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調研手記|暢通醫保服務「零距離」,醫療救助如何更精準、更便捷?

2024-03-02社會
【編者按】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看家本領。以紮實的調查研究推動高品質發展,是對人民負責、站穩人民立場的應有之義。
醫保是涉及每一位人民群眾的民生事項。隨著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醫療救助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青浦區之前的醫療救助工作存在著資訊系統陳舊、辦理流程繁瑣等問題,這不僅增加了群眾辦理醫療救助的難度,也影響了醫療救助工作的效率。
如何提升醫療救助工作的智慧化、精準化、便捷化水平,減輕群眾辦理醫療救助的負擔,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一起來看青浦區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建忠的調研手記。
2022年,上海市全面開展醫療救助領域相關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在工作推進中,我逐漸了解了青浦區醫療救助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多次透過調查研究、溝通交流、專題會議等持續最佳化全區醫療救助工作,矢力走出一條「免申即享」的破題新路。
醫療救助資訊系統亟待建立
經過調研,我體會到,沈得越深、聽得越多、問得越細,情況就摸得越真、摸得越準。
本文圖片 上海大調研
自醫療救助領域相關問題專項治理行動開展以來,我先後至白鶴、朱家角、徐涇、華新、金澤、夏陽等街鎮,走進社群、農村、一線經辦服務視窗,與市民群眾、經辦人員座談交流,深入了解情況。
透過調研,我認識到新組建的區醫保局接手醫療救助職能以後,由於諸多原因並未建立醫療救助資訊系統,只是沿用原民政部門的「綠皮系統」,但該系統已經停止維護更新,系統陳舊且出錯率高,市民群眾、經辦人員多有怨言。
家住夏陽街道的朱雪芳說,為獲取醫療救助金,她要在看病之後拿著發票跑視窗、寫申請、遞材料,如果遇到發票遺失、材料不全等問題,更是免不了往返跑,本來身子骨就不好,這樣折騰真受不了。「在防止因病致困、因病返貧等方面,醫療救助發揮著兜底的重要作用,但辦理申請、領取醫療救助金過程存在諸多不便,以我們村為例,近年來,隨著舊改力度加大,轄區內13戶救助物件存在人戶分離的情況,不少居民已經外遷,每次申請醫療救助都要跑很遠的路,把醫藥費發票送過來,有些居民為了方便,就把發票積攢到一定數量再來,數百張發票需要人工清點,著實費心費力。」王仙村救助幹部許翠燕如是說。
華新鎮社群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視窗服務人員迮宏青反映,因為人手緊張、工作量大,所以現在鎮中心要求各村居協助收集群眾的醫療救助申報發票,一般每季度匯總一次,一張張核對、一次次累加,因為系統不好用,很多工作都是手工操作,工作量增加不說,還容易出錯。
為推進醫療救助工作規範有序開展,維護困難群眾切身利益、區醫保局與民政部門完成醫療救助職能交接後,落實專人負責醫療救助工作,要求各街鎮安排專人負責對接聯系,每月在系統報表的基礎上進行一一核實確認,同時制定了【青浦區醫保局醫療救助資金稽核方案】,采用抽查方式對各街鎮已辦結的醫療救助業務開展稽核。
醫保中心幹部倪麗萍說,自2019年10月起,她一直與各街鎮專管員保持熱線聯系,每月抽查各街鎮樣本數量不少於該街鎮上月辦結筆數的10%,其中對單筆救助金額超過5000元的救助業務每筆必審。但每天對著電腦,盯著街鎮上傳的豆腐塊大小的發票,一張張核對,辦事效率難以提升。
多措並舉 建好「免申即享」醫療救助
全面掌握了各方面的情況、明晰問題瓶頸後,經集體研究討論,我全力推進醫療救助「免申即享」系統建設,要讓困難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醫療救助政策,切實減輕救助物件醫療費用支出負擔。
具體工作分以下步驟實施:一是依托數據賦能,建成救助系統。2023年初,我局在市醫保局和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立項開展醫療救助「免申即享」系統建設,透過對接市醫保局資料庫,將醫保結算、綜合減負、居保大病、職工互助保障等數據匯入區醫療救助「免申即享」系統,系統可自動呼叫醫療救助人員身份資訊,自動獲取申請人可救助發票數據,為智慧經辦夯實了數據基礎。
二是推動流程最佳化,實作「免申即享」。為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讓群眾無需申請即可享受救助待遇,我局將繁瑣的「申請、審批、撥付」流程,調整為系統主動認證、後台數據比對、精準核實撥付的「免申請、不打擾」服務模式,真正實作了醫療救助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透過確定救助物件,建立救助物件基礎資料庫、城鄉居民大病資料庫、綜合減負資料庫、職工互助保障資料庫等工作,實作救助物件分類管理和救助規則有效銜接,堅持「先保險、後救助」原則,設定系統預警、覆核校對等環節,有效避免重復報銷、超規定報銷問題。
三是加強人員培訓,夯實基層基礎。醫療救助工作涉及基層群眾切實利益,各街鎮醫保經辦視窗、各村居救助幹部承擔著重要職責,為切實提升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讓基層幹部能熟練掌握醫療救助相關政策及「免申即享」系統的操作使用,區醫保部門將結合醫保經辦能力提升行動計劃,透過業務培訓、輪崗實習、在崗帶教等形式,持續為基層培養醫療救助工作的「行家裏手」,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繼續把調查研究工作常態化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途徑,經常撲到基層、沈到一線,不僅「身入」基層,更「心到」群眾,問計於群眾、問計於實踐,努力使各項工作更接地氣、更得民心、更順民意,為醫療保障事業高品質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