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8天變8個月,美太空人為何會滯留太空那麽久?

2024-08-29社會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朱高祥

自從兩名美國太空人貝瑞·威爾莫爾和蘇尼·威廉斯乘坐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飛船升空後,一系列的麻煩便接踵而至,何時返回、如何返回也成了讓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頭疼的問題。

兩個多月過去,NASA終於給出了這兩名太空人的返程時間表。

當地時間8月24日,NASA召開新聞釋出會,宣布了此前因飛船故障而未能按期返航的兩名太空人將繼續留在空間站,直到2025年2月乘坐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返回。

這使得原定在國際太空站8天的旅程將被迫延長到8個月。太空人為何會滯留那麽久?「星際客機」換成龍飛船,又會帶來什麽影響?

一再被推遲的返程

當地時間6月5日,首次載人試飛的「星際客機」飛船攜兩名美國太空人貝瑞·威爾莫爾和蘇尼·威廉斯升空,6日飛抵國際太空站。

飛船原定14日脫離國際太空站返回地球,但由於試飛期間出現推進器故障和氦氣泄漏等問題,返航時間一再推遲,至今已有兩個多月。很多人一度懷疑「星際客機」還能不能返回,這給波音公司以及NASA都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圖片來源:NASA社交媒體帳號

此前,NASA還是堅持讓兩名太空人乘坐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飛船返回。比如今年6月28日,美國航天局商業載人計畫經理史蒂夫·斯蒂克在召開的媒體電話會上說,地面測試數據仍在分析中,雖然返航方案尚未最終確定,但最佳方案仍是由「星際客機」把兩名太空人送回地球。樂觀估計,他們可在7月底返航,但也可能是8月中旬。

「但最終的測試結果可能不太理想,在考慮到太空人生命安全的前提下,NASA才決定更改返程方案。」空間技術專家、航天科普作家張傳軍告訴潮新聞記者。

圖片來源:NASA官網

正如NASA在公告中所說,當星際客機接近空間站時,NASA和波音公司發現氦氣泄漏,並且航天器反應控制推進器出現問題。從那時起,工程團隊已經完成了大量工作,包括審查一系列數據、進行飛行和地面測試、與機構推進專家一起主持獨立審查,以及制定各種返回應急計劃,但不確定性和缺乏一致的專家意見不符合NASA對於載人航天飛行的安全和效能要求。

NASA決定,讓兩名太空人留在國際太空站,作為遠征71/72號機組人員正式繼續他們的工作。直到2025年2月,他們將與另外兩名被分配到該機構SpaceX Crew-9任務的機組人員一起乘坐龍飛船飛回家。「星際客機」飛船預計將於9月初離開空間站並安全、受控地自主重返大氣層並著陸。

SpaceX的Crew-9任務原計劃搭載四名機組人員,最早將於9月24日星期二發射。「星際客機」飛船必須在Crew-9任務啟動前返回地球,以確保空間站上有可用的對接埠。

圖片來源:NASA社交媒體帳號

「做出這樣的決定從來都不容易,但我要贊揚我們的NASA和波音團隊在載人飛行測試期間的透徹分析、透明討論和對安全的關註。」NASA太空作業任務理事會副局長Ken Bowersox 表示。「我們在飛船前往空間站和對接操作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關於飛船的知識。我們還將在無人返回期間繼續收集有關星際客機的更多數據,並改進未來飛往空間站的系統。」

在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看來,波音的「星際客機」飛船在此前多次試飛階段都出現了問題,但最終仍然「帶著問題上天」導致如今的局面,說明NASA在決策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大問題的。

而目前來看,美太空人返程之前所有的危機仍未完全解除。

楊宇光告訴記者,首先「星際客機」飛船能不能安全返回以及在龍飛船上來之前的空檔期裏,如何在突發情況下保證安全,都是非常需要思考的問題。

美國航天業出現波折

在NASA的公告中,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商業載人航天計劃經理史蒂夫·斯蒂克表示:「星際客機是一艘效能非常強大的航天器,歸根結底,這需要更高水平的確定性才能實作載人返回。」

史蒂夫·斯蒂克還表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和波音團隊已經完成了大量測試和分析,這次飛行測試為「星際客機」在太空中的表現提供了關鍵資訊。這些努力將有助於為無人返回做好準備,並將極大地有利於航天器未來的糾正措施。

圖片來源:NASA社交媒體帳號

雖然史蒂夫·斯蒂克沒有直接指出波音公司的問題,但將「星際客機」換成龍飛船,無疑將給波音公司帶來嚴重影響。張傳軍認為,這次更換無疑會給波音公司的聲譽造成打擊,也會給其未來發展蒙上一層陰影。正如央視新聞援引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多家媒體認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最新決策對於波音公司而言是在「最糟糕的時刻」又一次受到「公開羞辱」。

據新華社,波音多年來投入巨資研發「星際客機」,試圖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競爭,但進展不順。

2019年12月,「星際客機」首次不載人試飛未能進入預定軌域,被迫取消前往國際太空站的任務。2022年5月,「星際客機」第二次不載人試飛成功與國際太空站對接。經多次推遲,「星際客機」今年6月首次載人試飛,卻出現故障。證券檔顯示,推遲返航已給波音公司造成1.25億美元損失。從2016年起,波音在這一計畫上的累計虧損已達16億美元。

圖片來源:NASA社交媒體帳號

而這只是美國航天業出現波折的一個縮影。當地時間7月17日,NASA宣布,原計劃探索月球南極地區水冰資源的「揮發物調查極地探索車(VIPER)」計畫因成本上漲等原因取消。美國航天局表示,成本增加、發射日期推遲以及未來成本繼續增長的風險是叫停該計畫的原因。如繼續該計畫,可能會威脅「月球商業運載服務計劃」下的其他任務。

另外,NASA日前還宣布關閉在軌服務、組裝和制造1號計畫(OSAM-1)。聲明顯示,該計畫的終止是由於「持續的技術、成本和時間挑戰以及更廣泛的社群化演變,不願為毫無準備的航天器補給燃料,導致NASA缺乏堅定的合作夥伴」。

楊宇光告訴記者,與其說美國航天業出現發展上的波折,不如說反映出美國航天管理機構的深層次問題。

「無論是NASA,還是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都存在管理混亂、效率低下以及官僚主義等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未來類似的情況還會經常出現。」楊宇光認為。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