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數位財經智庫
彈性退休方案定了!提前3年和延遲3年退休,養老金差距有多大?
從2025年1月1日起,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正式實施。用15年的時間,將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和50周歲的法定退休年齡,延遲到63周歲、58周歲、55周歲。
但是, 我們現在采取自願彈性原則,最長可以提前3年,也就是在60周歲、55周歲、52周歲退休,也可以延遲3年,在66歲、61歲、58歲退休。
![](https://img.jasve.com/2025-1/af4cd619cc7e7c38c19bd61a5453557b.webp)
那有人可能會說了,既然是這樣,誰願意延遲,肯定都會選擇提前退休。話不是這麽說的,提前3年和延遲3年退休,養老金是有差距的,而且還不小。
舉個例子,假設一名男子提前到60歲退休,繳納年限為30年,個人平均每月交300元,30年個人帳戶有1080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計發月數為139,上年度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薪資是5000元。
那他的基礎養老金就是 (5000+5000×0.6)÷2×30×1%=1200。個人帳戶養老金就是個人帳戶總額除以計發月數,也就是108000÷139=777, 那他每個月養老金就是1977元。
假設這名男子延遲到66歲退休,繳費年限就變成了36年,個人帳戶就有129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還是0.6,計發月數為93,上年度當地在崗職工月平均薪資變成了5500元。
那按照上面的公式,每月的基礎養老金為1584元,每月個人帳戶養老金為1393元, 加起來每個月的養老金就是2977元,比60歲退休時,每個月養老金多了1000元。
![](https://img.jasve.com/2025-1/eb36371d9c7454629838f5596dd96cbf.webp)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66歲退休雖然養老金更多,但也少領了6年。按照每個月1977元,6年少領了142344元。
66歲退休雖然每月多了1000元,但要補上這14萬多的差距,大概需要12年。 也就是說要到78歲後,66歲退休和60歲退休的養老金差距才會開始拉開。
2023年全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8.6歲,二三十年後,應該會提升到80歲以上。 從長遠來看,延遲到66歲退休,似乎更賺了。
![](https://img.jasve.com/2025-1/2b84a160c6d46c2256b256f28d088960.webp)
不過,到底是提前退休,還是延遲退休,不光是算養老金的差距,還要看工作的性質。像很多從事體力勞動,危險勞動的群體,肯定要提前退休。還有一些人到了五六十歲,找不到工作的,不提前退休也不行。
所以,彈性退休政策還是蠻好的,讓大家自主選擇退休時間。不過,還需要註意兩點。
第一,無論選擇哪個退休年齡,都必須達到最低繳費年限,才能辦理退休。第二,提前退休年齡不能低於原來60周歲、55周歲和50周歲的法定退休年齡。
舉個例子,出生於1965年1月的一名男性,按照原來60周歲的法定退休年齡,他是在2025年1月正式退休。但因為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了,他的法定退休年齡延遲了1個月,變成了2025年2月。
![](https://img.jasve.com/2025-1/7c78f120993a05ed5b56a1ed9019a0c1.webp)
這位男性說我不想在2月退休,想提前退休。沒問題,但他只能提前1個月,還是在2025年1月退休。有人可能會說不是最長可以提前3年嗎?如果提前3年,這位男性就是57歲退休了,低於原來6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這個是不行的。
另外,解讀很多網友疑惑的一個問題, 不管你是提前退休,還是延遲退休,你在什麽時候辦理的退休,就什麽時候開始領取養老金,和法定退休年齡沒關系。 比如男性法定退休年齡延遲到63周歲,但選擇提前3年,在60周歲退休,那就可以從60周歲開始領取養老金。
因此,大多數人仍然可以選擇原來的法定退休年齡退休,不用太擔心。至於養老金高低,主要還是受繳納額度,繳納時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