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實證!出水文物或修正我們對北洋海軍的認知

2024-09-02社會
14:27
2020年9月17日夜晚,在山東威海劉公島海域,重達18噸的定遠艦鐵甲被起吊出水。沈睡了125年後,北洋海軍的「旗艦」,7000噸級的鐵甲艦——定遠艦,以考古實證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7000噸級的鐵甲艦——定遠艦是寫入中國近代史的巨艦之一,長約94公尺,寬約18公尺,吃水深度達6公尺,是當時西方先進造艦技術的結合體,也是當時亞洲最強大的軍艦。
這塊打撈出水的鐵甲,保護的是兩門可旋轉的主炮。主炮塔以45度斜連式布局,每座主炮塔裝有兩門沈重的305公釐口徑的克虜伯大炮,單個炮管重量高達31.5噸。這些巨炮的威力巨大,並且能夠靈活地同時向前後方發起攻擊。
1881年12月28日,在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定遠艦的下水儀式前,時任駐德公使的李鳳苞這樣說道:嗣後如遇狂風,或遇禦敵,惟望帶領各員亦能排程有方,自可無虞。今將爾放入洋面,命名曰「定遠」。時至今日,這段文字讀來依然讓人感到振奮與感動。
1884年,肩負著國家希望與使命的定遠艦從德國啟航回國;1885年,它正式編入北洋海軍,成為北洋海軍唯一的旗艦。
北洋海軍的輝煌與隱憂
截至1888年12月17日,清政府北洋海軍正式成軍之時,共擁有船艦25艘,官兵4000多人。這當中,7000噸級以上的鐵甲艦有2艘,速度更快的巡洋艦有5艘。
這支以雄厚裝備和規模著稱的海軍,曾被譽為「東亞第一艦隊」,是當時亞洲最為強大的海上力量。
然而,光鮮的外表下卻隱藏著深深的隱憂。
19世紀的世界海軍建設日新月異,常有學者用「青春期」來形容這個時期的海軍建設,然而此時北洋海軍的發展卻停滯不前了。
日本學者,畑野勇先生曾這樣說道:定遠艦的出現曾讓日本政府感受到威脅,而日本當時最強的軍艦就是扶桑號,還不到定遠(艦)、鎮遠(艦)的一半大。中日甲午戰爭開始時,定遠(艦)、鎮遠(艦)已經用了9年。也就是從1890年,戰爭開始前的4年時間裏,清政府沒有再制造(出現)一艘能令人關註的軍艦。日本反而在這4年裏迅速配備了巡洋艦,速度快。可以速射的新銳武器裝備,「松島」、「嚴島」、「橋立」,可以裝備大炮的船,整編待發。
在致遠艦的水下考古工作中,考古工作者找到了一枚152mm的副炮炮彈。這是北洋海軍所使用的同類炮彈中,找到的唯一一枚。
這是一枚穿甲彈,尖端采用了水冷硬化的淬火工藝,但這枚炮彈仍然依靠撞擊力進行攻擊。在那個快速變革的時代,這樣的改變微不足道。
山東大學海洋考古中心的主任,姜波介紹道:速射炮跟傳統火炮的火藥投送量有天壤之別。在這場戰爭中,日方艦隊上的速射炮一分鐘能發射5五到六發,而我們這邊的火炮是五到六分鐘才能發射一發,所以當時有人曾測算過北洋水師的軍艦和日方軍艦的火器火藥的投送量是1: 20。
歷史的回響,文物的見證
今年,是甲午海戰爆發130周年,也是甲午沈艦系列水下考古工作10周年。隨著甲午沈艦考古工作的不斷進行,關於北洋艦隊的更多歷史細節也在浮出水面。
從2013年開始,關於甲午沈艦系列考古調查工作啟動,經過十年的努力,甲午海戰期間沈沒的中方戰艦已全部找到。
堅硬的鐵甲、被燒毀的天幕桿、被炸碎的銅質炮管、變形的子彈、格林機槍……它們講述著當時戰爭的慘烈。
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朝的失敗告終,1895年2月,東亞第一艦隊的榮光最終全部消沈於海底。
130年後,甲午沈艦文物一件件出水展出,它們實證著戰爭的細節。文物重光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留下永遠需要我們銘記的思考。
看看新聞記者: 唐春源、趙寒旭、王琦、王玨、宋看看、陳彬
編輯: 唐春源
視訊編輯: 王衛、朱玲敏
攝像: 李響、張凱
責編: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