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英美強烈暗示或解除烏武器使用限制,俄稱將「做出適當決定」

2024-09-13社會
當地時間9月13日,英國首相斯塔默將與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晤,屆時雙方將討論允許烏克蘭使用西方遠端武器打擊俄羅斯的問題。
在兩人會晤前,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聯合存取基輔,就解除烏克蘭武器使用的限制發出「強烈暗示」。
對於英美高層近期的表態,據央視新聞9月13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亭表示,北約、美國和歐洲國家直接介入俄烏沖突將大大改變沖突本質,這意味著與俄羅斯開戰。俄方將根據所面臨的威脅做出適當決定。
俄羅斯科學院普裏馬科夫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德米泰瑞·斯特凡諾威治9月12日在第11屆北京香山論壇期間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 如果西方解除烏武器使用限制,並在俄羅斯境內打擊一些敏感目標,就會出現沖突急劇升級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走上一條超越烏克蘭邊境的沖突之路,包括在西部和北部。」
美英不排除解除對烏武器禁令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 9月12日報道,拜登將與斯塔默,就是否允許烏克蘭使用西方提供的遠端飛彈打擊俄羅斯進行討論。
報道援引軍事專家的分析稱,如果雙方在本次會晤中,就(烏克蘭使用)英國的「風暴陰影」巡航飛彈達成任何指導方針,那麽也可能為烏軍向俄羅斯境內深處的機場和軍事基地,發射美國提供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鋪平道路。
據【環球時報】介紹,「風暴陰影」的射程約為250公裏。從戰機上發射後,其可以以接近音速的速度飛行,配備的高爆彈頭可以穿透堅固的掩體。
烏克蘭已於今年4月從美國得到了陸軍戰術飛彈系統的遠端版本,射程超過300公裏。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認為,遠端版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進一步提高了烏軍對俄羅斯軍事目標的打擊能力。
【衛報】9月11日報道稱,在斯塔默和拜登會晤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英國外交大臣拉米日前聯合存取基輔。
報道認為,布林肯給出了「迄今為止最強烈的暗示」,即美國將解除對烏克蘭的相關武器限制。據了解,相關決定已在私下做出。
報道援引英國政府訊息人士的話表示,(英國)已經決定烏克蘭使用「風暴陰影」巡航飛彈,但預計不會在13日英美領導人會晤時公開宣布。
訊息人士補充稱,如果沒有關於使用「風暴陰影」的積極決定,那麽布林肯和拉米不會對基輔進行聯合存取。
【衛報】進一步表示,公開宣布在基輔部署遠端飛彈會被認為是不必要的挑釁。烏克蘭使用這些飛彈,仍可能會受到限制,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襲擊。
普亭:西方若「開綠燈」意味著直接與俄作戰
據路透社9月13日報道,對於西方可能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端武器打擊俄羅斯,普亭回應稱,如果西方國家在這個問題上「開綠燈」,意味著將直接與俄羅斯作戰,這會改變沖突的性質和範圍。
當地時間2024年9月12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主持與外國大使就烏克蘭問題舉行的會議。視覺中國 圖
報道稱,這是普亭自俄烏沖突以來就此問題發表的「最鷹派」的言論,普亭表示,烏軍不掌握衛星情報以使用西方制造的現代化遠端精確武器系統,且烏軍沒有能力操作相關系統,只有北約國家的軍人才有這種能力。
「這不是允許烏克蘭用這些武器打擊俄羅斯的問題,而是一個北約國家是否決定直接卷入軍事沖突的問題。如果西方作出這一決定,將意味著北約國家、美國、歐洲國家直接參與俄烏沖突。」普亭表示。
普亭進一步稱,若沖突的性質發生變化,俄羅斯將根據面臨的威脅「做出適當決定」。
據塔斯社9月12日報道,俄外交部副部長裏亞布科夫認為,美國稱可能會取消對烏克蘭的相關限制,代表著試圖向俄羅斯施加心理壓力。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波利揚斯基日前表示,應俄羅斯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將於紐約時間9月13日10時
(台北時間9月13日22時),就西方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問題舉行會議。
波蘭支持對烏武器解禁,伊朗否認援俄指控
對於俄烏沖突中雙方的武器運輸問題,各方看法不一。
路透社稱,在結束對烏克蘭的存取後,布林肯9月12日抵達波蘭。在與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舉行的聯合新聞釋出會上,西科爾斯基呼籲,「應該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先進的防空系統,並取消對烏克蘭使用遠端武器的限制。」
Politico稱,長期以來,美國等烏克蘭的盟國一直拒絕為烏克蘭使用遠端飛彈打擊俄羅斯「開綠燈」,因為這些國家擔心俄羅斯會透過報復北約國家的目標讓戰爭升級,比如位於波蘭熱舒夫市的關鍵武器供應中心。
報道表示,伊朗被指控向俄羅斯運送飛彈,改變了這些西方國家的想法。
路透社表示,因上述指控,伊朗日前遭到了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等的新制裁,包括針對其國家航空公司,即伊朗航空公司的相關措施。
半島電視台稱,伊朗外長阿拉格奇9月11日回應表示,伊朗尚未向俄羅斯交付彈道飛彈,美國及其盟友正在根據「錯誤的情報」采取行動。
路透社稱,伊朗譴責了對該國施加的新制裁措施。為此,伊朗外交部於12日分別召見英國、法國、德國和荷蘭駐伊朗大使館負責人,以表示抗議。
澎湃新聞記者 朱潤宇 侯丹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