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9/07b315430ed881268406484cd10ddb11.webp)
當地時間9月26日下午,位於德國漢堡市中心的莫札特音樂廳響起陣陣悅耳的太倉江南絲竹,在這和美旋律中,百余名中德客人熱切地交換訊息、分享機遇——第十六屆德國「太倉日」就此開啟。
持續提升對德開放水平,深化合作境界。這項由太倉市人民政府主辦、太倉高新區承辦的活動連續16年在德國舉行,面向德國、奧地利、瑞士、比利時、盧森堡德語區投資者宣傳太倉營商環境,深化對德經貿文化交流。今年也是「太倉日」首次來到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
來自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中國駐漢堡總領事館、德國聯邦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委員會、德國工商會的嘉賓以及多家德國企業負責人、意向計畫代表、媒體記者等近200人出席活動。
![](https://img.jasve.com/2024-9/d26d5b88cc149ceb5d4c92251dc5c8ca.webp)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經商處公使翟謙,德國聯邦議院議員、德中議會小組主席漢斯-彼德·佛烈德利赫博士,漢堡市政府國際合作司司長馬庫斯·海利格,德國聯邦外貿協會主席麥可·舒曼,德國電工協會國際服務部董事總經理斯文·厄爾克為活動致辭。太倉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華東作主題演講,太倉德國中心董事長夏建安主持開幕式。
翟謙表示,太倉故事正是中德經貿合作相互交融、彼此成就的絕佳詮釋。伴隨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德在科技創新、綠色低碳、清潔能源、迴圈經濟、數位經濟等新興領域合作大有可為。相信「德國制造」有足夠競爭力,在對華經貿合作中繼續保持優勢地位,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蛋糕」。
漢斯-彼德·佛烈德利赫在視訊致辭中表示,太倉是中德經濟關系發展的象征,也是中德關系的晴雨表,還是一個探討經濟發展新動力的地方。尤其要稱贊當地政府部門,他們始終努力讓德企賓至如歸,也讓當地居民生活舒適。太倉代表了經濟和科技,也代表了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期待面對面的交流讓雙方發現更多合作的可能。
馬庫斯·海利格表示,1731年,漢堡便迎來了第一艘來自中國的船只,當地為與中國長期的夥伴關系而自豪。與太倉有超過500家德國企業一樣,漢堡市同樣以擁有超過500家中資企業為榮。作為德國「通往世界的門戶」,漢堡期待與太倉共同開拓新市場,加強技術和創新能力,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系。
麥可·舒曼表示,德國企業在太倉找到了強大的合作夥伴,無論是在工業生產、汽車行業、環保技術還是可再生能源領域,雙方互惠互利潛力巨大。合作不僅為中德兩國創造了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而且促進了技術進步和創新,這對於應對當今的全球挑戰至關重要。太倉代表著德國人和中國人的融合,願本次會議成為許多新的、成功計畫的開端,造福德中兩國人民乃至其他國家的人民。
斯文·厄爾克表示,在以工業化和經濟快速發展而聞名的太倉,自己經常有回家的舒適感覺,與當地政府的合作非常順暢,尤其市場監督管理非常出色。德國電工協會在當地的實驗室剛剛擴建,希望以此標準為基礎深化多方面、多維度的中德合作交流,推動中德兩國在技術產業領域實作互促發展。
![](https://img.jasve.com/2024-9/c4816fe4934108a2eb04a619c4c9db7a.webp)
徐華東在以「太倉——中德合作高地」為題的演講中分享了三個故事:太倉第一家德資企業克恩-裏伯斯落地生根,帶動眾多德企在太倉獨樹成林;「雙元制」學員成長不僅成就了個人,也成為德企在太倉「如魚得水」的一大因素;德國大叔在太倉經營麵包房成為「網紅打卡地」,中德文化在太倉交融。徐華東說,在德企負責人的眼中,鐘情太倉有三大共性原因:一是宜居、宜業、宜遊的自然生態,二是綜合最優的營商環境,三是文化之間的高度契合。太倉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讓「太倉制造」註入更多「德國品質」,讓「太倉生活」融入更多「德式風情」,全力打造更高水平中德合作高地。
隨後,德國品牌套用科技大學副校長揚卡·利蒙-卡利桑教授,漢堡港務物流股份公司企業永續發展指揮官揚-亨德瑞克·彼得奇分別作主旨分享。
現場,與會嘉賓還就「港口服務業及永續發展」「新產業趨勢下的職業教育」主題開展了圓桌討論,探討在產業體系合作和高素質技能人才交流中進一步深化中德合作的可能。
![](https://img.jasve.com/2024-9/568e5324a97b6f2965fcf1d41cbc3244.webp)
本屆「太倉日」活動中,共有威爾斯、偉速達、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HHLA)、拜爾斯道夫等超100家知名德企代表來到現場,與太倉代表團和中國企業代表展開熱烈對話和交流,共同謀劃合作的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空間,開啟合作的新篇章。
當天,太倉高新區與高端測試裝置、消化酶、擰緊技術測試等7個德國產業合作計畫簽約,中德汽車零部件跨境電商計畫同日簽約。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中德企業就超跑研發、新能源合作、汽車底盤系統等合作直接簽約,加碼合作「雙向奔赴」的積極態勢,顯示出兩國產業的深入融合與協同共贏,為中德合作發展躍升註入新活力。此外,太倉高新區創新中心也在活動中正式揭牌,推動科技創新領域的深入合作邁上新台階。
合作再出發,續寫新篇章,每一年的「太倉日」都是太倉對德交流的又一次聚力與昇華。從1993年第一家德企落戶,太倉現已集聚了超過500家德資企業,走出了一條以產業合作為基礎、以職業教育為支撐、以文體交流為媒介、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的對德合作特色之路,被譽為中國「德企之鄉」。自2008年開始,「太倉日」主動走進德國,邀請德國客商共享太倉發展機遇,多年來,越來越多德國企業主動參與其中,「太倉日」的活動內容也從剛開始單純的經貿推介向全方位交流合作拓展,「太倉日」已成為蘇州、江蘇乃至中國對德交流的重要品牌。
太倉市委常委、太倉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毛雅萍,太倉市副市長倪嘉臻參加活動。
欄目主編:吳長亮
文字編輯:俞宏浩
本文作者: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