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深度 | 哈裏斯與川普首次辯論倒計時,她能做拜登沒做到的事嗎?

2024-09-09社會
美國當地時間9月10日,美國大選的兩黨總統候選人——哈裏斯與川普將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參加由美國廣播公司(ABC)舉辦的電視辯論。
這將是民主黨「臨陣換將」以來哈裏斯首次與川普正面交鋒。辯論規則方面將沿用6月辯論時的「麥克風靜音」條款。
分析認為,作為需要守住上升勢頭的一方,哈裏斯面臨更大壓力。川普則需要找出能有效針對哈裏斯、又不會反噬自身選情的攻擊點。「舌戰」將對膠著的選情產生何種微妙影響,有待觀察。
「約戰」談妥
此次辯論,實作「約戰」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最初,川普曾建議將辯論平台轉移到立場偏保守的福斯新聞台,但遭到哈裏斯團隊拒絕。之後,川普又發出在ABC主辦辯論之外,再「約戰」兩場的提議,哈裏斯團隊認為需要「再議」。
而在雙方基本確定9月10日開啟「舌戰」後,兩黨競選團隊又因「是否開麥」問題爭執不休。
麥克風靜音功能是此前拜登競選團隊設定的一項條件,即當一位候選人在辯論發言時,另一位候選人的麥克風會被靜音。此舉旨在限制川普在舞台上的「習慣性」爆發。
但拜登今年7月結束競選、哈裏斯接棒後,哈裏斯的競選團隊認為這套規則幫助了川普,使他看起來「更自律」,而且也不利於擁有檢察官履歷的哈裏斯發揮辯才。
不過最終,哈裏斯競選團隊還是放棄了更改遊戲規則。該團隊表示,接受「麥克風靜音」條款是為了讓川普不結束辯論。
根據目前所知的訊息,辯論將於美東時間晚9點在費城舉行,由ABC的兩位新聞節目主持人主持。
每位候選人最多有2分鐘回答主持人的問題,有2分鐘時間進行反駁,還有額外的1分鐘進行追問、澄清或回應。辯論期間,兩人不得攜帶任何道具或手抄上台。
兩位候選人不得互相提問。辯論室中也沒有觀眾。
爭奪勢頭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 指出,辯論「約戰」經歷波折後,最終如期上演且保持規則不變,有幾方面原因。
第一,辯論可謂美國大選的「標配」,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大選辯論始於1960年。從1976年開始,選前辯論成為慣例,即便在2020年新冠疫情背景下也進行過2次。
因此,如果有任何一方不參與辯論,將被視作「示弱」。辯論也由此成為兩黨候選人不可回避的環節。
第二,兩位候選人都需要這場辯論,來服務於競選目標。
哈裏斯是接替拜登競選總統的。她擁有新身份後,如果不參加辯論,會加劇外界的疑慮和爭議。就民主黨選情而言,哈裏斯也需要透過台上發揮,來鞏固最近上升的勢頭。
對川普而言,其民調支持率被哈裏斯反超後,希望中止民主黨選情的「順風車」效應,扭轉不利局面並重振聲勢。
「對川普來說,辯論可能成為一個轉折點,他自然要抓住機會。」刁大明說。
第三,從規則來看,最終雙方做出妥協。這可能是考慮到,保持選舉周期中辯論規則的延續性,會更具說服力。
「哈裏斯團隊傾向‘開麥’,希望挑動川普對哈裏斯的反擊。一旦川普的言論涉及身份政治,會對其不利。」刁大明說,「不過川普可能會像6月辯論時那樣保持克制,對他而言把政策說清楚比較重要。」
各謀策略
刁大明認為,這場較量中,哈裏斯面臨更大壓力。
首先,川普的大選辯論經驗更豐富,這將是他第七次為競選總統而參加辯論,比美國歷史上任何一位候選人都多。
「川普有著蜘蛛般的第六感。」密西根大學教授雅連·卡爾表示,「作為一名前真人秀節目明星,前總統擅長在辯論舞台上成為‘移動目標’。他會繞彎子,不按套路出牌,這種攻擊讓對手茫然失措。」
賓夕法尼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馬修·萊文達斯基表示,哈裏斯的首要任務之一,是利用辯論舞台在美國公眾中樹立形象——她七周前才開始競選總統,在全國聚光燈下的時間遠遠少於川普。
其次,辯論通常對民調支持率領先的一方不利,因為外界會對其抱有更高期待。哈裏斯能否透過出色的表現,將「民調略勝一籌」的狀態保持下去,堪稱嚴峻挑戰。
眼下,對於即將到來的辯論,雙方都在制定策略。
刁大明認為,對民主黨而言,由於哈裏斯在特殊情況下替代拜登競選,因此需要盡可能展現自己能夠勝任總統一職的領導力。她也需要凸顯政策嫻熟度。預計她還會重復一個論調:川普更差,不能讓美國回到過去。
據悉,前國務卿希拉蕊的長期顧問菲利普·萊恩斯正在充當「陪練」,與哈裏斯進行模擬辯論。政策闡釋是一項重點。
哈裏斯已發表幾次政策演講,她在經濟政策上更強調「可負擔性」,但在其他問題上表態仍較模糊,最近接受CNN采訪時她在具體政策方面也缺乏連貫表達。搖擺州的無黨派人士希望聽到她提出更詳細的政策建議。
對共和黨而言,川普重在找出能有效針對哈裏斯、但又不會反噬自身選情的攻擊點。
在刁大明看來,川普會充分利用選民對通脹等經濟問題的不滿,構建「哈裏斯過去4年啥都不做,如何相信她未來4年能做些什麽」的敘事。
民調顯示,川普在經濟政策、邊境危機、能源政策等領域的主張明顯占優。有評論認為,賓州傳統能源工業舉足輕重。如果川普就能源政策議題發難,哈裏斯處境會比較被動。
刁大明還指出,兩黨政治人物似乎只有選舉時,才會看到選民的訴求。但他們更多是給選民「畫餅」——這些政策能否實作、誰來做出有效回應,都要打上巨大問號。「如今這些承諾與4年乃至8年前有什麽區別?如果沒有區別,留給選民的不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難解難分?
談及當前選情,刁大明指出,哈裏斯「接棒」後促進民主黨陣營支持者「歸隊」,目前全國民調領先川普2個百分點左右,在部份關鍵州也有所斬獲。
這使得民主黨「決勝路線圖」更加豐富——不僅中西部三州,在西南、東南等關鍵州也有了獲勝機會。不過,哈裏斯的選情雖然出現一波利好,還不足以讓民主黨穩贏。
至於辯論對雙方選情的影響,刁大明認為,大選辯論通常對選情起到「小幅調整」作用,選情本身不至於出現重大變化或逆轉。但考慮到拜登參加6月辯論後表現不佳最終退選,外界意識到辯論的「高風險」真實存在,故而對本次辯論投入更多關註。
刁大明認為,鑒於民主黨在6月辯論後已經「換將」,川普又會堅持參選,預計此次辯論不太可能重演「大開大合」的場景。
現在值得關註的是,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後,兩黨民調支持率仍然膠著,要突破這種態勢,兩黨一方面需要維持對本黨選民的吸重力,另一方面必須爭取中間選民和溫和派支持。
一個跡象是,兩黨都在設法爭取跨黨派力量。已有三名知名共和黨人士公開表態支持哈裏斯,包括已故參議員麥肯的小兒子吉米·麥肯、前副總統迪克·錢尼,以及錢尼的女兒、前任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莉茲·錢尼。
川普也在極力爭取來自其他黨派的政治盟友,並獲得前民主黨人、獨立候選人勞勃·F·甘迺迪和前民主黨眾議員塔爾西·加巴德的支持。
刁大明指出,川普獲得小甘迺迪「加持」,以及川普所涉「封口費」案宣判推遲至大選後,對共和黨陣營都是利好。但它們能否轉化為關鍵州的選票,尚不得而知。
「距離大選還有60天左右,兩黨難分伯仲,彼此都有一些機會。可以說,我們既能聽到川普‘歸來’的腳步聲,也能聽到哈裏斯的笑聲。」刁大明說。
(編輯信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本文作者:張全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曹立媛