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闊別64年,跨越1500公裏!「草原母親」照顧的最後一個「國家的孩子」與南京親人團聚

2024-11-16社會
01:34
11月16日上午,南京市溧水區洪藍街道村民杭巧雲的家中非常熱鬧,她離家64年的弟弟紮拉嘎木吉身著蒙古袍回來了。紮拉嘎木吉3歲時就到了內蒙古生活,是「草原母親」都貴瑪額吉照顧的最後一個「國家的孩子」。這些年來,他在草原上以放牧為生,大腿曾因駕駛摩托車受傷。他在三個女兒的陪伴下,跨越1500公裏回到了闊別64年的家。見到姐姐後,他不顧眾人勸阻,堅持從輪椅上站起來,在姐姐、姐夫的攙扶下走著回家。他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做夢也夢不到。那麽多人來看我,多幸福呀!」
「國家的孩子」回家了
那麽多人來看我,多幸福呀
11月15日下午,紮拉嘎木吉在三個女兒的陪伴下踏上了南京的土地。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外,他從輪椅上站起來,不停地向大家揮手。他對南京的一草一木都感到新奇。他激動地告訴記者:「非常高興,半個月來都睡不著覺。一直想念家人,感覺像做夢幻一樣。」
11月16日一大早,紮拉嘎木吉和三個女兒穿上蒙古袍,在眾多愛心誌願者和媒體記者的陪伴下,前往南京市溧水區洪藍街道舊房甸村姐姐杭巧雲的家中。為了迎接弟弟,杭巧雲和家人提前收拾幹凈院子,拉起歡迎橫幅。她還親手做了很多美食,不僅有弟弟喜歡吃的牛羊肉,還有黃鱔、老鵝、大蝦以及自家養的老母雞和自家種的蘆蒿。
團聚現場
剛看到遠處弟弟的身影,杭巧雲就痛哭流涕。她等這一刻太久了,「我從小是沒有媽媽的孩子,爸爸在外面找弟弟一直沒有回家,我獨自在家哭泣。父親去世30多年了,他找了一生的兒子回來了。」
隨後,杭巧雲快步向前、蹲在輪椅旁抱住弟弟痛哭。紮拉嘎木吉也從輪椅上站起來,抱著姐姐大哭。他不顧眾人的勸阻,堅持要走著回家。在姐姐、姐夫的攙扶下,他走了兩三分鐘才邁進家門。
紮拉嘎木吉給姐姐送上了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定做的手鐲。杭巧雲戴上手鐲後愛不釋手,不停地撫摸弟弟的手。看到院子裏有那麽多人,紮拉嘎木吉激動地告訴記者:「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場景,做夢也夢不到的。那麽多人來看我,多幸福呀!」
團聚現場
從來沒有想過能找到家
在警方和誌願者的幫助下圓夢
紮拉嘎木吉到內蒙古時只有3歲,這些年從來沒有想過能夠找到家。「小時候上學,同學說我是上海孤兒。當時就覺得養父養母是親的,沒有多想。」紮拉嘎木吉生活在牧區,愛人也是蒙古族,有三個女兒。養父養母沒有自己的孩子,就把他當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疼愛。如今,他的養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
2008年,紮拉嘎木吉的三女兒胡日其其格第一次知道父親找家。原來當地組織了一次「國家的孩子」尋親走訪活動,他們都叫「上海孤兒」,以旅遊的心態去了安徽、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她告訴記者:「我和父親是同樣的想法,感覺不可能找到。畢竟過了那麽多年,不抱有任何希望。」
團聚現場
2018年,一些「國家的孩子」聚會,紮拉嘎木吉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公安局留下了血液樣本。最近,紮拉嘎木吉又向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大隊寄送了采血卡。當地警方進行DNA比對,確定了他的家系在南京市溧水區,姓杭。
2024年10月18日,江陰尋親誌願者協會南京服務站誌願者王祝芳收到錫林郭勒盟公安局發來線索,協助走訪調查。10月20日,王祝芳等4名誌願者開始走訪。由於警方沒有提供詳細地址,他們第一次去的村莊沒有杭姓人家,後來從村民口中得知杭姓人家在舊房甸,誌願者立即驅車趕往。他們逐一走訪疑似家庭,但都沒有線索。
王祝芳稱,他們發現一位老人長得像紮拉嘎木吉,但他卻說弟弟去世了,不是送養走的。這位老人回憶稱,家族裏確實有一戶人家遺失過孩子,但只有一個姐姐杭巧雲。在這位老人的帶領下,誌願者找到了杭巧雲,發現對方和紮拉嘎木吉很像。不過對方很謹慎,覺得他們是騙子。
做了一番工作後,誌願者劉小飛醫生為杭巧雲采集血樣,並將血樣寄送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大隊。10月25日,DNA比對結果出來了,杭巧雲與紮拉嘎木吉全同胞關系。得知結果後,紮拉嘎木吉非常激動。他說:「我特別感謝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大隊,還有江陰和高淳的尋親誌願者們,他們太辛苦了。」
「草原母親」照顧的最後一個娃娃
額吉給了1000元紅包祝福尋親成功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3000多名孤兒從南方多省市來到內蒙古大草原,在當地群眾的撫養下成長,成就了「三千孤兒入內蒙古」的佳話,這些孩子被親切地稱為「國家的孩子」。抵達內蒙古之後,孩子們先被統一送到臨時保育院集中養育,等到適應環境、身體狀況好起來後,再被送去領養家庭。
1961年,年僅19歲的都貴瑪被分配到四子王旗保健站,主動承擔起28名「國家的孩子」的養育任務,紮拉嘎木吉便是都貴瑪額吉當時照顧的最後一個娃娃。都貴瑪額吉照顧的最大的孩子只有6歲,最小的孩子不到1歲。在都貴瑪額吉的悉心照料下,28個孩子沒有一人因病致殘,更無一人夭折。她與28個「國家的孩子」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她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草原最美的額吉」。2019年,都貴瑪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團聚現場
紮拉嘎木吉回憶說:「當時所有的孩子都被抱養出去了,只有我沒有人抱養。可能因為我又瘦又小,在都貴瑪額吉那兒生活了半年,最後才被別人家抱養出去。」剛開始,都貴瑪額吉看到寄養家庭缺乏養育孩子的基本知識,照顧得不好,就把他接回來自己帶。旗裏了解情況後,又把紮拉嘎木吉給了另外一家人,第二戶家庭對他特別好。
「我養父養母家離額吉家很近,畢竟有了深厚的感情,我們這些年來一直來往。」在紮拉嘎木吉成家的時候,都貴瑪額吉還送了一群牛羊,就像自己的親生孩子成家一樣。紮拉嘎木吉清晰地記得2002年的雪特別厚,放羊的時候,從摩托車上掉下來,大腿根部斷了,當時沒有條件去醫院,一直沒有看好。都貴瑪額吉知道後特別心疼,來家裏看望,還叮囑他好好養傷。
三女兒胡日其其格說:「我們家離奶奶家只有三四公裏,我覺得都貴瑪奶奶就是我的親奶奶。小時候去奶奶家裏,好吃的都留給我。每次開學前去那兒,都有零花錢。奶奶一出門,給我帶了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在我心裏,她就是親奶奶。」
此次回南京前,紮拉嘎木吉特意來到都貴瑪額吉家中,告訴她這個好訊息。他對都貴瑪額吉說:「媽媽,我有個親姐姐,在南京,明天要去。」都貴瑪額吉開心地說:「快70歲了,還能找到親人不容易,南京親人看到你的三個孩子,在內蒙古生活得那麽好,肯定很欣慰。」都貴瑪額吉還給紮拉嘎木吉包了1000元紅包,祝福他尋親成功。
團聚現場
「看到弟弟過得好,我心裏很高興,就沒有牽掛了!」和弟弟相見後,杭巧雲非常欣慰。她表示,接下來會和家人跟著弟弟去內蒙古,看看弟弟生活的環境,同時也感謝都貴瑪額吉,「她很偉大,把我弟弟當成親生兒子撫養,我們全家人都感謝她。」
紮拉嘎木吉能夠回家,也讓內蒙古文學雜誌社社長助理、呼和浩特市詩詞學會主席蔣雨含非常激動,還來南京見證了團聚。蔣雨含認識紮拉嘎木吉,是因為她寫了【遼闊大地——一個母親和她的28個孩子】,以「人民楷模」都貴瑪額吉為原型。紮拉嘎木吉是在都貴瑪額吉身邊生活最久的一個孩子,兩人又是鄰居,他們關系很好。蔣雨含說:「這是‘三千孤兒入內蒙’的一個縮影,其中蘊藏著愛國、團結、奉獻、犧牲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只要各民族守望相助、緊密團結,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渡不過去的難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閆春旭/文 朱信智/攝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