進一步擺在我們的面前,關於利益和安全性的探討。

中國腦機介面研究處於什麽階段?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所長 羅敏敏: 顯然這些年我們的腦機介面方面還是取得一些不錯的進展,離世界最頂尖的水平這個差距越來越小了。腦機介面歸根到底它是一個跨學科,而且是產業非常長鏈條的一個技術,那麽它確實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發展,但是它歸根到底是一個神經工程問題,中國有這個工程師的紅利,國家和社會也非常重視,所以我覺得未來我們在核心技術以及系統整合方面,在現有基礎之上快速叠代,還是有很好期待,腦機介面技術可以在下面幾年會取得比較長足的進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