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吃海記】出版:吃貨作家的海洋博物列傳

2024-08-29社會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2024年8月中信出版社新鮮出版的【吃海記】,就是一本向大海討來生物精靈故事和深博學問的圖書,此書以充滿煙火氣息的筆調,對中國南海海域常見海產進行了科普,是一本兼具科普性質和人文色彩的飲食文化圖書。不僅將海洋文化娓娓道來,還寫得「有滋有味」,令讀者蠢蠢欲動。

豐饒的大海孕育了千百種人間況味,蜿蜒的海岸線上,靠海吃海的智慧代代相傳。自幼長於海邊、有60余年吃海經驗的「老饕」朱家麟,是廈門土生土長的「吃海人」。

作為海邊長大的漁家孩子,物資匱乏的童年歲月烙印在他的記憶裏。迫於生活所需,他十幾歲時已熟練掌握「討小海」的技藝,也習慣了在與螃蟹的搏鬥中受傷。小時候一放學,潮水合宜的日子朱家麟總早早回家趕海,更不用說周末、節假日。在海灘挖蛤蜊,到港汊摸魚蝦,抑或在暗夜獨亮一盞漁火舉罾,一年大半日子,家裏飯桌上都有他奉上的海鮮。

後來作為媒體人,朱家麟有機會兜轉國內外各地,魚文化和漁文化依然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一是海鮮癮太厲害,二是出於鄉愁之情。作為行家,他的身邊不停有人提問,如何辨識品種?如何鑒別鮮度、安全性?如何料理?朱家麟退休後,借60余年的吃海經驗,動手書寫一本探討那些疑問的書,遂形成了這本以28種獨具風味的海產為代表,勾勒出一段活色生香的鮮味旅途的【吃海記】。

寬泛地說,海鮮是人類最古老、最重要的文明基質之一。1950年,四億中國人每年人均吃魚不足一公斤,而今翻了幾十倍,沿海城市如廈門,早已突破日本每年人均食魚最高紀錄——三十六公斤。捕撈、養殖科技的進步和物流的暢達,也賜益於內陸人群,在遠離大海的拉薩,你同樣能吃上活海鮮。

部份內頁

【吃海記】以充滿煙火氣息的筆調,對中國南海海域常見海產進行了科普,是一本兼具科普性質和人文色彩的飲食文化圖書。從辨識海產到烹飪心法,從海洋博物到漁家生活,講述南海獨特的海洋生物從海洋到餐桌的故事。書中附有畫家莊南燕為本書創作的水彩畫,還有從海內外搜羅而來的博物畫、古籍和實拍圖片,具有審美價值和趣味性。

就拿帶魚來說,曾是中國海洋「四大花旦」的帶魚,在西北太平洋的大陸沿岸流裏養出一身嫩肉香脂,黃渤海油帶、舟山小眼睛帶魚、閩南本港帶魚皆是其中的名品。十數年前,人們發現它變了,像黃綠眼的南海帶魚,背鰭下甚至有骨珠,人們使憤憤然於「魚心不古」。2018年,科學家終於借助基因分析,結束百年爭議,明確了日本帶魚和廣布全球的白帶魚兩個品種。人們才明白「冒牌貨」乃進口的外海白帶魚。

部份內頁

除了物種和鮮度辨識,烹飪與品食也是欣賞海鮮的必要修為。烹飪因海產鮮度、區域與菜肴功能而大相徑庭:以潮汕打冷為經典的漁家船底菜、與陸葷山蔬結合的沿岸菜、應對各色人等的市井館店菜、堂皇富貴的官府菜和大饕精制獨享的私房菜。它們又因南甜北鹹的習慣,形成不同烹飪流派。時間也漉下了許多珍稀古方,「東夷」「南蠻」給我們留下了生食、幹制、腌漬、黴腐以及重度發酵的「黑暗料理」秘技。這些流派和秘技在現代與八方廚藝密切融合,生成了新的海鮮菜肴,譬如中外結合的新粵菜和新日料,融合山海的閩菜、浙菜、海鮮川菜……菜肴隨時代的進步而不斷出新。

廈門大學人文與藝術高等研究院院長易中天說,朱家麟的書【吃海記】「在海鮮中吃出了科學和文化」。作家、亞洲飲食文化研究所所長朱振藩說,「【吃海記】物種羅萬千,食法融今古,有圖有真相,娓娓道其妙。讀罷難忘懷,允推海中仙。」作家、漫畫家歐陽應霽說,有【吃海記】導航,「我們吃海就有靠山了」。科普作者、【博物】雜誌副主編、中國國家地理融媒體中心主任張辰亮更是表示作者朱家麟「從小討海,吃多識廣,上品名廚料理,下逛市場辨魚,考證古名由來後,又挖掘鮮字後的分子秘密。」

【作者介紹】

朱家麟,1950年生於廈門,廈門大學法學碩士、日本立命館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廈門日報集團副總編輯、廈門晚報總編輯。現為海洋文化學者,兼有人文學科和自然學科素養以及豐富的審味經驗。

校對:高新 記者:邢媛 編輯: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