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跨越24年的感恩,再次詮釋什麽是「情義山東」

2024-12-16社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夏侯鳳超 杜春娜 李夢瑤 石晟綺 李培樂 徐曉磊

從小到大,李文娟三兄妹始終記得一個叫「希望」的名字。

24年前,濟南一位化名「希望」的好心人資助了菏澤李家三兄妹。24年後,三兄妹透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當年的好心人「希望」。

這場跨越24年的感恩,揭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往事,也在善良和感恩中,完成了一場關於情義山東、好人山東的雙向奔赴。

1、

困境中的無奈

15日淩晨3:50,鬧鐘響了。

李文娟輕輕叫醒了還在熟睡中的孩子,她早就和5歲的大兒子說過,今天要帶他去濟南,見一位曾經幫助過媽媽的爺爺。

這是一次盼了24年的見面。李文娟又檢查了一遍後備箱裝好的天津特產和自己的畢業證書,帶著一家人踏上了這場跨越24年的感恩之旅。

車輛在漆黑的夜色中從天津駛出,夜晚安靜寂寥,路上車輛零星。讓李文娟又想起了小時候天不亮就起床上學的日子。

李文娟始終忘不了父母當年的窘迫。24年前,菏澤市牡丹區何樓街道辦事處李莊村。父親李忠林愁眉苦臉:家裏的三個孩子,年紀最小的李文娟考了全班第三名,二哥李國祥和大姐李蘋娟在上初中,最近的考試年級排名都進入了前五。但父親一點兒也開心不起來:上學期的學費,三個孩子還都沒交,更何況這學期又要交費了。

家裏實在供不起了。李忠林常年患有慢性病,一到冬天身體更差,一家人只能靠妻子種地勉強維持。「要不不上學了吧。」在有些寒酸的房子裏,李忠林小心翼翼地和妻子商量。這個決定做得很艱難:李忠林和妻子吃過苦,清楚學習是孩子們未來最好的出路,更明白孩子們一個個都很出息。但需要東家湊、西家借的日子,也確實維持不了多久。

大姐李蘋娟看出了父母的為難。三兄妹多年都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班級裏每次都是最後一名繳納學費,往往是這學期才能補齊上學期的學費。在同齡人上完小學就不再念的村裏,父母卻硬撐著讓兄妹三人念到了現在。

大姐李蘋娟很想念書,從小在村裏長大的她,一直以來都很向往書裏廣闊的世界。因為貧窮而不能讀書,她實在不舍。但是,一邊是也想念書的弟弟妹妹,一邊是困難的家庭,李蘋娟狠了狠心,決心告訴父母自己不上學了。

這時候,「希望」出現了。

2、

「希望」帶來了希望

「那時候的情況,要麽就是三人全部輟學,要麽是兩個人輟學,一個人讀書。」12月15日淩晨的夜色中,除了從天津奔赴的李文娟一家人,還有從菏澤出發的大姐李蘋娟。「我知道,那時候如果沒有‘希望’這個恩人,我可能就沒有上學的機會了。」為了當面感謝「希望」,她淩晨4點出門,帶著大大小小的家鄉土特產,有自家種的花生、有特產牡丹糕,坐上了前往濟南的火車。

小時候的李蘋娟曾經很想坐著火車,去村子外面看看。因為貧窮,她曾一度以為自己一輩子都走不出村裏了。但「希望」給她帶來了希望。

在李文娟的記憶裏,「希望」給家裏匯款的訊息,是二哥李國祥帶來的。彼時,正在上初中的李國祥收到老師交給他的一個信封,信封上僅「希望」二字。他拿回家給父母拆開之後,居然是一張300元的匯款單。那是個菏澤人均薪資還是200元的時代,這筆300元的巨款讓一家人都吃了一驚。在與老師核對過之後,李文娟一家人才確定這筆錢是好心人資助的。

「希望」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三個孩子一人100元,足夠他們的學費和日常開支了。匯款單取錢需要去郵政,家裏到郵政路途遠,土路上還不時冒出幾個石頭,崎嶇得很。但李忠林騎著自由車帶著李國祥,一路飛馳來到郵政,心情激動得想要叫出來——是的,孩子們都能繼續上學了。

時隔多年李忠林仍然記得,那天的陽光特別好。

令一家人都沒想到的是,這份「希望」一直持續了一年多。他們依稀記得,有時連著一兩個月,有時中間隔一兩個月,每次都向李文娟一家匯款300元,供三人讀書求學。這一捐就是近兩年,從2000年前後開始,2002年七八月份結束,累計下來,便有四五千元。

但是,「希望」到底是誰?一家人曾想過,「希望」會不會是一個機構,或者是一個人?但是,他又是從什麽渠道得知了他們家面臨的困境?這位好心人到底來自哪裏?這位好心人的姓名是什麽……

在太多的謎團之下,「希望」小心翼翼地把這個家庭呵護長大了。

3、

全網接力找尋「希望」

「希望」成了讓李文娟一家人惦記了20多年的名字。如今,李文娟和哥哥姐姐都考上了大學,她和姐姐都當上了老師,哥哥當了工程師,日子也越過越好,但他們始終放不下這個充滿善意的陌生人。「每次家裏聚在一起,都會提到‘希望’,我們特別想知道,這個曾經改變我們命運的人究竟是誰,我們想深深地感謝他。」李文娟說。

尋找「希望」一直是李文娟一家的心願。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願望越來越強烈。盡管他們也努力尋找過,但一直未果。於是,她想到了家鄉的媒體——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我想找一個20多年前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經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的報道,這個跨越24年的善意與感恩的故事,才為世人所知,感動了很多人。

於是,全網一場「尋找‘希望’」的行動開始了。

「好心人從不留真名,依稀記得每次匯款單上簽名都只有兩個字——‘希望’,匯款人地址好像是濟南市歷山北路。」李文娟的記憶線索寥寥,無異於大海撈針。但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的報道下,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參與到了尋找「希望」的行動之中。

「一邊是善意,一邊是感恩,這正是厚道山東、情義山東的體現。」「這才是真正正能量的故事。」「感恩的人運氣差不了,希望好心人盡快現身!」「看到‘希望’的故事後,很受感動。當年當地是否有類似希望工程的行動?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網友被這個大愛的故事感動著,一條又一條的線索匯集到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大家都盼望著這位好心人能盡快被找到。

不僅如此,為了找到這位匿名捐助的好心人,濟南、菏澤兩地郵局聯動,努力從海量檔案中發現當年那些承載希望的匯票。李文娟哥哥李國祥的母校菏澤市何樓鄉第二中學(現菏澤市牡丹區何樓辦事處東方紅初級中學)接到訊息後,也立馬行動起來,找到李國祥當年的老師,並積極尋找相關線索……

尋找「希望」的進展,牽動著千萬網友的心。「這麽多年了,我們時常會想起這位好心人,他確實幫我們擺脫了困境,所以想當面感謝他的善心。」李文娟說,一方面,這是了卻一家人的心願,另一方面,也不想讓好心人做過的好事石沈大海,「知恩圖報是做人的根本」。

正當山重水復之際,一位讀者的來電又讓尋找「希望」行動柳暗花明。

4、

「希望」原來是「鄰家大叔」

「知道找到好心人的那天,我在電話裏都哭了!實在是太激動了!」12月15日上午9時許,李文娟一家人抵達了濟南站,他們來接姐姐一起去見「希望」。這場持續了近一個月的尋找,終於即將迎來最終的圓滿。李文娟的眼睛亮亮的,這對他們一家人來說,實在是個太重要的時刻了,「我們真的沒想到,能夠找到他,還能見到他。因為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尋找,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尋找到「希望」的轉折點,來源於12月9日的一通電話。一位名叫孔凡磊的讀者透過報道留下的聯系方式,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取得了聯系。「我們這裏有當年的匯款收據。」孔凡磊是山東外事職業大學的一名工作人員,他說,三張匯款收據上明確寫著「希望」和「歷山北路2號」等字樣,和報道完全一致。

在山東外事職業大學裏,四張匯款收據清清楚楚地寫了收款人的姓名地址和日期,與李文娟一家人的資訊一致——「希望」找到了!

身著深藍色外套,腳穿一雙布鞋——這便是「希望」,山東外事職業大學校長孫承武,一位看起來非常樸實的「鄰家大叔」。原來,在當年的一次培訓中,他聽同期學員說起這三兄妹成績優異但家境困難,面臨輟學的危機。從事教育行業的他便決定幫一把,好讓三兄妹能夠順利完成學業。之後孫承武打聽來了他們的地址和姓名並開始了匯款,每月一次,三個兄妹三百元,一人一百元。就這樣,一張張薄薄的匯款單跨越幾百裏,從濟南到達菏澤,給李國祥一家帶去了希望。「如果不是這次你們尋找,我都忘記當年的捐款了。」孫承武說。

得知三兄妹如今都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孫承武也倍感欣慰,當年的「希望」達成了。「孩子和教育是國家的希望。」孫承武說,他唯一的想法便是用微薄之力,幫李文娟三兄妹完成學業,希望他們將來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這也是取名‘希望’的原因」。

「我們準備去濟南,和這位好心人見一面,親口表達對他的感謝。」在得知找到「希望」的訊息後,李文娟哽咽了,「我們等這一天已經等得太久了!」

5、

一個時隔24年的擁抱

見面的時刻到了。

12月15日,濟南陽光燦爛,天空碧藍如洗。經過近四個小時的路程,李文娟姐妹終於見到了「希望」。

孫承武早早就在門口等著了。車門開啟,李蘋娟兩姐妹下車,看到孫承武接著跑上前去,這個曾在報道中出現的面龐,他們反復看了太多次了。「我們終於見到您了!」李文娟和李蘋娟緊緊握住了孫承武的手。隨即,跑下來一個可愛的孩子,這是李文娟的兒子,「爺爺好!」孫承武蹲下身子,笑著一把把孩子抱在了懷裏。

這場24年後的相見,既是「初見」,又是「重逢」。

「孫老師,我們想當面說聲謝謝。您當年資助的孩子長大了,今天,我也把我的孩子帶來了,讓他也見一見當年幫助過我們的好心人。」李文娟拿出精心包好的現金,鄭重地遞給孫承武,這是當年化名「希望」的他捐助的錢,現在他們希望把這份心意回饋給孫承武。「你給我,我就收下。但我馬上轉給你,希望你把這份心意傳遞給有需要的人。」

心意的傳遞還在繼續。阿裏公益天天正能量聯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為孫承武和李家三兄妹獎勵了10000元獎金。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出,要把當年捐助的錢以及這些獎金,一起捐贈出去,讓這份善意繼續傳遞下去。

這個「施恩與報恩」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但故事並未就此畫上句號。

臨近分別,孫承武和兩姐妹擁抱在一起,這個擁抱,闊別了24年。

他們做了個約定。「我們學校威海校區很美,下次一定帶著父母來玩玩。」「下次您來天津,一定要找我。」「等您有空到菏澤,我帶您好好逛逛。」一次跨越24年的見面並不是終點,愛的故事還在延續。

此時此刻,外面艷陽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