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5-2/12e68f95400d4d6c06d2abf7f9ef6eed.webp)
【開屏見「好」】欄目,聚焦山東好人好事,讓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開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邊的榜樣」,講述精彩山東故事。
![](https://img.jasve.com/2025-2/813bd26f4e5d76debd6b9700b95724ce.webp)
00:34
「我這一輩子堅持當好人、做好事,不求報酬,只求對得住自己的心。」
走進東營市廣饒縣眾幫紅十字救援服務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滿墻的錦旗,每一面錦旗背後都有一個或驚心動魄、或溫情感人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正是許龍芳一生為善的見證。
1969年,15歲的許龍芳在本村的河裏,救下了一名落水兒童,自此他心中便種下了助人為樂的種子。隨著年歲的增長,許龍芳沒有忘記那份初心,每當看到他人需要幫助,他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從摔在深溝裏鎖骨骨折不能動的鄰村百姓、因突發疾病倒在路上四肢抽搐的婦女,到因家裏發生火災被困的村民、被歹徒襲擊的無辜路人、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許龍芳總是在最需要的地方挺身而出。日前,他被評為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
。
2024年夏天,許龍芳外出散步時遇上了鄰村的徐大姐,她的孩子患有癱瘓,但因為家裏經濟緊張,夫妻倆只能輪流架著孩子外出。許龍芳得知情況後,當天自費購買了輪椅送到家裏,幫助徐大姐減輕壓力。
許龍芳還是鎮上敬老院的熟人,每年重陽節,他總是一大早就帶著米面糧油去看望老人。敬老院的張大爺拉著許龍芳的手熱淚縱橫地說:「小許,你是好人啊!」
「從小就這樣,要是看到我能幫忙的人和事不去幫忙,回到家也坐不住。我幫別人也不圖什麽,幫到了就覺得心安了。」
正因這份「坐不住」,許龍芳救助困難群眾上百人次,常年幫扶殘疾、患病等困難群眾十余人。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被許龍芳感染,加入進來。有的村民說:「跟著許哥做點事,心裏踏實。」還有人建議許龍芳:「‘眾人拾柴火焰高’,不如大家成立一個專業組織,讓助人這件事有組織、更專業。」
2021年,許龍芳成立廣饒縣眾幫紅十字救援服務中心,縣裏許多人聽說了他的事跡前來報名,還有青島、聊城等外地的誌願者表示願意加入。
經過許龍芳仔細核實、層層篩選,最終由36人組成的救援隊正式成立。在許龍芳的帶領下,隊員們有一份力出一份力,只要有救援任務,隨時出發救援。截至目前,救援隊已累計參加各地救災和應急演練等兩百余次。許龍芳組建了一支「哪裏有需要,就能沖上去」的隊伍。
2021年7月,河南鄭州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67歲的許龍芳攜帶救援裝置趕赴河南救災,幫助當地政府轉移災民、搶救物資,還將自己隨身攜帶的9800元現金全部捐給了受災地區。
2023年3月21日上午,一位居民專程找到許龍芳,將一面印有「救人於危難 恩情重如山」的錦旗送給他。原來,許龍芳在外出時偶遇一場交通事故,傷員情況危急。他來不及多想,將傷員擡到自己車上,用時不到十分鐘便將傷員送到醫院進行緊急救治,並墊付醫療費2000元。最終,傷者因救治及時,很快脫離危險。
「這些年收到的錦旗太多了,墻上掛不下的我也好好收著,這是受助群眾對我的肯定。」許龍芳說:「只要我還能幹得動,我就一直幹下去。一個人的力量不大,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社會就會更好。」
(大眾新聞·黃三角早報記者 商堯 大眾新聞編輯 劉憲偉 蔡可心 設計 楊雅晴)
相關閱讀:
開屏見「好」|「以後我就是你們的兒子」,一句「玩笑話」他堅守了12年
開屏見「好」|「守藝」十余年,他挽救龍燈傳統技藝於瀕危
開屏見「好」|三淺一深分四瓣,年味被這塊傳統糕點「拿捏」了
![](https://img.jasve.com/2025-2/3c550dfef9650de8195aed5823a2c645.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